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缺失到文化自觉: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突围论文

从文化缺失到文化自觉: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突围

杨国庆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摘 要: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竞技运动项目;竞技文化;文化建设;文化缺失;文化使命;文化自觉

竞技运动项目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隐含了人的内在价值规范和外在行为规范,对人的传统、经验、习惯等自在行为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其所宣扬的竞争、成就、效益、开放等观念都可以迁移到其它社会生活中去,对国家、社会、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发展和建设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2015年11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通知》中期望以促进运动项目文化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建设,提升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体育文化建设要以运动项目文化为核心,提升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挖掘体育运动项目特色、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讲好以运动员为主体的运动项目文化故事。……以各类赛事为平台,举办以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文化展示。”因此,研究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既是响应十九大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积极回应。本研究基于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所处的历史方位,从中国竞技运动项目的文化缺失和文化使命的视角探讨和反思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实现路径。

热裂解产物中杂环化合物和醚类物质的含量约为3.61%和2.01%。杂环化合物的生成是由于污泥中含有的多糖类有机物热解所产生。醚类物质的生成可能是由于在升温过程中污泥中含有的醇类或者酚类物质发生热解。酯类物质的含量则较少,可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酯类物质大量挥发,并且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醇。污泥在热解反应中,各种有机物发生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也可能生成羧酸。乙酸(14.3 min)的来源比较广泛,既可以通过半纤维素中乙酰基裂解而生成[10],也可能来源于聚合物的热解,如乙酸乙烯酯等[9]。具有环酮结构的化合物(2.53 min)则主要来源于多糖的热解[10]。

1 中国竞技运动项目的文化缺失

竞技运动(Sport)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它包含了从大众到精英不同层级的参与人群。由于精英竞技带有强烈的外显价值,在近代以来抵御外侵、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背景下,其在树立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改善民族体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精英竞技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从1979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以来,中国的精英竞技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飞跃,2008年北京奥运会位列金牌榜第一名,达致巅峰。但长期坚持竞技优先、侧重抓提高的赶超式发展为先导的战略方针,导致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协调,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面临着“文化缺失”,难以发挥竞技运动项目的多元价值。具体而言,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缺乏社会文化的土壤

从文化的共时形态来看,不同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文化模式[1]。同样的,竞技运动项目文化作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它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大环境的作用。社会文化环境是竞技运动项目赖以成长的土壤,在欧洲国家之间,不同地区竞技运动项目的成长土壤也不尽相同。Bernard Massiera等人的研究认为,“在英国、法国和罗马尼亚三个国家之间,大众参与竞技运动的价值观受到社会制度、历史和认知的影响。”[2]

现代竞技运动虽然是西方舶来品,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模式不同,塑造出来的运动项目文化也存有差异。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崇尚自由主义的美国竞技运动项目带有浓厚商业文化属性和高度的自治权,美国不仅没有负责管理体育的政府机构,其享誉全球的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也很少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甚至还享受反垄断法的豁免资格,同样在业余体育领域的NCAA联赛也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高度自治的协会组织;欧洲虽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竞技运动项目文化模式,但总体上表现为阶级文化的性质,例如对竞技运动产生重要影响的英国绅士教育思想和法国自然教育思想都带有较为明显的阶级性,欧洲以足球为代表的职业体育联盟采取的是分层式的升降级制度,各个体育俱乐部从成立开始就由贵族资助,并享有联盟的主要控制权[3]。质言之,西方国家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是在业余体育基础上自然生成[4],呈现社会化和产业化的特征。而中国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是在重视道德与体格训练的矛盾中嵌入式植入,属于典型的“后发外生型”,从尚武精神、军国民体育,到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都是在系统内按照事业的方式运行,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带有政治文化的工具属性,旨在满足外在的功利性需求,在精英竞技运动层面与大众和学校体育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与娱乐和玩耍相隔离,长期扮演着与国家前途及其国际地位息息相关的政治角色[5]。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发展面临着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发挥不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之间的发展不协调、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宁德师范学院音乐学与学前教育等音乐舞蹈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不断完善,在最新的《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明确了六大原则,分别是:全面发展原则、服务地方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强化实践原则、协同培养原则、突出特色原则。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仍然与大多数地方性高校一样,仅仅是按照国家教育部与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或课程设置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设置一些专业所必须的基础课程,并没有体现出特色。

