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人居环境建设探讨_建筑论文

山区人居环境建设探讨_建筑论文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漫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地论文,人居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筹备组拟邀我作主旨报告,我也曾想到山地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这类题目,但考虑到我的时间和已研究基础,写不了这样的文章,于是赶快谢绝,改弦易辙,写点随想。

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年),我流亡于四川,先是在高中及大学读书,后又在云贵一带,特别在怒江两岸,几乎是徒步跑了一年半,真正接触了当时中国边陲的社会实际,在这里我欣赏到祖国西南一隅山川城镇的美丽,又亲眼目睹战乱造成的满目疮痍和老百姓的贫困,因此对这一地区的土地和人民,一直抱有深厚的感情。战争胜利后的几十年来,如有机会我总想到这个地方来看看。山地在变化着,我看到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为此心喜不已;然环视过去郁郁葱葱的山林,现在多已童山兀兀了,生态环境普遍下降,我为之心忧、惆怅之余,山地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个课题,总浮现在我的脑际。

一、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潜力与困难

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的三分之二,山地的人口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属于山地的城市、县、镇有40000多; 山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生态资源保存尚好的区域;山地又是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的集中区,山地及其城镇更是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有潜力的地区等等…,因此,第一,正因为山地有内在的潜力,它的发展应该是大有可为的;第二,由于客观条件,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与沿海相比,存在着不少差异,应当看到其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特殊性与艰巨性。并且同是山区,四川、贵州、云南各不一样,即使同一省份,如滇东南与滇西又不相同。所谓不同,不仅指自然与历史地理条件,更表现在经济文化的差异等等。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城市化的不同战略,更不能将在沿海及中部地区的建设方式照搬照抄,对此要有基本的认识。

二、山地人居建设的研究要切实服务于经济等建设

历史上西南地区偏处一隅,文化发展虽甚早,但交通闭塞,经济难以发展,山地的人居环境建设,如果脱离了多种多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因素的推动,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对过去漫长的历史且不去考证,就我亲身经历的事实,如抗日战争期间,大批沿海人士迁往内地,僻静的山区顿时沸腾起来了,印象所及当时的文化是相当活跃的,尽管当时国民党政府腐败,但内地经济文化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沿江与沿公路的城镇建设也有所建树,例如当时重庆嘉陵江一带的北碚原是小镇,后来江两岸都呈现新的繁荣,正是在此基础上,几十年后的今天有些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了。解放以后,西南铁路的修建,沿路城镇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崭新的工业城市如攀枝花在平地崛起。使我感到非常惋惜的是:文革前即已开始的“三线建设”由于当时错误的“山、散、洞”路线,许多建设撇开了地方原有的基础,另起炉灶,完全不与原有城镇相结合,不仅企业得不到发展,当地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也未得到建设之利,后来这些工业点不得不又从原地一一撤出,可以说再没有比这更糟的例子足以说明: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脱离带来的危害和人力资财的浪费了。当前三峡工程与南昆铁路这样巨大的建设,对于人居环境建设是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三峡工程起始,多着眼于大坝工程,对人居环境建设,可以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后来才有所改变,我和赵万民等同志曾在这一带做过调查研究,深刻体会到需要对山地区域开发与城镇持续发展作系统研究,特别对生态资源、风景资源、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新的大小城市的规划,优美建筑环境的设计等等更要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三、在新的条件下发扬山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传统

任何事物都有一般性与特殊性,人居环境也不例外,山区城镇系统的分布和结构形态,有同平原地区不一般的规律,它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这非短短几句话能说清楚,这里就从略了。以山地的城镇建设与建筑而言,有些原则非常重要,并且必须要遵从的,如:慎为选点;占坡不占田;选坡总以阳坡为上;水源要有保证;选择好沿江的码头与道路;坡地的道路需要服从种种技术要求;越是通衢,越有可能得到发展,人口密集,就更要争取空间;建筑群成簇相对集中,保证四周有开阔空地等等,这些基本规律即使在近代技术下,仍应尽可能遵循,当然需要在新的条件下予以创造发展。举例而言,我的高中时代是在四川合川度过的,我曾两访钓鱼城,这所峭壁悬崖顶上的山城,为什么能在宋末坚守城池十余年,在历史有名的钓鱼城守卫战中,多次击退了元兵的进攻,还击毙了忽必烈之弟蒙哥,这是由于它因沟为池(名“天池”),泉水汪洋,旱亦不涸,池中鱼鳖可掉舟举网,又凿有小池十三所,井九十二眼,泉水四季不干,八万多城市居民,春则出屯四野,以耕以耘,秋则收粮运薪,以战以守……(《合州钓鱼城记》),这真是一曲生动的,以备战御兵为目的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佳例。今天情殊事迁,它仍为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原则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历史见证。

