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林省论文,县域论文,工业发展论文,现状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在实践中,区域的界定多按地理位置进行划分。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划分既包含有地理位置的决定性,又包含有行政区划的双重含义。县域工业,顾名思义,即在一定的行政管辖区域内,处于一定地理范围之内的工业。如果说,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县域工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全国乃至于国际之间形成畅通的经济网络,县域经济要冲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从区域分工合作的市场经济要求出发,寻求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合理配置,而县域工业在区域经济的网络中,恰恰能够起到联结点和动力源的作用,特别是过硬的县域工业,可以通过发展极的作用,聚集资金、人力、物力,并辐射、带动周围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县域工业的发展,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0%以上,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这其中,县域工业的发展起着主导的和关键的作用。即,县域工业的发展是沿海发达省份实现经济起飞的动力源。正因为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因而,考察、分析吉林省县域工业的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吉林省县域工业落后于经济发达省份的症结及成因,从而制定出符合吉林省情的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对吉林省经济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吉林省县域工业的现状考察

处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吉林省的县域工业带有十分明显的阶段特征,即,目前的吉林省县域工业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系建国以来我国经过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传统的县域工业体系,另一部分,系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兴起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型的县域工业。这两个组成部分,由于其产生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处的经济体制背景不同,因而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所处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但二者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点是一致的,也是我们发展不同形式的县域工业的目的所在。下面,我们对县域工业的这两个组成部分做一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制定合乎省情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传统的县域工业及目前所处的地位

按照地域划分,传统的县域工业,主要指那些地处各县(市)域范围内的工业企业;

按规模划分,传统的县域工业多为中小型企业;

按照所有制划分,县域工业企业,是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共同组成的公有制经济成份占主体地位的工业体系。

按照成立时间划分,县域工业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1957年以前的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 后改为国营工业, 1992年改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工业,则是指60年代以来,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工业。

△据统计:截至1991年底,吉林省全部工业企业单位为13 817个,其中,分布在县域内的工业企业为8 126个,占全省工业企业数的58.8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不断加快,我省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截至1995年底,吉林省各(市)县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总和为13 974个,其中县域工业企业为7 799个,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55.81%,由此可以看出,在全省宏观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县域工业的单位个数有所减少。这其中既有深化企业改革中的资产重组因素,也有一部分企业,是因为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形势而倒闭。因而,呈现县域工业企业总数表现为减少这一状态。

△据统计:截至1991年底,吉林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为547.1亿元,全省县域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228.6亿元,占41.78%。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的经济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截至1995年底,吉林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 062.2亿元,与此同时, 县域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也增加到357.9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原值的28.8%, 此组数字说明:在近5年中,吉林省县域工业的投入与全省工业企业的投入不同步, 呈现滞后状态。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1991年全省共有工业企业单位13 817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 893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0 897个, 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的20.9%和78.8%,二者合计组成的公有制经济,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9.7%。在县域工业内,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为1 509个, 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为6 370个,二者合计7 879个,这三项指标分别占全省县域工业企业总数的18.57%、78.23%和96.96%。1995年末, 吉林省县域工业企业单位总计7 799个,其中全民企业1 829个, 集体企业5 640个,二者合计7 469个, 这三组数字分别占全省县域工业企业总数的23.45%、72.31%和95.76%,三项占比分别比1991年增加4.7个百分点、减少5.92和1.2个百分点。这组数字说明, 国家对县域内国有经济的投入有所增加,而集体经济投资则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公有制经济比重略有下降。这一结局,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重组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他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有所发展,导致了县域工业整体格局的变化,但是发展步伐还比较缓慢。