1.2 中国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行为文化层指的是“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模式。”[21]也即是说,让一种文化真正具备活力的是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切近性和熟悉性的特质。换言之,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创造,也只有地方性的知识才能够真正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因而,树立竞技运动项目的文化主体性,积极实施文化行为建设是实现其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要深入理解运动项目与地方社会生活的关系。像篮球这类项目在中国并不缺乏钟爱它的大量受众,但是国内的顶尖篮球比赛的场上观众人数、热情程度、转播热度却远不及欧美国家,这除了国内篮球的技术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一种将作为篮球爱好者的大众与竞技运动队的文化连接意识,相应地就会造成项目文化的仪式感匮乏,精神纽带的作用偏弱,竞技运动的生存土壤就会变得非常贫瘠。因而,深入理解中国民众对运动的实际需求,积极推动体育组织、协会、团体的建立,加强专业竞赛队伍与大众爱好者之间的各类联系,通过友谊赛、互动赛、球迷见面会、运动员进社区等各种活动,拉近竞技运动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距离,激发民众的参与兴趣,打造运动队的地方性形象,每个城市都能够将一个竞技运动项目打造为当地的精神文化“地标”。

1.3 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缺乏大众生活参与

推动体育赛事文化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现阶段我国体育赛事文化建设有较大进展,但相比于西方国家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体育赛事精神文化建设受到体育政绩观的严重影响而进展缓慢。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通知》,为江苏省体育赛事改革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江苏积极借鉴南京青奥会的办赛理念,大力实施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活动计划,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推动体育赛事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

(1)辊壳式流浆箱的均衡室进口压力和溢流室压力不仅受到喷浆速度和沟槽辊转速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溢流室进口角度的影响。

一是因为长期坚持精英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大众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大众参与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大众参与竞技运动项目的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使用存在较大差距[10]。根据《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体育场地超过195.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横向比较,美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为15平方米,日本约为19平方米[11],这客观上导致作为文化基底的大众参与度不足。

二是由于不好运动、偏爱心智娱乐的国民性[12]。每一种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特征都是过去许多历史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动口不动手”“无自觉心、积习难返、提倡不力、学者以运动为羞”等先贤的言论正是重文轻武、不好运动的文化传统的表征,加上农耕文明依靠体力劳动的特点,消耗了大量的剩余精力,基层竞技运动参与难以形成气候。2017年全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1.3%(加上在校学生),显然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不相称。在休闲时代逐渐来临之际,体育锻炼人口的不足,源于体育素养中认知层面的欠缺。

2 中国竞技运动项目的文化使命

在全民健身上升至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颁布实施之际,在国家政策的助力和推动下,当前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文化使命的确立是对国家政策目标的达成,因此中国竞技运动项目的文化使命必须从体育强国建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来整合目标和设计思路。

2.1 从体育强国建设认识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使命

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使命应从国家体育强国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强调了体育文化、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的作用,要把竞技体育办得更快、更好、更强,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习总书记的讲话为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使命的确立提供了指引和方向。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使命,不仅应表现为精英竞技的基础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突出,而且也是一个能融入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众参与文化样态[13]。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使命,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在精英竞技层面,通过借助竞技运动项目传播现代体育的文化价值,继续发扬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弘扬民族精神,让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国际上形成中国特有的影响力;在大众参与层面,竞技运动在具体的竞赛活动中展示和表达情感与思想,在培养个人道德上具有强大的亲和力。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使命最具本质意义的特点是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因此在大众参与竞技文化层面,将体育强国与体育惠民结合起来[14],使竞技运动文化参与为人们幸福的美好生活服务,增强文化自觉。

2.2 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反观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决定大政方针。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变成世界经济大国,从吃饱穿暖到收入和财政分配的不均衡,从数量满足到品质享受,从衣食住行到全面发展,都昭示着民众需求与供给之间生活图景的变化。在体育领域,中国已从追求金牌数量到协调发展,从增强体质到促进美好生活,从为国争光到展示文化软实力,从“强政府”的单轮驱动到政府、社会、市场多轮驱动,体现的是供需矛盾的变化,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赋予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使命必须强化战略,重视顶层设计,追求精英体育、大众参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普及竞技运动项目,为改善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作出新贡献。

总之,以实践中的竞赛活动为载体的竞技运动是一个成本低而影响大的工具,竞技运动文化建设的使命应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效率的配置,实现供需平衡。

