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1995年政策建议_农业论文

1994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1995年政策建议_农业论文

1994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1995年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经济论文,形势分析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和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1994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充满挑战而又富有成效的一年。全年整个农村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好于上年,其变化结果比人们预料的情况还要好些。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食品涨价过高和农业基础薄弱及政策落实不好等。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1995年应针对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正确把握宏观控制力度,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1994年农村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

1.农业生产。1994年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和1985年来的农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基本持平。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林牧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除糖、麻、烟有所减产外,其它农产品均保持稳定增长。粮食产量虽比上年减少2.6%,但波动幅度属正常范围;棉花扭转了连续两年滑坡的被动局面,生产有较大幅度的回升;油料获得较好收成,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都增加较多。从农产品供需总量上看,主要农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正常需要。

2.乡镇企业。1994年乡镇企业产销持续快速增长,预计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均比上年增长35%左右。全年产销率达到91%,比上年提高约4个百分点。促进乡镇企业产销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以产权制度建设为核心的企业改革为其增添了活力。1994年全国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已达13万家,以资产联合为纽带的全国性企业集团已达10多家。第二,企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为其增加了动力。全国已有70%的乡村企业完成了7项基础管理和5项专业管理建设,1994年技术进步对总产值的贡献率已由上年的45%提高到50%。第三,外向型经济已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引擎”。1994年全国乡村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达329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全国已有220家乡镇企业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到境外办企业的已达400多家。第四,东西合作促进了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实行东西合作的战略开始实施,农业部已批准了第一批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的示范项目。

3.农民收入。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元,比上年增加298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5%左右。这个增幅虽比上年实际增幅高1.8个百分点,但与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相比,仍没有达到应有的幅度。按1990年价格,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计算,要求从1995年起平均每年要递增6.7%左右。与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情况相比较,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特点是:劳动报酬收入增长为3%左右,家庭经营收入增长21%左右。农民收入的增长及其来源表明,1994年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还是给农民带来了好处。据国家统计局初步计算,农产品价格上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0%左右,但是,农村物价水平迅速上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削弱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并没有像改革初期那样,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快于城市居民。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315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8%,户均收入超过1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也由上年的2.53:1扩大到2.63:1。如果考虑到非农业居民所享有的社会福利等诸多非货币性收入,这一差距将更为明显。

4.农村就业转移。1994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722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又有所扩大。据1994年5月我们对全国11个省份的75个固定观察村的调查,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从总体上看,流动规模较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时间长,流向以各类城市为主,就业主要在各类非国有部门,外出组织化程度仍较低;第二,从地区差异看,中西部地区要比东部地区活跃,而且外出时间也比较长,中部地区外出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第三,从群体结构看,外出劳动力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第四,从发展趋势看,外出劳动力数量仍继续增加,外出时间越来越长,跨省流动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多,外出劳动力素质越来越高,外出组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5.宏观调控。在加快宏观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1994年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继1993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实质内容的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后,1994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新的粮棉购销政策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管理政策。粮食流通方面,提高收购价格,禁止非国有粮食部门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严格控制批发环节;棉花购销由供销社系统专营,收购价格几次调整,严惩了一些违纪案件;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以供销社为主、农业三站和厂家自销相结合、两级批发一级零售的经营体制,对销售实行最高限价政策。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食品涨价过高。1994年的物价水平从年初以来就在上年的高位上继续攀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4.1%和21.7%,是我国改革开放16年来涨幅最高的一年,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成为牵动市场物价上涨的龙头,1994年食品价格上涨3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12.1个百分点,占总涨价幅度的55.8%。食品中又以粮、油、肉、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多,其中1994年粮食价格上涨4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2.6个百分点。在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同时,农村物价持续大幅度上涨,1994年影响物价总水平上升11个百分点,占50%强。

