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流感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论文_陈学理,王式建

陈学理 王式建

(宁海县深圳中心卫生院 浙江宁海 315614)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幼儿园一起流感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幼托机构流感防控经验。方法:对此次幼儿园流感暴发疫情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7年4月19日—4月29日该幼儿园共报告26例流感样病例,罹患率为7.47%;病例均为幼托儿童,采集其中10例患者咽拭子标本,经检测6份H3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确定此次流感疫情为H3流感爆发;加强幼托机构晨午检、缺勤制度,早发现隔离病例,消毒和取消集体活动等是防控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流感;H3;爆发;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343-02

2017年4月某幼儿园多名儿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县疾控中心即会同当地防保科专业人员对该幼儿园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经实验室检测确定为一起H3流感爆发疫情,共发病26例,罹患率为7.47%(26/348)。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该幼儿园全体师生列为调查对象,重点在发病班级开展。

1.2 方法

核实诊断:核实发病情况,对调查对象及学生家长开展调查,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疑似病例定义:2017年4月13日以来,该幼儿园儿童和老师中,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确诊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经核酸检测流感病毒阳性者。

病例搜索:现场登记儿童及教师的发病和诊疗情况;查看幼儿园晨检记录;对调查对象及学生家长以直接询问的方式填写流感样病例调查表。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幼儿园共有9个班级309名儿童,教职工39人,教学区与午休区开放连接,室内卫生状况良好,双侧通风,配备独立卫生间、洗手池,并配备相应洗手用品。所有儿童均由家长接送。

2.2 发病情况

经调查,首发病例李某某,男,6岁,就读于大(2)班,于2017年4月19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最高体温达39.2℃,曾就诊于村级个体诊所,患者发病期间边上课边治疗,发病前无外出史,也无类似病例接触史及流感疫苗接种史;4月21日该班4个小朋友午睡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即通知家长接回就诊,后病例陆续增加,至2017年5月6日该幼儿园共发病26例,罹患率为7.47%(26/348)。

2.3 流行特征

2.3.1时间分布 首例病人2017年4月19日发病,末例病人2017年4月29日发病,高峰在4月23~24日,共报告发病1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2.31%。详见图1。

2.3.3地区分布 26例病例均为儿童,教职工无病例报告;病例分布在2个班级,其中大(1)班10例,大(2)班16例,其他班级无病例报告;26例病例分布在该镇15个行政村,病例间无明显聚集性。

2.4 流感疫苗接种史

该幼儿园儿童及教职工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

2.5 临床表现

发病儿童症状均为轻型,对26例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以发热(体温≥38℃)、咳嗽、咽痛为主,另有部分病例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详见表。

2.6 实验室检测

本起疫情共采集10例病例咽拭子标本,经疾控中心流感病毒核酸PCR检测,结果6份H3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2.7 防控措施

接到疫情报告后,县疾控中心即会同当地防保科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疫情的调查处理,并向该学校发出疾病控制意见书,采取了加强晨午检、消毒、健康教育、停课,患病儿童凭复课证明返校等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讨论

本次幼儿园疫情是一起H3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爆发疫情,分析其原因,一是疫情报告不及时;二是首例病例发病后存在边上课边治疗造成了疫情传播与扩散;三是流感疫苗接种无。

本次疫情在首发病例发病后第6天才接到报告,此时疫情已处于发病高峰,4月25日2个班级采取停课措施,同时幼儿园其他班级加强晨午检、教室消毒、开窗通风、流感防制健康教育等措施,4月30日起无续发病例报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1-2],加强疫情监测的敏感性尤为重要。本次疫情在4月24日达到发病高峰时才报告,延长了疫情的传播时间。儿童是流感发病率最高的人群[3],并且易于将病毒从学校带回家中,造成流感的蔓延与扩散。因此,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出现疫情及时报告。

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3-4]。每年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做好人群尤其是学龄儿童的流感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可预防流感暴发或流行。另外,在流感流行季节定期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制的健康教育,做好教室通风换气、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对预防流感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幼托机构及学校是流感爆发疫情的高发场所[3],因此,加强幼托机构及学校常见传染病防防制、消毒等的培训,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传染病识别及个人防护知识,在高发季节加强监测,及时开展散发病例、苗头疫情、暴发疫情的处置,可控制或有效减少类似疫情的发生。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容易造成传播和蔓延[5]。今后,学校应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学生缺课追踪和随访制度,发生疫情及时做好传染源的隔离、报告和处置。同时,学校也应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6]。

【参考文献】

[1]纪汉良,康天尝,叶永同,等.一起甲3型流感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3):240-241.

[2]王富良,裘中贤,谭永达.一起甲3型流行性感冒爆发的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5,21(4):572-573.

[3]罗春蕊,赵群,宁德明,等.思茅市一起学校流感爆发疫情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69-170.

[4]李丽丽,于海柱,项娜,等.一起小学生甲3型流行性感冒爆发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44.

[5]寿钧,商晓春,何宝华.杭州市某小学乙型流行性感冒聚集性疫情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5,27(4):180-181.

[6]白本海.开封市某小学一起甲型HINI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2015,26(5):420-421,433.

论文作者:陈学理,王式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一起流感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论文_陈学理,王式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