2.3 从精神信仰认知高度重视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使命

竞技运动项目文化缺失从根本上导致了项目空间的外在化和物化,而非有意义的个体生命的文化空间。回归活的文化本身,在竞技运动项目的内部实施文化建设,重构其现实的时空关联,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对人的深度关怀,是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体育作为文化是文化的亚形态,它与文化在结构上存在对应性。”[18]那么,与作为母体的文化建设相对应,基于多维一体的结构化模式,应从物质层、行为层、观念层和制度层四个层面出发加强竞技体育项目的传播效应、文化主体性、历史精神和制度优势建设(图1)。

3 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竞技运动文化是典型的大众文化,每一个个体都是竞技运动项目文化构建者[15]和普及的对象。竞技运动项目文化的构建与普及,除了切身的体验和参与之外,还需要依靠竞技运动精神的引领和带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长期竞技优先为主导的赶超型竞技运动文化[16]已塑造了赛场内外良好的运动队精神,不仅形成了“乒乓精神”“女排精神”和“女足精神”,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总结出“为国争光的奥运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即北京奥运会精神[17],因此从精神信仰认知高度,重视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使命,就是要发挥精英竞技的文化传播力。运动健儿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那种永不言弃、不畏强手、敢打敢拼的精神面貌,恰恰是激发国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力最好的催化剂。把实现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横向联系,作为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使命的一条价值主线。

图1 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体系

3.1 深化竞技运动项目物质文化建设,增强传播效应

任何精神文化都需要载体,就目前的载体形态而言,竞技运动文化项目的物质性表达主要有各专业队伍的基地、各类赛事的场馆、文化标志(队徽、队旗、球迷制作的旗帜徽章等)、各类赛事广告、相关的体育用品。文化实体的具体化并不仅仅表现在它的物理形态上,而是由它的信息传播效应决定的。欧洲足球协会、美国橄榄球棒球联盟等组织都非常注重符号载体吸引力和传播力的构建和培养。每支足球队、橄榄球队或棒球队都有专属于它自己的标志性的训练场所、鲜明的队伍标识、球迷组织(协会)中热忱的球迷以及他们创造的文化产品。

建筑是身体的扩大化投射和隐喻,在希腊时代,城市竞技场和健美的身体一道作为希腊精神的载体而声名远播[19]。一座优秀的体育场馆正在甚至已经取代宗教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是同时具备表征和表象功能的具体空间。因此,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首要对象是体育建筑,体育建筑能否承载和标定一座城市的精神实体,是否具备鲜明的“场所精神”[20],决定了这座城市能否培养出体育精英,决定了这座城市全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水平,反映了这座城市体育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准。场所精神不仅包含了建筑物自身所具备的民族、城市和当地文化特质和风格,也包括附着在上面的各类文化符号(标识、宣传画、广告等),更不可或缺的是一支在此地常年训练和比赛的球队和以此为精神栖息地的球迷团体。那么,体育建筑这一竞技运动项目物质文化实体的建设实质上正是它场所精神的整体营造和长期经营,需要“人—建筑—运动队”三位一体的整体建设。

物质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态是信息,体育建筑是容纳诸多信息的空间,而信息是充实该空间的物。运动项目文化的实体化表达不仅是具备实在空间形态的建筑,同时也是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空间构成的场域。一个运动队的队徽、队标、旗帜在长期的竞赛积淀中构成了话语和符号系统,这个系统蕴含了它辉煌的成绩、特有的技术风格、历代体育明星魅力四射的叙事以及城市累积的历史底蕴等要素。竞技运动项目的文化建设仰赖于这些意蕴丰厚的实体,缺乏或分割这些要素的整体性都会导致项目的异化,与之相关的产业也举步维艰,更难以形成受众广泛的文化现象。因此,重视与项目相关符号的创作,是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正盘活竞技运动,让项目本身焕发生命力,充分实现它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就必须注重其内在的文化附加值的提升与发挥,重视提高以运动项目、运动队和核心队员为符号实体的衍生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全民推广和宣传,以符号产品为载体,以信息的有效传递为目标导向,充分将竞技项目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繁荣体育产业,不断提升竞技运动项目的文化辐射力和附着力,这样才能塑造出完整丰满的运动项目形象,提升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使运动项目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

3.2 深化竞技运动项目文化行为建设,发挥文化主体性作用

制度是文化的更高级层次,满足人的更深层次需求。马林诺夫斯基断言,制度是文化分析的真正单元[6]。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安排、制度变迁、制度激励等问题的分析考察了政治和制度环境对经济的影响[7]。秦晖和资中筠先生认为:“文化无高低,制度有优劣”,强调制度特性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为中国高水平竞技运动的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这种“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封闭式样的三级专业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作为目标导向,导致竞技运动项目结构发展不均衡。据统计,自1984年以来,乒乓球、体操、羽毛球、举重、跳水、射击和女子柔道7个优势项目所获金牌总数占所有金牌总数的78.1%[8]。在运动员培养上由于过度重视竞技成绩和运动训练,轻视文化建设,忽视社会融入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制度建设,与教育和社会严重脱节,导致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明星效应、榜样作用、运动员个性尚未得到全面发挥和彰显。