从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的状况看,1994年食品价格涨幅过高并不是由于供给短缺造成的。以价格涨幅较大的粮、油、肉、菜等4种主要农产品为例,这次粮食涨价是在近年粮食产量登上一个新台阶,1993年又创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下发生的。1994年尽管粮食社会消费量相对增加较多,但也不会出现太大的供求缺口,粮食的这种总量平衡关系,在1989-1994年的生产者库存和社会商业库存变化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油料的种植面积扩大,1994年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的猪、牛、羊等的存栏、出栏情况均好于上年,肉类总产量比上年增加300多万吨;蔬菜面积逐年增加,1994年的人均蔬菜占有量比上年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除粮食供应呈结构性偏紧趋势外,其它主要农产品的供应量均比较充足,可以说是“供给不短缺,物价在攀升”。

1994年食品价格涨幅过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性的价格结构调整,带动了食品价格水平的上升。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和农村工业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显得相对偏低。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比价关系,国家连续地进行了政策性的价格调整。1994年政府先后两次提高了粮食和棉花等基础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这对增加农产品供给是必要的和合理的,但势必带动食品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第二,品种和区域性结构失衡,引发了全国性的食品价格上涨。自1993年第4季度开始的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首先是从东南沿海缺粮地区的大米涨价开始的,然后逐步扩大到中西部产粮地区的其它粮食品种,油料和生猪涨价也表现出明显的销区对产区的价格传递。

第三,流通环节获利过多,是造成食品价格涨幅过高的重要因素。据农业部蹲点调查资料,由于国有粮食企业的流通费用上升,再加上近年日益增强的获利动机,农民种植稻谷所获得的收益,还不如粮食部门经营同样数量稻谷所获得的利润多;猪肉购销的流通环节较为复杂,从收购价格起层层加码,导致零售价格大幅度上升;大量的个体商贩进入流通领域,蔬菜从批发到零售环节多达五、六道,差价高达100%左右,大大高于20%左右的正常水平。

第四,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人为地加剧了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从市场物价管理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放开以后,各级政府尚未很好地解决市场物价管理上的问题,一度放松了市场物价管理,并且缺乏有效的平抑手段,以至乱涨价、垄断性抬价、欺诈消费者等不良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

第五,食品消费需求增加,也是引起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工业用粮增加的同时,居民对优质粮食、食油和肉、禽、蛋、菜的需求增加较多;而对肉、禽、蛋需求的增加,又反过来引致对饲料粮的需求增加。1994年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发生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食品涨价过高主要是由于政策性调价、市场流通领域的问题以及供求变动等因素形成的,其中约有2/3的因素是由流通领域的问题引起的。

2.农业基础薄弱。相对于迅猛发展的工业生产和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而言,1994年农业生产的发展仍显得比较滞后,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农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

第一,耕地面积萎缩,挤占耕地现象严重。由于我国非农用地的急剧增加,耕地面积减少速度过快。1978-1993年我国人口净增2.2亿人,同期耕地面积净减少643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1.6亩急剧下降到1993年的1.2亩。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每年减少400-500万亩,目前全国已有1/3以上的省份人均耕地不足1亩。1994年耕地面积净减少596.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已减少到16.5亿亩的警戒线以下。据有关部门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推算,今后6年将净减少耕地5400万亩左右。

第二,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难以抵御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库1/3以上带病运行,淤积严重。万亩灌区工程,基本完好的仅占30%,报废的占10%,不同程度老化损害的占60%,其中急需维修的占30%,每年因此减少灌溉面积300多万亩。1994年在大江大河大湖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仍发生重大洪涝灾害,积累的问题就集中显露出来了。

第三,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民自身增加投入的能力有限。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由80年代初期的5%以上下降到近年的不足3%,1994年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有单位投资的比重仅为1.7%左右。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目前已降到8%左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自身增加投入的能力也极其有限。

第四,农业科技进步滞后,科技人才流失严重。近年科技储备不足,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等科研项目没有重大技术突破。尤其严重的是农技推广工作大为削弱,1994年全国有44%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被缩减甚至取消。

