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的管理技术探析论文_陆永辉

玉米苗期的管理技术探析论文_陆永辉

黑龙江省松花江农场第三作业区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的经济作物。具有投入小产量高等特点,但是其栽植的范围受到地域性的限制,一般栽植的范围都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玉米从春季的播种到秋季的收收获需要一个漫长的生长环节。针对玉米在各个生长阶段中,其外部及内部所表现的形式也大步相同,通过播种,种子萌发长出幼苗后,地下部分快速生长,为玉米苗后期的茁长生长已提供充足的养分。在苗期对玉米进行管理十分的重要,因为在整个生长期间极易产生病虫害,要及时做好防御管理非常的关键,因此科学的管理措施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促进玉米苗的茁壮生长。

关键词:玉米;苗期;管理

在苗期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促进苗木的健康茁壮生长,促使玉米在收获期的高产丰收,使农民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在一般情况下,玉米种植期间对环境条件反应较为敏感。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病苗、弱苗的出现,这对于玉米的整体生长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后果。因此要促使玉米苗能够茁壮生长,必须加强苗期的科学管理并培育出优质的壮苗,达到玉米苗根系旺盛、个体健壮且颜色深绿。为玉米的高产丰收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一、查苗补苗

玉米在播种以后会因为种子质量不高、病虫害威胁及土壤墒情不好造成缺苗现象的发生。这时,对于玉米的栽种来说,及时的做好补苗是非常关键的。补苗的时间越早越好,这样就不会和前一批栽植的玉米苗有太大的差距。另外补植后要及时的浇水,施肥。以保证壮苗的培育。

二、间苗定苗

夏玉米出苗后正值高温季节,生长速度很快,若不及时间苗,幼苗拥挤互相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因此要抓紧时间进行间苗。间苗的时间一般宜在玉米3叶期,当玉米苗长到5个OtB@,苗的强弱已表现出来,要及时定苗。定苗时,要尽量留壮苗,拔除小苗和弱苗、病苗及其受危害的苗,留叶数相当、粗细和高矮一致的壮苗。定苗的时间不宜过早,过早间苗,壮苗和弱苗分不清,往往留下自交苗和弱苗。因此,“3叶定苗,5叶间苗”,已成为农民的传统经验,也是夺取玉米高产的宝贵经验,应严格遵照执行。

三、中耕除草灭茬

中耕能够疏松土壤,流通空气,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养分的分解,提高有效养分含量,有利于根系下轧,增强根系对水肥的吸收能力,确保苗壮早发,健壮生长。同时,中耕在干旱时能保墒,在土壤水分过多时能放墒,也就是农民说的“锄头上有水有火”的道理。特别是进行麦垄套种、铁茬播种、育苗移栽赶时早播的玉米田,中耕灭茬除草追肥显得更为重要。苗期中耕一般要进行1次,并掌握“苗旁浅,行间深”的原则,中耕可以消灭杂草,减轻杂草对玉米的不良影响。另外,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应用化学除草的办法,即除草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追肥

夏玉米苗期时间短,多为25d左右,干物质的积累量约占总积累量的3%,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少,但是由于夏玉米基本都是赶时早播,没施底肥,因此苗期追肥对培育壮苗有重要意义。苗期追肥多结合中耕进行,此期追肥,要把需施用的有机肥和氮磷钾以及总施用量的30%的氮肥都一次追施。一般每667m追施尿素15kg、二铵15kg或氮肥20%、磷肥15%、钾肥10%的复合肥20

五、浇水

夏玉米苗期需水较少,约占一生总耗水量的20%,且生长比较缓慢,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格,若土壤水分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则不必浇水;若低于此值,就需进行浇水,但浇水量不必太大。

六、蹲苗

蹲苗就是采用控制肥水、扒土晒根的方法,有效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地下部根系生长,实现壮苗的技术措施。具体方法是在底肥充足、底墒较好的情况下,苗期不追肥、不浇水,而进行多次中耕,造成上干下湿的土壤环境促进下轧,或在定苗后结合中耕,把苗四周的土扒开,使地下茎节外露,晒根7~I5d,晒后结合追肥封土。夏玉米蹲苗一般不超过20d,应在拔节前结束蹲苗。蹲苗的原则是“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

七、病虫害防治

1.猝倒病:10%适乐时水剂,5O公斤种子用药50—100毫升拌种。或5%根宝拌种。当发现幼苗萎蔫病叶或凋萎病株时,可用72.2%的普力克水剂500—8O0倍液,或用58%雷多米尔一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2.大斑病:40%克瘟散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3.小班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4.病毒病:发病初期用20%病毒克星500倍液和绿叶宝400—500倍液混合喷治,有一定效果。还可用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消灭传毒昆虫。

5.青枯病:大喇叭口期用多病宁60克/亩喷雾,有一定效果。

6.弯孢霉叶斑病:50%退菌特,80%炭疰福福美双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7.褐斑病:20%粉锈宁乳油100毫升/亩,兑水20公斤喷雾;34%卫福,按1:133的比例拌种,防止效果60%一70%。

8.圆斑病:25%粉锈宁胶悬剂500倍液喷雾,效果92%。

9.地老虎的防治:出苗后用2.5%敌杀死800—10O0倍液,傍晚喷洒苗行。或0.05%毒砂撒苗行两侧。

10.蚜虫的防治: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苗心。40%氧化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等,1000倍液。可兼治蓟马、瑞典秆蝇和飞虱等害虫。

11.粘虫的防治:危害套种玉米的是第2代粘虫,危害夏直播玉米的是第3代粘虫。90%晶体敌百虫/40.7%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或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喷雾。

八、化学除草

做好玉米的化学除草,利于苗木的生长。在适时进行农药的喷施,在喷药前,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并将地里面的杂物清除,在进行喷施,这样既保证了除草剂的药用效果,还实行了科学化的管理。 利于玉米苗的生长。并将杂草对玉米苗生长的危害彻底扼杀。

总结:

玉米的苗期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在适宜的使其要做好相对应的工作。在玉米苗刚出苗的期间,一定要做好苗木的补苗。待生长到一定的大小,做好间苗并及时的进行中耕除草。并施用肥料,促进其营养的吸收。另外在苗木的管理中,科学化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通过本文的全面阐述,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苗期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玉芝 浅谈玉米苗期管理 河南农业 2014 03 01

论文作者:陆永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玉米苗期的管理技术探析论文_陆永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