UVRAG基因缺失促进饥饿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胡晓雯 张沙沙 安 琳 AMBER Naz 朱洪新 (3,467)

3.2.1 开展以运动项目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建设

(5)利用中草药制剂防治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采用灌服途径给药,劳动强度较大。若将提取液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水中,通过鸡自由饮水进行给药,具有同样效果。连续给药7 d左右,即可治愈。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3.2.3 借助赛事平台加强文化教育与传播

文化行为模式理论学者德弗勒认为:“大众媒介通过有选择地报道及突出某种主题,在受众中建立起相关的印象。被强调的内容所体现的文化行为模式往往具有引导性,这样媒介就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行动。”[22]媒介这种影响是日积月累、缓慢地渗透进受众思想中去的,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运动项目发展和办赛思路,不断提升竞技运动成绩的同时,注重运动项目媒介文化的打造,开展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文化行为挖掘,从中提炼和凝聚属于民族的竞技体育精神,像“女排精神”这样以项目为核心的价值凝练与媒体文化传播是重中之重。对于体育媒体而言,项目是最佳的主题,因为竞赛精神、参与竞赛的运动员都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是通过项目和围绕项目规则、项目赛制、项目技术特质得以存在的,相应的属于中华民族特质的精神气质、技术风格、精神风貌等地方性知识也是从中国运动员参与的项目中透显出来的。所以通过不断丰富、完善运动项目文化,塑造完整丰满的运动项目形象,能够极大地提升运动项目的内涵,使运动项目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

新品种如陇椒3号、辣椒37-94、中华茄王、黑阳长茄等都得到广泛推广种植;新技术如膜下暗灌、配方施肥、高温闷棚、露地滴灌技术等都在诸多村社农户中推广运用,并得到农户的一致认可。

黄玲说这个伤疤是她曾经的丈夫给她的,现在,他在监狱。他们是在2010年8月经人介绍相亲认识的,9月就结了婚。结婚之后刚开始两人相处得还不错,很快,黄玲就怀上了孩子,原本以为幸福的生活会这样延续下去。没想到后来她的丈夫就开始酗酒,每次喝完酒就会打她,眼角的伤疤,就是有一次他的丈夫用啤酒瓶打伤的,而那一次,她也失去了孩子。

2016年3月18日,习近平专题听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时强调:“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以体育为主题,以文化为内容,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宣传活动,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广泛开展对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因此,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要注重对运动项目特色、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等进行总结提炼,形成运动项目特有的项目文化精神和文化符号。通过宣传推广工作,讲述运动项目文化故事,不断让运动项目文化发扬光大,汇聚成促进体育发展的社会正能量。

3.2.2 深入理解运动项目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的建设,要了解运动项目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要了解运动项目与人的关系,要持辩证的观点,不仅注重文化对运动项目形成发展的影响,更要注重运动项目对文化的传播和改造作用。比如,美国职业练球联赛(NBA)成为被追捧的篮球发展模式,它是美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共同作用的产物,根植于美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根植于其文化土壤,所以这一模式是美国特有的,而不会在其他国家诞生,这就是篮球的行为文化性。如果将它的模式生搬硬套移植到其他国家,如中国,不经改变地直接将其转变成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就很难达到它在原土壤中的良好生存状态。

按照国际惯例,大学不仅是校园体育文化摇篮,还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力量的活水源泉,当前中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与全国各个高校之间尚未形成合力,学生运动员不仅在招生、培养、学业等方面缺少统一的规章制度,导致不同项目之间、各个高校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之长期体教分离的制度障碍、合作治理观念的薄弱、横向整合能力的不足,以及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使得曾取得不错效果的清华大学跳水队的贯通化培养模式成为昙花一现。2014年国务院46号文颁布实施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取消了赛事审批制度,但在地方上跟群众体育赛事相关的、需要政府支持、调动大量公共资源的赛事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和完善。

