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技术应用论文_尹样红

探索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技术应用论文_尹样红

长沙市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抗滑桩是边坡加固的常用技术之一,目前已经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首先对抗滑桩的边坡加固技术原理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促进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提升。

关键词:抗滑桩;公路路基;边坡加固

前言

公路路基边坡加固是公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如果边坡稳定性不足,容易出现滑坡事故。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关于公路路基边坡加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重视。其中,抗滑桩可以与边坡结构结合,起到阻抗作用,阻止滑坡体下移,具有良好的边坡加固效果。

一、抗滑桩的边坡加固技术原理

抗滑桩是一种穿入滑坡体、深埋于滑床的边坡加固桩体,可以为边坡提供支挡力,防止滑坡体下移,从而提高边坡稳定性。抗滑桩施工技术在浅层滑坡体和中厚层滑坡体中都较为使用,是目前工程常用的边坡加固技术之一。通过将抗滑桩设置在边坡滑动面之下的稳定底层中,依靠桩体的抗力抵消滑坡体的推力,确保边坡状态的稳定性。在外力作用下,如果滑坡体出现下滑,会受到抗滑桩阻挡,使其达到稳定状态。抗滑桩与边坡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桩体上部与边坡滑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分析桩间土外力的平衡条件,综合摩擦力和黏结力等计算结果,合理选择抗滑桩形式和桩间距。抗滑桩的内力分布和尺寸设计要满足抵抗外界作用力影响的要求,确保其自身传力的合理性。在抗滑桩参数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土拱效应,合理确定桩间距,构建设计模型。在桩体材料选择方面,则应根据滑坡体的厚度及推力预估值,选择钢桩或混凝土桩等。通过抗滑桩的合理应用,能够满足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加固的实际需求[1]。

二、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DK215+560~DK216+105分段的土体表层为多粘土结构,下层含有风化岩层。该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因人工切坡以及地震等外力作用,导致滑坡体沿软弱面向下滑动。从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看,要做到对滑坡问题的有效防范,一方面要消除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另一方面应改善边坡土体力学结构,增强其结构稳定性。该工程为了降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通过修筑排水沟进行降水,并通过修建人工植被防止雨水下渗。在改善边坡土体结构稳定性方面,则采用抗滑桩技术,通过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施工参数及施工技术方案。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抗滑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可选择的分析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其中,极限平衡法采用安全系数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物理意义明确,过程较为简单,可以直观、准确的反映出工程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情况。有限元法则是基于强度折减理论,在外力荷载不变前提下,对边坡土体最大抗剪强度以及外荷载产生的剪应力比进行计算,用折减后的结构抗剪强度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在上述工程中,选择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路基边坡稳定性进行有限元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材料强度的下降,边坡单元应力与强度会出现无法匹配的情况,超出单元应力承受范围的部分则会转移到周围的土体单元。如果出现连续滑动面,会因土体失稳引发地质灾害事件。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可以根据材料参数变化进行强度折减。首先定义常变量,作为强度折减系数。然后定义材料模型参数,该参数随常变量的变化而改变。可以先指定常变量大小,然后在模型中施加荷载,达到应力平衡状态。最后根据线性常变量的增加,计算结果。在上述工程中,土体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为100MPa,其泊松比0.25,抗滑桩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为31000MPa,其泊松比0.2。对边坡进行网格划分后,可以得出强度之间后的抗滑桩应力分布状态,以此为依据确定抗滑桩施工技术参数[2]。

(三)边坡加固施工方案

1、桩孔开挖施工

通过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抗滑桩参数计算,该工程最终使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在桩孔开挖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准确确定桩位,设置定位基准桩。然后对孔口进行整平,设置好地表排水防渗结构以及安全施工标志。同时应准备材料入场,对钢筋和水泥等主要材料型号的进行合理选择,在现场分类存放,做好防潮防锈等保护措施,按照从两边向中间的顺序进行挖槽施工。在破碎岩土层要进行护壁支护,与围岩形成良好接触,采用钢膜作为护壁模板,在安装时做好桩中心点的模板位置校正工作。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机械通风作业,确保作业面的安全性。此外,桩孔开挖还要采用潜水泵抽水等方式对地下水进行处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钢筋笼制作安装

在钢筋笼的制作安装过程中,机械连接主筋应确保接头相互错开,达到连接B级要求。具体可根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要求制定钢筋孔操作技术规范。在钢筋笼安装过程中,主筋接头不能处于岩土分界面。在安装前应对桩孔孔底沉渣等进行清理,通过检查后安排钢筋笼安装施工。在成束钢筋的安装过程中,应采取点焊方式,确保钢筋孔安装的牢固性。同时应注意检查钢筋孔安装尺寸、位置等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

3、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应对粗骨料粒径进行严格控制,不能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3。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对桩孔沉渣和杂物的清理情况进行再次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施工。在浇筑作业过程中,需要设置串筒,将其放置在浇筑面高度2m位置。如果桩身的断面面积较大,需要适当加大下料的力度。应保证整个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并及时进行振捣施工,确保振捣施工的均匀性。完成浇筑施工后,采用覆盖和浇水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抗滑桩成型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抗滑桩在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加固中的合理应用,可以为边坡稳定性提供保障,有效阻止滑坡体的下滑。在具体工程应用过程中,通过做好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抗滑桩技术参数确定工作,合理安排边坡加固施工方案,能够充分发挥抗滑桩的作用,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防止发生滑坡等事故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杰.抗滑桩在公路边坡加固治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41(02):32+34.

[2]李贤,徐则民.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抗滑桩在边坡治理中的运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12):75-77.

论文作者:尹样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探索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的技术应用论文_尹样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