△吉林省传统的县域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市)县域内,更确切地说,主要分布在县域内,其生产经营项目涉及采掘、食品、纺织、缝纫、印刷、化工、医药、建材、冶金、制造、机械、电子等十多个行业,几十个门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而对商品的需求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为基础,传统的工业企业必然要受到无情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有些企业不适应新的形势,因而经济效益不断下滑,这种现象绝非仅有,而是形成了一种潜流,随着潜流的扩展,县域工业企业中出现了亏损企业逐步增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局面。1995年,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煤炭、军工、森工、纺织等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县域工业中的上述行业企业,也同样不能幸免。吉林省亏损企业4 199个,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30%,其中县域工业企业中的亏损企业数为2 087个,占全部县域工业企业数的26.75%。近年来亏损企业面呈逐步扩大趋势。而且县域工业中的国有企业,除中直和省、市直企业外,县属的国有企业几乎出现全面亏损。亏损企业的增加,一方面使亏损企业职工及家属的生活水平下降,下岗人员增多,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拖了全省经济的后腿,成为我省近年在全国经济排序中逐年后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1991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为5 529 852万元, 其中县域工业企业的产值为1 788 727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2.34%。1995年末,全省工业总产值10 703 734 万元,其中县域工业产值为2 925 932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7.33%,比1991年下降了5.01个百分点。 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减弱。

△1991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为424.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 718元,当年县域工业产值17.8亿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为4.19%,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72.11元。1995年, 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1 129.20亿元,而县域工业产值为29.25亿元,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为2.59%。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截至1995年底,吉林省全省范围内共有41个县(市),1 518.17万人(不包括乡村人口332.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2 550.87 万人的59.51%,其中县域工业企业职工人均工资4 005元,人均工资最高的图们市为人均4 379元,最低的大安市人均2 665元,相差1 714元, 在一定县域内,工业企业经营的好坏,与该县的人民生活水平直接相关。

△吉林省县域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为1 129.2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479.4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2.5%,该比例1985年为48.5%、1990年为42.8%,表现为减少的趋势。这说明我省近年来工业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非但没有增强,反而呈削弱态势。

根据上述数字的对比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传统的县域工业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有益补充,是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快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在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传统县域工业的故有格局正受到无情的冲击,由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国有+集体的公有制经济成份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向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的局面发展,在各种经济成份构成的县域工业体系中,其他经济成份的不断增加是故有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改制、改组、出售产权”也是公有经济成份减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种格局的变化伴随着新经济增长点的出现,是未来县域经济的生命力所在,但总体说来,格局变动的速度还相对过缓。

市场经济大潮对国有、集体经济的冲击十分强烈,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国有经济对市场经济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集体经济长期以来以“二国营”的面貌出现,对市场调节也不适应,加之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企业债务包袱沉重,国家对国有企业技改再投入资金不足导致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目前县域工业企业设备多为五、六十年代水平,甚至有一部分为三、四十年代水平),加上企业内部机制转换滞后等多种原因,使得生产经营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因而,近年来亏损企业逐年增多,亏损面不断扩大,1995年底,亏损企业达到近1/3,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由于传统县域工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受机制老化设备陈旧的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因而其所处的地位也呈下降的态势。在其自身经济效益下滑的同时,对整个县域经济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作用。既降低了该区域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拖了吉林省经济的后腿。

传统的县域工业经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要求,亏损企业逐年增多,大量国有、集体资产无效闲置,既成为企业改革的沉重包袱,又是企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改革呼唤传统县域经济的两个转变,这两个转变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深化企业改革。

(二)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新兴县域工业模式

1.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体,产业化经营的德惠模式

德惠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过去一直以盛产粮食而闻名全国,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市(县)。自199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围绕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搞开发,上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体,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1995年, 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24.3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13亿元,出口创汇5 600万美元。1996年,在全省县(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排序中,德惠市由1995年的29位跃升为11位,被省政府列为经济强市。