任何一项优秀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具备共通的特征,即既具备普适性的竞技性、娱乐性、审美性、规则清晰易执行性等,又能够与各地方文化相融合,逐步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乒乓球之于中国,棒球之于日本,板球之于印度等,这些发源于英美世界,但最终在东方焕发出更旺盛生命力并逐渐内涵了东方文化和技术意蕴的项目都属此类。当一种运动项目成为一个国家的标识,意味着该项目已经见诸于这个国家民众的起居之中、内涵了它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形成了文化主体性。即是说,竞技运动的项目本身是文化的载体与核心,基于项目本身实施行为文化层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推动它生命力的绵延。

运动项目文化蕴含在运动和竞赛之中,各类赛事是集中展示运动项目文化的舞台。要以举办赛事为抓手,推广运动项目文化,普及运动项目知识,展示运动项目人文内涵。同时打造并推出体育明星,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树立运动员和运动项目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成为青少年的偶像和榜样,通过优秀运动员的明星效益,推广运动项目文化。

竞技运动面向全体社会大众,其与游戏一脉相承,具有教育、休闲、健身、娱乐等多元功能,无论是业余水平的大众参与还是高水平的精英竞技,无论是发挥教育价值的学校体育还是追求健康的社区体育,竞技运动都可在其场域中广泛开展[9]。联合国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是“就其本质属性而言,体育运动是参与性的”,大众参与竞技运动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健身,更多的是通过多层次多类别的体育活动塑造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我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缺乏大众生活参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3.3 深入挖掘运动项目文化内涵,提炼历史精神

文化主体性的行为构建离不开历史精神的凝练和挖掘,其根本上是文化内涵的探赜。竞技运动曾是西方世界的舶来品,但当前世界性的赛事已经成为普适性和独特性兼具的现象级存在。因此,在项目文化内涵的挖掘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项目本身蕴含的独特文化属性,更要深度了解运动项目生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不能仅仅用广义上的体育文化属性分析项目文化的内涵,更要注重影响运动项目的地域习俗、思维模式、社群结构形成历程之分析与提炼,阐释项目生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中文化因素的具体作用和地方性特质,在普适的技术背后发现文化基因如何创造了地方性的技术风格。譬如拉美足球富有艺术感的盘带技艺就与其拉丁化的身体文化息息相关。

在挖掘、总结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沿革过程中,做好运动项目历史资料留存工作,是建设运动项目文化观念层的主要任务和手段。运动项目的成长史也是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史。运动项目的历史资料留存工作是每个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根基,也是运动项目发展的基石。要做好重大赛事和活动的资料留存、整理和存档,建立运动项目纸质档案或电子档案。收集、整理运动项目历史资料(文献、照片、实物),对现存的照片、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如条件成熟,可建立博物馆(或荣誉室),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做线上博物馆,将运动项目文化进行传承和推广,使博物馆(或荣誉室)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基地。

促进优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是通过竞技运动将自身的历史转化为共有的历史,把自身的价值观念转化为普适的价值理念的重要举措,虽然这不会直接促进现有项目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如果在世界范围内勃兴,能更好地促进国际竞技交流,吸引优秀的竞技运动相关从业者和产业资本进入,继而促进运动项目文化建设。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传承优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运动项目传承人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通过举办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使中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在国际上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让民族传统竞技项目走出去最终转化为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的深层竞争力。

农村饮水安全的根本在于饮用水的水质,水质的好坏不是人为决定的,但是通过人为保护能够是水质得到改善很提高,从而提高农村的饮水安全程度。在很多农村地区,水源地的保护机制并不完善,农民的保护意识也不强烈,这些都会导致水源地受到破坏和污染,进而威胁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农村的农药、工厂的污水等等很多因素都是破坏农村水源地的元凶,单单依靠农民自发的保护是断不可能的,还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配合,多方协作,加大水源地的保护力度,才能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3.4 注重制度转型中的文化培育,发挥新举国体制优势

举国体制曾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和文化氛围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虽然其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全部归因于制度有失偏颇。当有人对竞技运动的举国体制进行否定时,很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竞技运动员是具有国家象征的实体,而不仅仅代表了个体。竞技水平的高低彰显了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窗口,更直接关系国家的荣誉,是具有政治属性的。因此,从国家层面统御竞技运动在合法性上首先就没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现实层面,日本也有了类似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级行政机构,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竞技体育的发展。英国也曾采取集中财政投资,积极推动“最大化夺牌机会”,把资源集中在最有机会成功的运动员和项目上,这都是一种“举国”行为,而且是得到各国相应制度保障的。

