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加封皮教案论文_刘白云

搭配加封皮教案论文_刘白云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掌握排列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

2、经历排列活动,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你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谁来猜一猜?(2生猜)提示老师的年龄是由2和3两个数字组成的?老师可能多少岁?指名学生回答,还可能多少岁?师小结方法并鼓励之后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过渡谈话,引出例1

课件出示“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课件出示例1)

师: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2、尝试学习,自主探究。

(1)引导理清题意:你都知道了什么?“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是什么意思?

(2)指导学法: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动手试一试,可以摆一摆,也可以写一写。)

(3)动手操作:每人3张数字卡片(1、2、3),请选择你喜欢的摆法,任意选取其中两张摆一摆,组成不同的两位数。鼓励学生动脑,找规律去摆,比一比谁摆的数多而不重复。(生进行摆数活动,师巡视。)

3、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学生自主摆完后,组织小组交流讨论,把所摆的两位数记写下来。

(2)展示成果:指名小组在台上展示。学生所写两位数的个数可能不一样,有多有少,如有学生遗漏的,其他小组帮助补上。师适时板书重复、遗漏。

师小结:重复就比正确答案个数多,遗漏就比正确答案的个数少,所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师找具有代表性的写法展示)

4、师生评议,总结规律。

师展示3幅作品,他们的答案都是6个,但写法不同,你更喜欢哪个同学的写法?为什么?引出有顺序 板书。

① 交换位置: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1、13、31、23、32共有6个两位数

② 固定十位: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

12、13、21、23、31、32共有6个两位数

③ 固定个位: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

21、31、12、32、13、23共有6个两位数

师小结:以上这些办法很有规律,他们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而且这6个两位数的大小都一样,只是先后顺序不同。

(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

1、任务—:比一比谁最快:

用3、5、7其中的两个数字,能组成__个两位数?(有代表性的三人展示)

2、任务二:把上题中的3换成0时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同桌议后汇报)

师小结0不能放在最高位!

3、任务三:涂颜色(教材97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完成涂色。

(2)指名学生(有代表性的)到台前展示。

(3)交流评价,理解方法。

4、任务四:拍照。(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题)

(1)独立思考,寻找解题(搭配)方法。

(2)拍照游戏:请坐的最前端的三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一下。

(3)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某个位置不动,其余两人交换位置,做出6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5、为了表示感谢,刚才刘老师分别与这两位同学握了手,那3名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生猜)

师:这跟今天所学的内容不一样了,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板书设计

搭配 有顺序 不重复、不遗漏

交换位置法 固定十位法 固定个位法

12 21 12 13 21 31

13 31 21 23 12 32

23 32 31 32 13 23

6个 6个 6个

论文作者:刘白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搭配加封皮教案论文_刘白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