现在科学技术进步,聚落集中了更多的人口,建设量很大,新的技术也提供多样可能性,往往就对上述历史经验不顾了,照抄照搬平地的建设方式,包括城镇设计布局与建筑方式,大挖大填,不仅所费不赀,且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建设性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大声疾呼,在新的条件下,仍应发扬山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即必须节约土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方便人民,并创造出良好的山地景观。

四、山地建筑景观特色的创造

山地城镇建筑景观的特色,在于它是与自然风景—山峦,河湾,田野,林木,道路结成一体,并且总是随着山川形势的变化,城镇位置的选择,城镇结构的布局,塑造风景点,俨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各有独到之处。正因如此,在视线所及、四周远近山峦所围合的天地间,都是一幅幅天然图画,并且景随步移,变化万千。

正由于山地建筑环境的特殊构成,于是形成各种“场所”,有些地方从它地名的名称就可以发现它的特色,例如XX场,XX坝,XX桥,XX洞等等,至于黄桷树下的河桥,街道,小铺,茶馆,行路人的歇脚处,一块顽石,三五石蹬,每每都是令人难忘的美丽所在,都有林徽音教授所谓的“建筑意”(“场所精神”这一外来名词,一点也不能表达它别致的风情与意境。),这些扣人心弦的景致,而今差不多都难以见到了。到处冒出了未曾加以组织的建筑,破坏了大自然的宁静。这次我在重庆短暂停留中,抽空走马看花地去转一转,但失望的是那些以往常浮现在脑海中的这一幅幅动人的景点,却只能是虚境了,使山景多少逊色。当然,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人口的密集,建筑体量的增大,建设时间的急促,在西方种种派别影响下造成设计思想的混乱,我并不是在专挑毛病,而是说如果有心人有意识地在新的设计中、有选择地在一些精华地区,精心地考虑到新的“场所”建设,保持新与旧、历史与现实之间—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续性,别有意匠地作点文章,这岂不更表达特定地区的文化内涵吗?岂不增进山地城镇的各自特色吗?山地城镇更需要发挥融汇规划、建筑、园林为一体的城市设计的创造。山地仍然保存了不少这方面可以学习借鉴的传统,也最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设计佳作。

五、对山地科技发展进一言

战时的中央大学,就在我们开会的这个地区,当时称“沙磁区”(沙坪坝、磁器口),旧地重游,是充满无限感情的。那时山地建筑院校并不多,现在四川、贵州、云南都已有了一个以上的建筑学院或大学,兼具山区建筑人才的培养、科学水平的提高,以及试验性规划设计等三者的职能,特别是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应是山区的建筑院校义不容辞的任务,像90高龄的唐璞老教授以多年心血著成“山地建筑”一书,能在这个庄严的会议上举行首发式,意义重大。最近我收到昆明工学院蒋高宸教授编著的“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令我爱不释手,我知道在著述期间蒋教授还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幸未影响他著述的进行。重庆建筑大学赵长庚教授是我尊敬的学长,对西南一带建筑文化有深湛的研究,近年长期卧病在床,不知他的著述有否得到整理。在这块土地上辛苦耕耘的建筑工作者都值得我们敬仰。我希望后学者要发扬艰苦笃实的学风,都以改善山地人居环境、发扬山地建设的科学与艺术为己任,则任何建树,都将为山地的建筑文化增彩,西南大地山花烂漫,精品涌现之日,也就是中国西南建筑学派昂然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之时!

(1997年10月重庆芸窗遐想,归来追记)

标签:;  ;  

山区人居环境建设探讨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