3 发至《草原与草坪》编辑部邮箱的稿件视为正式投稿, 不接受其他形式的投稿,本刊编辑部是通过邮件形式通知作者交纳稿件审稿费和版面费。

因此,中国的举国体制本就拥有其制度优势。制度决定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发展,在旧的举国体制向新型举国体制的转型中,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是新时代的任务,更是新型制度的题中之义。完善和建立“新举国体制”,建立“强政府”与“强社会”并行的制度结构,政府负责制定相关管理政策,为竞技运动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提供合法性的依据和政策性指导,而在管理模式、竞赛组织和文化资本流通过程中注重各类社会组织、协会和社团的主导性,在制度上实现由“竞技为国争光”向“竞技为国争光兼顾为民谋利”的人文导向转变;在参与主体上实现由“政府单一主体”逐步向“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协同参与”的文化实体转换;在发展内容上实现由“封闭式技术主导”向“开放多元化”的人文意识拓展;在管理机制的设计上逐步实现由“体育系统内生”向“系统内外共生”转型[23]。这样才能既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又能够保障竞技运动项目的文化活力。尤其是在2020东京奥运备战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才能不辱使命,实现新时代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运动项目文化建设迫在眉睫。我们应该认识到运动项目文化内在的矛盾性或张力结构。一方面,我们要从传统和习惯两个方面来总结优势运动项目发展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运动项目文化的自我超越性和进步性,必须意识到自我的不足,要进行创新和反思。此外,还要注重新兴运动项目的文化培育工作,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新兴运动项目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4 结语

竞技运动文化是人的生活样法或者生存方式。竞技运动所产生的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所创造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设施,所追求的极限突破和记录更新,已经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图景。而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稳定性的力量无可比拟。竞技运动文化的整合性是具有统一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

总的看来,寄宿制初中作文教学存在不同之处,但生活始终围绕在学生周围,既然改变不了生活,就要培养学生不断发现生活的美,教师努力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品读生活,然后写出生活,运用“生活写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能够将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内化为人的行为规范体系,塑造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中国运动项目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是竞技运动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体系建设,是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理论需求和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7.

[2] Massiera B, Imed B, Thierry L. From Mass Sport to the "Sport for All" Movement in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in Eastern Europe [J]. Journal of Human Values , 2018, 24(3):208-222.

[3] 郑芳,杜林颖.欧美职业体育联盟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9):36-41.

[4] 杨桦等.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77.

[5] 徐国琦.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985-2008[M].崔肇钰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40.

[6]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9.

[7] 包国宪,郎玫.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2):1-7.

[8] 钟秉枢.奥运战略目标的实现与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114-119.

[9] 杨国庆,闫成栋.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发展的法治保障——基于《体育法》竞技体育部分修改思路和内容的探讨[J].体育科学,2019,39(2):15-21.

[10] 刘国永.对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体育科学,2018,38(1):4-8.

[11] 易剑东,袁春梅.三地整合:群众体育活动场地供给的新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4,35(7):37-40.

[12] 易剑东.中国体育文化建设三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2):6-12.

[13] 鲍明晓.以新时代改革开放,统领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科学,2019,39(3):13-18.

[14] 任海,张佃波,单涛,张永泽.体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顶层设计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8,1(1):1-12.

[15] 孙科,杨国庆.生成与指向: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考[J].体育学研究,2019,2(1):87-94.

[16] 任海.聚焦生活,重塑体育文化[J].体育科学,2019,39(4):3-11.

[17] 易剑东.从为国争光到文化软实力——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8,38(7):17-18.

[18] 刘湘溶,李培超,李艳翎等.体育文化建设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5):5-17.

[19](美)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6.

[20] 张震.场所精神:城市健身空间的建筑现象学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38(5):79-90+98.

[21] 李程.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6.

[22] 奚晓霞主编.教育传播学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4.

[23] 王凯.论“新举国体制”[J].体育学研究,2018,1(4):8-15.

From Cultural Absence to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 Breakthrough i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YANG Guoqing

(Nanjing Inst. of P.E., Nanjing210014, China)

Abstract :Competitive sports are the most social form of sports in moder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national soft powe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al influence. The “Outlin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ports Nation” aims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culture and the spirit of Chinese sports, reflecting the cultural absence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ompetitive sports from three aspects: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life.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in building China into a sports nation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outline, the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piritual belief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ve sports cul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absence; cultural missi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收稿日期: 2019-08-26;修回日期 2019-09-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TY003)。

作者简介: 杨国庆(1964-),男,江苏南通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竞技体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0X(2019)10-0005-07

标签:;  ;  ;  ;  ;  ;  ;  

从文化缺失到文化自觉: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突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