第五,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多达40-50亿吨,每年流失的氮磷钾成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沙漠化面积每年以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土壤质地下降,水质污染面积日趋扩大。

特别需要指出的问题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又出现了要素流动和竞争地位对农业极为不利的局面,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锐减,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忽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倾向。1994年全国有17个省份的粮食减产,其中减产幅度较大的7个省份共减产1500万吨;东部地区的12个省份中有9个减产,占全国粮食减产总量的58%左右。作为我国传统农业高产地区的东南沿海地区,粮食由自给有余转为大量调入。

3.政策落实不好。1994年,有关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增加投入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好,各地特别是粮棉大县和中西部地区意见很大。由于粮棉等主要产出品的市场受到了管制,经营基本上由粮食部门和供销社系统垄断,收购价格基本上由政府统一制定,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统购统销;而化肥等主要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基本上没有管制,文件虽规定经营有三条渠道和三个环节,并实行最高限价,实际上是经营和价格基本上放开了。这样就形成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放和产出品市场的管之间的不对称,这种扭曲的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波动。

造成政策落实不好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策设计不完善,导致政策难落实。政策设计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导向上存在着偏差、某些政策缺乏可操作性、一些政策朝令夕改等。1994年的粮食购销政策“半年三变”,先“保量放价”后“保量定价”,最后干脆关闭了粮食市场。棉花收购价格出台较晚,又几次调整变动。

第二,政策执行系统不适应,往往使政策不落实。政策执行系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方与中央利益目标不一致、政企不分的体制不适应、农村基层组织制度不健全等。例如,有的地方受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影响,不愿向农业多投入;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在任期内出政绩,主要精力放在见效快的项目上,等等。

第三,缺乏必要的政策手段,使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现在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粮棉大县贷款、扶贫资金、以工代赈及各种其它专项资金大都不由农业部门掌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还不具备与职能相适的宏观调控手段。

第四,利益关系不协调,往往使政策落实受阻。如,1994年的粮棉购销政策在落实中就遇到了很大阻力,是由于很多地方的粮食国家定购价与市场价差距很大,每斤稻谷价差已达2.2-0.3元,农民对交定、议购粮的抵触情绪很大;棉花收购价格几经调整,但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农民不愿交棉,收购也十分困难。

第五,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农业大省落实农业投入政策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制定政策时又往往是“一刀切”,没有区别产区和销区的不同情况,农业大省付出很大的努力,往往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对策建议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尽管在有些工作落实上矛盾和困难很多,但也应该看到面临的良好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并决定加大农业投入;二是社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各种农产品销路很好;三是粮棉收购价格的提高和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的上涨,初步扭转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越拉越大的趋势;四是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各地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路子越来越清晰,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当前的重点就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力度,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对已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分类排队,看哪些落实了,哪些还没有落实,不落实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补救。要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狠抓落实这些政策措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当前的重点是要解决有关专项贷款资金的落实到位问题。落实农业投入政策及措施,领导工作必须到位,要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工作重点落到实处。

第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增长的关系,全面增加农民收入。为此,要在如下六个方面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二是深化乡镇企业产权改革;三是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四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五是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六是加强和改进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第三,整顿流通秩序,规范交易行为。要在搞好粮食、棉花、猪肉、蔬菜和化肥等商品的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把主要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抓紧市场管理制度和市场法规建设工作,更多地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调控物价。打破地区间的流通壁垒,搞活农副产品流通。通过整顿流通秩序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改变流通环节获利过多的现象。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垄断市场、欺诈消费者的不法行为,保证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

第四,注意解决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掌握宏观调控的主动权。在如何处理农产品供给增长与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关系上,我们面临的是一种两难选择:要促进农业发展,需要提高农产品价格;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又要控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当前应注意防止出现“物价上升,供给下降”的现象。

(宋洪远执笔)

标签:;  ;  ;  ;  ;  ;  ;  ;  ;  

1994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1995年政策建议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