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肌腱断裂术后手功能锻炼指导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徐巍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 伊春市 15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手部肌腱断裂术后手功能锻炼指导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行手部肌腱断裂术病人进行随机对照实验,比较进行不同护理后两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手外伤病人进行手部功能锻炼指导护理,能够减轻受伤带来的痛苦,尽快恢复手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外伤;功能锻炼;手部肌腱断裂术

Nursing effect analysis of hand function exercise instruction after hand tendon rupt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hand function training instruction after tendon rupture of hand.Methods the patients of hand tendon ruptur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 and the efficacy of two groups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efficacy index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hand function exercise can relieve the pain of hand injury and restore hand fun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hand injury;Functional exercise;Tendon rupture of hand

手部外伤是外科比较多见的创伤疾病,而手部肌腱损伤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手外伤修复术成功率较高,但如果不及时进行手部康复锻炼,会对其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病人的康复。现就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行手部肌腱断裂行吻合术的病人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探讨,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手部肌腱断裂吻合术的病人(总共断指数为116根),包括42例男病人和28例女病人。年龄在12~68岁。62指出现屈肌腱损伤,37指出现伸肌腱损伤,同一手指两个肌腱均损伤的为17指。依照就诊顺序排号,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研究组除此之外还进行整体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2.1 疼痛的护理

手指屈肌腱断裂多和手部的骨折同时发生,因发生在手指,病人疼痛较剧烈,尤其是在病人术后1~3d,目前,普遍应用的镇痛方法就是使用止痛药。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对其进行疼痛护理,以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帮助病人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造成的心情紧张。注意病室的安静、整洁,从而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令其更好地保持心情平和,间接减轻疼痛感。

1.2.2 观测指端血运

术后48h内随时观测病人手指末端皮肤颜色、温度、弹性、感觉及渗血状况,定期进行病房巡视,观察病人的病情。若病人出现手指肿痛,查看伤口,判断是否是包装带过紧造成。注意观察患指的情况,若是手指末端出现肿胀、麻木、发热、出血等情况,考虑为局部血运不佳,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若是存在皮肤苍白或紫红、皮温下降、肿胀明显或指腹萎缩等情况则表明患指存在血液运行不畅、局部阻塞的情况,也应协助医生进行处理。本次实验中出现3例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进行对症处理后,病人情况好转,患指正常。

1.2.3 选择并维持正确的体位

术后将患肢抬高20°~30°从而保证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注意不要将石膏托固定太松或太紧,太松起不到固定作用,太紧则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部血栓,影响患指的恢复。此外,注意防潮,避免石膏托变形造成患指的残疾,影响患指的正常恢复。若病人选择坐位或立位,需用前臂吊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禁止下垂。

1.2.4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过早进行屈指活动,避免出现肌腱的二次损伤,此外,在训练时,查看伤口的渗血、指端血运及指腹张力、温度和血管情况,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其进行处理。早期康复训练(术后24h至3周)前24h内限制活动,而后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早期的被动运动。中期无阻抗的康复训练(术后4~5周)告知病人可在此时进行患肢主动、被动训练和被动屈指训练,被动屈曲指间关节可适当增加阻力。后期逐渐增加阻抗的康复训练(术后6~10周)病人此时已经除去制动,损伤的组织已基本恢复,仅需要进行后期的手指功能恢复。因此,此时病人需增加手指抗阻力康复训练,将被动训练转为主动训练,如进行主动屈手指活动。

1.2.5 物理疗法

超短波电疗能够明显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恢复、软化瘢痕、促进代谢,帮助患指尽快恢复。因此,在手部肿胀较明显时,可每天 1 次进行治疗,15d 为一疗程。但是,体内有金属内固定物的患者慎用,此外,术后禁止应用过早,避免因此类治疗造成肌腱二次断裂。

1.3 总活动度评价标准(TAM)

总活动度(TAM)是指经过治疗后掌指及近、远侧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与其治疗前关节活动度之差。评价标准:TAM超过220°为优,良则是TAM为200°~220°,若为180°~200°则为中,低于180°为差。

1.4 数据处理

所得信息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20.0 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内容见表 1。

3讨论

成功的手术仅仅是保证病人手部恢复的第一步,后续的功能康复才是手部功能是否能够恢复如常的关键。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工作的需要,手部功能的尽快恢复变得格外重要。因此,病人在手术后应尽快进行功能锻炼以尽早恢复手部功能[2]。但术后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并依照病人的具体情况,分三阶段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被动运动,从而促进受伤手指周围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肿胀,促进伤口恢复。术后4~5周进行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防止由于长期不活动造成局部组织黏连,关节受损。术后6~10周依照病人情况进行抗阻力训练,从而提高肌力,帮助其恢复手部功能,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提高自理能力,保证生活质量[3]。此训练方式具有针对性,针对手外伤病人可能出现由于瘢痕挛缩、肌腱黏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造成的手部活动不利而进行训练,使训练变得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减轻受伤带来的痛苦,尽快恢复手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亚奇,孙莹莹,方植.手部肌腱断裂术后手功能锻炼指导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302-304.

[2]黄彩欢,刘了娥,黄福周.手指肌腱断裂术后采用实时高频超声动态观察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2):171-172.

[3]刘兴红.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手功能康复的随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徐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手部肌腱断裂术后手功能锻炼指导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徐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