2.以水电开发为龙头,集团化经营的临江模式

临江市位于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水利、林业、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但过去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人才匮乏、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1992年,临江抓住撤区变县、由县变市的历史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成功之路,使临江经济迅速崛起。199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亿元,工业总产值7.3亿元,分别是1992年的2.57倍和2.38倍。 1996年,在全省县(市)工业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由1995年的19位, 跃升为第7位;在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排序中,由1995年的第6位, 进至第3位。在宏观环境普遍偏紧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快发展,被省领导誉为“临江现象”。

临江在工业发展上,走的是一条以水电开发为先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行集团化经营的路子。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域外市场。

临江市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河流年均流量为13.66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51万千瓦,可开发蓄量46.4万千瓦,可建中小型电站31座,是发展耗电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水电先行、矿业开发、资源转换、兴工富市”的发展思路,把水利水电开发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启动点,资源转换的原动力。从1991年开始,就组织力量对水利、电力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全面开发,先后改造和兴建了一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至1995年末,全市已建成水电站14座,总装机1.64万千瓦。至本世纪末,全市地方水电装机总量可达6 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可达到2.5—3亿千瓦时。

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水电为龙头、以矿产资源加工为依托的八大产业集团。以硅藻土深加工为主的非金属产业集团,以黄金和五氧化二锑开发为主的有色金属深加工集团,以白云石为原料的金属镁冶金工业集团,以木材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集团,以长白山生物资源为依托的医药工业集团,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水电股份集团,以食品、山珍和矿泉水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集团,以速生丰产林为主原料的纸业集团。这八大集团的经济产量,现已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80%以上,仅地税收入即可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0%,形成了优势明显、效益较高、可协调开发资源的县域工业体系。

3.以技术改造为动力,集约化经营的双辽模式

双辽市地处吉林省西南部,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原有企业多数是接受大中城市企业淘汰设备,或从原有企业剥离出来的。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工业企业的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工作重点,强化措施,抓重大技改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全市整体经济实力。“八五”期间,全市工业企业共完成42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技术进步投入达30.7亿元。至“八五”末期,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总值比“七五”末期增长16倍;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七五”末期增长1.3倍。 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总体增长,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排序中,由1995年的25位,上升至1996年的17位。

4.以扩大开放为契机,多元化经营的公主岭模式

公主岭市是吉林省的农业大市(县),且位于四(平)、长(春)两市之间,交通便利、信息通畅,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发展都很快。1995年末,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4亿元,比1975 年增长近7倍。1996年,他们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为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至1996年11月底,招商引资开工项目已达630个,计划投资额超过20亿元,已到位资金超过10亿元; 新上项目投资额在1 000万元以上的16个,投资总额超亿元的大项目3个。这些新上项目,投产后可年创产值50多亿元,不但使经济总量得以迅速扩大,而且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为0.09∶0.66∶0.25,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已使115个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起死回生,盘活了7 213万元资产存量,增添了工业经济的活力;重新安置了6 571名下岗职工,并新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有效地缓解了城乡就业难的问题。 公主岭的计划是今后每年招商引资20亿元,在5年内招商引资总额达100亿元。

二、吉林省县域传统工业欠发达的成因分析及振兴县域工业的对策思路

(一)吉林省县域工业欠发达的成因分析

在吉林省目前的县域工业格局中,传统的县域工业与新兴的县域工业成为两大主力阵容,尽管新兴县域工业近年来正日益显示其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其所占比重很小,加之传统县域工业近年日益衰落,使得整个县域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经过大量的调查,我们对传统县域工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观念陈旧、开放度低,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错位的束缚。

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其自然、生态条件为种植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受建国几十年计划经济时期“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序列中,工业经济始终处于第一产业之后。1994年全省28个商品粮基地县中,第一、二、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5%、28.8%和24.7%,工业经济被置于县域经济的第二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景气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大有退居第三位的可能。与指导思想上的排位相适应,受小农思想的束缚,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开放度低,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开放度低,一方面限制了工业经济经营管理者的眼界,无法跟踪国际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使中观经济决策者认识不到县域工业的动力源作用,仍沉醉于旧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使得工业经济始终不能摆在县域经济应有的位置。因而,进一步延缓了县域工业的发展步伐。

