概述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检测论文_黄城镇

概述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检测论文_黄城镇

中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528400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迅猛发展,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作为检验材料质量的唯一有效手段试验检测不容忽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检测工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其工作不受任何

行政和其它干预,秉公办事、不弄虚作假、不伪造资料、不参与任何有损于试验成果公正性的活动,确保工程材料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原材料;质量检验;重要性问题;检验方法

1.影响常用建筑材料质量的几个因素

对于材料的供应缺乏计划性,需要临时添加材料保证施工进度,导致临时添加的材料质量检测不全面。在建筑材料的日常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没有按照型号和规格分类存放,并且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存放期间发生锈蚀、变质等现象,对于材料自身的性能有所影响,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对于有些建筑材料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漏检现象,比如在水泥存放超过三个月时,没有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导致变质的水泥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对于施工中需要使用的钢筋,由于焊接的工艺水平较低,并且对焊接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导致钢筋的力学性能下降,必然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建筑材料半成品只有在达到规范的强度要求时才可以应用,但是很多的半成品构件在没有达到强度标准时,没有经过质量检测就直接应用于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施工建材的基本分类与检测重点

施工建材进场原料一般包含水泥原料、钢筋混凝土、商品混凝土、保温建材、防水建材、管线材料、电力电缆线、电气元件、砌件材料以及进场设施建材等。由于建筑建材需要分门别类实行有序管理,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就需要进场复验环节来实现过滤疏漏与差错。如,水泥材料要检测出凝结时间、强度参数、稳定性;钢筋则需要强度参数、延性强度、张拉、冷弯、基本单位长度、延伸率;商品混凝土要清楚结构稳定性、坍塌度、强度等。对于防水建材,则需要检测出卷材纵、张拉强度、密封性、柔韧度、粘连性、相容性等指标参数。同理,对于保温建材要重视其导热参数、容重数据;砌件需要检测出抗折强度、抗压;给排水管道建材要掌握基本的壁厚、外形结构、直径等参数;电力电缆线要清楚其绝缘性能、线芯与直径、电阻参数;电气元件要掌握各元件基本功能等等。总之,建筑产业的经济效益变现,要从最为基础的施工建材抓起,才能使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加以完善,提升整体产业效益水平。

3.常用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检测频率

3.1砂、碎石或卵石:

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检测批,不足400m3或600t的也论为一检测批。

3.2水泥:

1)袋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厂时间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检测批。但一检测批的总量不得超过200t。

2)散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厂时间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检测批。但一检测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3.3粉煤灰: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检测批,不足200t的也论为一检测批,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的重量计算。

3.4钢筋原材料: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检测批,不足60t时,论为一检测批。

3.5钢筋焊接:

在一般建筑物中,以每300个同钢筋级别的钢筋接头为一检测批。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每一楼层或每施工区段,同钢筋级别的300个接头为一检测批,不足300个的也论为一检测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6混凝土外加剂:

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书,内容包括厂名、品名、包装、出厂日期、性能使用说明。以掺量大于1%的同品种外加剂每100t为一检测批,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50t为一检测批,不足100t或50t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需混合均匀。

3.7墙体材料:

根据砖和砌块的生产方式主要原料以及外形特征,砖和砌块可分为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等。

(1)蒸压灰砂砖: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也为一批,但不得少于2万块。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外观合格的样品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3组共15块其中2组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检验,一组备用。

(2)烧结多孔砖:每5万块为一批,不足该数量时仍按一批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共15块抗压强度抗折荷重检验各5块,备用5块。

4.加强建筑原材料质量检验的措施和方法

4.1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

目前,国家对建筑原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都作出了比较严密而系统的规定,检测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按时、按量、按地的完成检测。做到恪尽职守、忠于工作,矢志不渝。相关单位要依法、依规设立检测部门,选派或任用专业知识富足、清正廉洁、不骄不躁、秉公办事的人担任检测部门的领导,聘用有资质、品性好、责任意识强的人员担任检验员,配备充足而完备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形成部门领导起带头模范作用,各专业人员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从而使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更为准确、规范,保证质检工作做的更到位、及时和科学。

4.2完善建设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体制

严格落实责任制,明确质量要求。首先,建设单位负责制定质量计划、质量目标。“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1。其次,“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2。再次,监理工程师应做好原材料的抽检工作,取样应有代表性。抽检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杜绝不合格产品在项目工程中使用。最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相互协作,经常沟通,保证工程质量的合格。

4.3试验取样要具有规范性

取样送检应该在施工现场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监理下进行。取样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原则上应该在一批原材料中,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何种材质、何种规格、何种厂家都要有相应数量的试样,抽取的方式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或规定。例如,钢筋进场时,应按照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取样的数量应该与原材料成一定比例,以保证原材料整体都能符合施工要求,保证施工建设顺利进行。防止取样过少、取样方法错误、取样部位不当的现象发生。送检部门应及时将试样送检,不得中途替换,要对送检样品的真实性负责。

4.4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标准中对材料的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例如夏天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拌合用水宜采用深井冷水,水温不应超过20℃。拌和站水管及水箱应加设遮阳和隔热设施,而且也应避免拌和用水在水箱中长期存放。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且环境温度较高时,可采用添加冰块的方法降低拌和用水的温度。如水泥试验时对温、湿度的要求就是基于这种原因,要求水泥试验室温度控制在l8-2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样品、拌和水、设备和工具的温度保持与室温一致,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养护试件水温控制在20±1℃等等,这些要求都是为了提高试验的稳定性与准确度,减少系统误差。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国在建设工程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也相应地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8).

[2]施川燕.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中国建设信息,2014(2).

论文作者:黄城镇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概述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检测论文_黄城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