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及预控措施论文_张明晓,任慧芳,李刚

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及预控措施论文_张明晓,任慧芳,李刚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 045000)

摘要:随着电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电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事故后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更为严重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电力调度运行对其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工作人员是主体部分,掌握着电力调度运行的好坏。而在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的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会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本文主要是对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分析,并采取一些防控措施,以此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预控措施

引言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给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带来了效益与动力,并成为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电网的运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如果不对电网进行完善的管理,则会造成安全事故,轻则停电,重则电网发生瓦解,给社会与人们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电力调度人员把电网的安全优质的运行作为其重要的任务,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电网进行合理的调度,维护用电、供电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所以,加强对电力调度工作的重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预防,对整个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的工作风险

电力调度工作中运行人员面临的工作风险主要有:一是在对调度指令票进行拟票和审批过程中的失误;二是在执行有关调度操作一切的指令时出现措施,导致所下发的调度指令缺乏适宜性和科学性,可能导致设备出现问题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对于电网事故的估计不科学导致调度错误而扩大事故;四是在设备状态改变时没有得到上级的统一导致设备出现故障而引发电网故障;五是安全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不熟悉,一旦改变电网方式和出现电网事故时难以利用这些装置进行处理;六是对所辖电网线路状态了解程度不够,导致线路工作出现故障;七是在电网潮流控制过程中力度不够,导致设备过载情况的出现,进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电网事故出现。

2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原因分析

2.1交接工作不到位

从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实际分析,若交接班环节存在工作交接不到位情况,使得后期调度管理工作出现误操作,比如盲目拟票与审票等,极易引发电网事故。电力调度运行班组采取轮流值班制度,运行人员需要做好值班时间段内的运行记录工作,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2.2检修管理不规范

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开展,需要清晰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尤其需要强化电力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若调度运行人员未能明晰检修现场实际情况,也未向方式计划管理人员核实,便随意下达电力调度操作指令,极易引发电网事故。基于此,需要加大检修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检修管理程序,做好生产现场把控工作,以确保电力调度指挥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2.3电力调度运行人员自身因素

由于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责任心不够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在业务量比较复杂的情况时,工作人员仅仅凭借自身的经验来进行相关操作,没有遵守好相关规章制度,势必会发出错误的调令,最终出现电网安全事故。一旦电力调度工作人员没有充分熟悉好安全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也没有认真研究好电网的主要运行方式,那么一旦电网发生突发事故时,会因为没有采取好及时的处理措施,将停电的时间显著延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预控措施

3.1加强培训,提高调度运行人员的业务技能

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技术培训是电力调度工作中提升电力调度运行人员业务素质的必要手段。在技术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外送培训、内部培训、请相关专家做专题指导、开展反事故演习等方式进行培训;在技术培训内容上。可以是一次设备的内容,也可以是二次设备的内容,还可以是缺陷或电网事故处理的内容等。在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兼顾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的现场培训,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到现场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一、二次设备的运行情况,而且还可以与现场值班人员交流工作中遇到的与现场有关的问题,对提高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的设备掌控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2完善电力系统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电网的结构也会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些差异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呢?那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电网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进,对于电网中比较薄弱的地方,应采取及时的措施来增加电网的承受能力。对电网的网架建设进行不断的加强,进而改进不合理的结构;二是在管理制度上,要改善电力调度的管理制度体系,在调度的运行上,要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运作,严格遵守调度的规定,并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这样才能使电力调度人员遵守调度规则并且调动其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减少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的失误,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3.3提升调度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带动着电力技术的创新,为电力调度运行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保障。部分电力企业引入了电力调度自动化值班电话系统,便利了调度人员的工作。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利用此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各站场和电厂等的联系方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调控运行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中还配置了大量的智能化设备与信息系统,对调度运行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加强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岗位技能,避免发生误操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自动化误调误控风险防范,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常见的误操作问题,做好总结分析,形成学习文件,作为调度人员学习依据。

3.4全面获取信息

在电力调度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运行人员工作风险的一种重要措施就是及时获取信息,具体操作为分析、归纳之前的检查数据和信息,删除其中不合理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比对,找出相应的规律,限定信息获取周期。由于不同位置的信息获取时间不同,因此,每一段的设备应由固定的工作人员负责。这样能够保证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度。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限定。如果所负责的设备线路出现问题,将由该段负责人全权负责。

3.5加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

加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因人为交流不当而造成的错误调度问题。尤其是现今电力企业普遍实行调度倒班制度,所以下一班的调度运行人员如果不与上一班的调度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势必无法清楚掌握电力调度情况,如若盲目调度,必定会出现电力事故。所以,进一步加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对预防工作风险尤为重要。

结束语

电力调度运行工作是一项细致而有序的工作。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细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分析出电力调度运行工作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预控措施,化解风险,才能提高电网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冀峰,贾少英,李向辉.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分析及预控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

[2]赵小芹.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及预控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04.

[3]蔡国平.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及预控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8(9):4054-4054

论文作者:张明晓,任慧芳,李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及预控措施论文_张明晓,任慧芳,李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