(2)投资主体单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大量无效投入; 技改投入不足,使企业缺乏后劲。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成为投资主体,控制了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单一所有制在县域工业中一统天下的格局。按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上项目、铺摊子成为一届政府的政绩所在。在投资主体不承担投资风险的条件下,对投资项目的取舍并不取决于经济效益的优劣以及科学的评估,而是以决策人脱离实际的“想当然”做为衡量尺度,“五大班子”讨论通过,即可成为上项目的依据。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长官意志”项目,必然导致大量的无效投入,许多企业建成之日,也便是企业亏损之时。此类无效投入的企业在吉林省县域工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量无效投入占用了原已十分紧缺的资金,使技改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大部分五、六十年代乃至三、四十年代的老设备仍在带病运转,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使大部分老企业纷纷陷入亏损境地。

(3)产业结构趋同,产品结构趋同, 绝大多数重复建设的企业成为“竞争成本”。

政府做为投资主体而争投资、争项目的结果,为县域工业埋下了产业趋同、产品趋同的隐患,遍及全省的100多家小造纸厂、 几十家啤酒厂,以及小铁合金、小药厂等等,在各自为一方政府增添了政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互争夺资源、市场、资金的恶果。我省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比重大;资源性、原料性产业多,产业科技含量少,层次低;小而全、大而全重复项目多,产业规模效益差。按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绝大部分简单摹仿、重复建设的低效企业,必然作为“竞争成本”而被淘汰出局。这一部分企业,使县域工业亏损面逐年加大成为必然。

(4)机制不活,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按照政府意图投资兴建的大部分县域工业,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从原料、资金到产品销路都依赖于上级计划。等、靠、要,眼睛向上,遇事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对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视而不见。而这种种表象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缺少一种面向市场的竞争机制,企业从人权到事权,均无独立自主权,因而无法参予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面前败下阵来,成为亏损大军的一员。

(5)企业整体素质低下

我省县域工业企业绝大部分经营管理者、职工素质不高,管理水平差,职工队伍中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占一半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5%,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变化。

上述原因,是导致我省县域工业企业发展缓慢亏损面逐年增大的症结所在,而投资主体单一,其他经济成份发育不足又成为制约县域工业发展的关键。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是振兴我省县域工业的希望所在。

(二)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鉴于吉林省县域工业现有格局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促进吉林省县域工业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应采取下列对策:

1.以资本运营为纽带,对国有企业实行大规模改组。

从我省的现实出发,在实践中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传统县域工业企业,应当施行不同的改造方式。

(1)对于那些拥有自己的名牌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效益好、 后劲足的中型国有企业,可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以此为基础,兼并一些相同类型的企业,或对一些具有较强生产能力及名牌产品,只因机制不活,债务包袱沉重而难以开展生产经营的企业实施资本运营战略,拿出具有价值的生产线和名牌产品,经过资产评估作价入股或部分资产入股,实现低成本的规模扩张,形成具有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企业集团。通过资本经营既能引进增量资金,又引进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最终使企业微观经济主体得到重塑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对于那些效益较好,有一定发展前途的集体企业, 竞争性行业中的国有中型企业,大部分可改组为多个股东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途径包括,债权转为股权,引进外资入股,企业之间投资参股,吸收部分自然人投资入股等。

(3)对微利和亏损的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出售, 把出售资产获得的资金进行再投入;对包袱沉重自身难以搞活的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或先租后售或加入企业集团;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实行破产。

(4)充分发挥现已建成的中外合资股份公司的作用, 运用市场手段对上述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在股份制新的运行机制作用下,使原有的国有闲置资产得到合理利用。既可减少闲置资产的资源浪费,又可使国有资产在新的运行机制下不断实现保值和增值。

(5)对那些既不适宜于改、转、租,又售不掉的小铁合金、 小碳素厂,可利用其低成本优势,与同类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联营,为大企业配套生产,形成船队效应,以其聚合力参予市场竞争。

县域工业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是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通过资本运营、资产重组,形成一批新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经营活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为县域工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微观经济基础。

2.立足于市场开拓,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创造“发展极”。

吉林省虽然具有丰富的粮食、矿产等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并未成为经济优势,资源优势不能成为经济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有资源无市场”,没有市场的资源不但不能成为优势,反而还会成为劣势。要实现吉林省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开拓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创造发展极,从而使物流、资金流迅速向我省聚集,并在我省实现良性循环。从客观现实出发,最有希望形成发展极的主导产业主要有:

(1)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极, 在我省腹地松辽平原粮食主产区已具雏形,该发展极的进一步完善,将带动长春、四平、松原等地的县域工业的发展。

(2)以医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极。近年来,以通化、 延边为主要龙头的医药工业,在我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国内已产生初步的影响,带来了可观的资金聚集效应,这一发展极的进一步完善,有待于该区域内,以及跨区域医药企业的强强联合,从而形成应有的规模效益,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3)以林特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极。吉林省东部山区, 具有丰富的森林及野生土特产品资源,以这些珍稀资源为依托,开拓林特产品加工发展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发展极的辐射,将带动临江、集安、敦化、安图、通化、延边、靖宇等地的经济发展。

(4)草原牧产品加工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极。 我省西部白城地区具有草原牧业的特点,以此为基础的牧产品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发展极的建成,不仅将使该区域内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将带动区域内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培育发展极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市场开拓,在这一基础上依托资源优势去培育发展极。如果单纯地以资源优势为依托而不是首先打开“出口”,其结果,又将重复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所酿成的库存积压占用资金、企业因大量无效投入而濒于亏损倒闭的悲剧。第二、培育发展极一定要以“名牌”产品的创立为核心。因为名牌产品,是一个企业技术、管理、效益的综合反映。一定要把发展极定在名牌产品的高起点上,通过名牌产品效应迅速聚集资金、人才、科技,从而真正发挥出发展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第三、发展极一定要形成规模,防止同区域、近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对已经形成重复建设,且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的,可促其强强联合或强弱联合,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共同参予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减少资源浪费。

3.以服务为主旨,重塑政府职能

市场经济要求“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不应成为企业的投资主体,也不应成为企业行为的决策人,其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制定政策,提供服务上,具体说来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制定政策:

(1)县域工业企业的深化改革过程,是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的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税收、信贷政策,有重点地保护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重点企业的发展,同时限制或禁止违反产业政策的“夕阳”企业的生存。

(2)县域工业的改制过程,也是所有制的调整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制定有关鼓励竞争性行业退出国有经济的政策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政策。因为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搞好公有经济的必要条件。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国家提供大量税收,创造物质财富,满足社会需求,而且可以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以减轻社会压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3)在传统县域工业改革和发展极培育过程中, 资金将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为吸引国外、省外资金创造条件,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开放步伐,使外商、外资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创造条件:

(1)建立资本市场,为企业资本运营提供场所。国际、 国内经验表明,成功的资本运营,绝不仅仅是两个企业间的物化资本重组,而更多地体现为资金的流动。因此,政府作为推动企业资本经营的外力,应促进资本市场的发育,为企业的资产重组和优势企业的规模扩张,提供必要的市场条件。同时,尽快建立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机构,使资本运营得以规范进行。

(2)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使改制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及下岗人员,在再就业前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减少因企业改革中部分人员安置不当所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综上所述,扭转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滞缓局面的突破口,在于所有制结构的极大变革,即在对传统县域工业进行大幅度地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使其大部分竞争行业退出国有经济,通过改、转、租、卖等形式的改造,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同时,立足于市场开拓,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培育发展极。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造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局面。作为联结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县域工业,乃至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为打破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  ;  ;  

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