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旭 熊懿

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旭 熊懿

(江西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在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将土与水泥结合在一起搅拌并压实即成为水泥土,两种材料结合后产生水化作用。其中,水泥土含水量不减少,在毛细管、吸附以及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下,对水泥土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引发水泥土收缩性裂缝。为此,实践中应当加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质量管控,以确保城镇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施工;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

引言:

在市道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质量管控,结合基础施工材料的拌制工艺以及材料组成和摊铺要求,加强各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控制,这样才能建造精品道路工程。

1. 道路施工中的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道路基层设计过程中,回弹模量对道路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回弹模量而言,细微的一些变化都可能影响道路基层质量,比如受重负荷量、压实量以及水泥质量等。

1.1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对于市政水泥稳定基层而言,其施工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如下:通常情况下,水泥土通过厂内搅拌以及路搅拌等方式来实现土与水泥的有效混合,将水泥与土有机地混合在一起。在搅拌时,水泥是否能够均匀撒铺,直接影响着其再成形物料均匀性。同时,还要对水泥土延迟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延迟时间太长或者太短,均会影响混合料质量。比如,延迟时间太长,则水泥凝结,进而会减小混合料的干容性以及混合料强度。对水泥材料搅拌时,应当注意混合料的深度严格检查,而且要确保搅拌均匀,其中接缝处理至关重要,处理不当会导致水泥土表面强度不达标,进而影响基层整体施工质量。第一,压实度。在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过程中,压实度控制时应当确保水泥混合料含水量满足预设要求,只有确保水泥材料处于最佳含水量范围时,方可使其压实质量达标。基层压实过程中,应当对水泥土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实践中可以看到,若含水量过大,则应当将水泥土风干处理。基层施工时,应当杜绝天气环境的影响,连续作业并减小雨水等对水泥土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选择压实工具,尤其是填土处理过程中,其厚度应当控制在30cm以内,而且要对其进行分层铺筑压实。在此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重型设备施工作业。对同类土壤而言,轻型压实设备较之于重型压实机械的密度要小,而且含水量却非常的大,选择压实工具时以重型压实机为宜。第二,强度。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时,压实度控制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阶段,能够有效反映路基整体密实度。其中,弯沉度是路基强度问题,路基施工时必须将上述指标都控制在合理范围,这样才能建设质量达标的市政道路。

1.2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城镇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注意承重能力管控,又要使其具备安全通行能力。在具体实施时,应当充分考虑路面平整度以及对可能产生的病害进行预防与处理。第一,严格控制平整度。道路建设时平整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加强道路平整度管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对基层进行优化处理。比如,石灰稳定土的基层控制时,可用平地机刮平稳定土。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而言,平整度控制难度相对较大,主要是因为碎石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一般而言,其平稳度施工质量要求非常的高,层面平整度直接影响着行车舒适度以及安全可靠性。实践中应当注意水泥材质接头处理,以确保其平整度达标。第二,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市政道路基层施工建设过程中,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管控非常重要,在各层土碾压处理完成后,还应当严格检查其压实度。在压实度合格以后,需对基层进行养护管理,养护时间非常重要,切忌耽误时间。在水泥稳定土进行分层施工作业时,其中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后次日即可对上层进行水泥土铺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上层稳定土摊铺过程中应当确保下层含水量,湿润度应当达标。在基层施工时,为了能够增加路基上层与下层的黏接性,铺设上层土层时可对下层铺洒水泥,通过撒少量水泥能够提高土层含水量。第三,接缝处理。城镇市政道路施工时,接缝处理非常重要,加强基层接缝施工质量管控是关键。缝隙衔接过程中,应当采用搭接拌和法进行处理。接缝处理时,还可以采用垂直对接法进行处理,链接时切忌斜接或者接歪。

2.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技术应用实践

某地区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全长为2.4km,其中包含路幅宽度为22m的城市次干道(2.1km)和路幅宽度为90m的城市主干道(0.3km)。在本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时,合理应用水泥稳定碎石能够有效提升基层稳定性及其压实度。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人、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在施工单位选择时,应当先考虑有资质和施工技术水平较高的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就施工材料而言,需对其性能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需确保碎石坚固度,并且合理控制水泥灰浆以及胶凝材料加水量。除此之外,道路基层清理处理过程中,应当确保其表面整洁度,必要时适量喷水,以此来保证其湿润度。

2.1摊铺施工质量控制

就本道路工程而言,对基层摊铺前应当全面检查,然后进行路面摊铺施工作业。在摊铺时应当确保施工作业的连续性,根据工况特点况利用两台摊铺机同时作业,并且控制好摊铺机的距离,一般在6~9m;摊铺施工过程中,需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观察与控制,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此来提高摊铺质量。摊铺施工时需控制好摊铺厚度,松铺系数控制在1.24~1.29,摊铺机难以触及之处需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摊铺作业[1]。

2.2碾压施工质量控制

基层摊铺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当尽快碾压作业,碾压施工过程中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各阶段碾压质量对水泥稳定基层整体碾压施工质量都会产生影响,需严把各阶段施工质量关。第一,碾压机碾压的次数与速度应当严格管控。尤其是初压、复压和终压时,应当把握好碾压的次数。第二,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碾压流程以及要求等进行施工作业,确保碾压时平直段从道路两旁逐渐向中心依次推进,设超高曲线段从内侧向外侧碾压。第三,在碾压完后,应当对基层表面残渣以及杂物进行有效的清理,严格检测含水量以及平整度。实践中,若基层凹凸不平,应当利用水泥稳定碎石对其进行填充处理,然后再用人工方式碾压修补,依次来确保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基层碾压质量达标。第四,整理把握路面处理过程。路面碾压施工后,施工人员应当对施工区域范围内的路面进行有效处理,并且将施工所剩的物料以及设备等及时地拖走,彻底清理干净路面。第五,做好路面养护管理工作。完成上述施工任务以后,应当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处理,比如利用土工布等对水泥稳定基层表面遮盖,定期喷水养护处理,从而减少基层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实践中,若市政道路施工时的气候比较寒冷,或者是在冬季或者跨冬季施工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冻保护,以此来提升基层施工质量[2]。

结论:

简而言之,城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好各道工序的施工技术质量。文章先对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基层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西岔镇镇区改造提升项目道路工程为例就如何加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质量管控加以分析。

参考文献

[1]林翠萍.探究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27):122.

[2]王顺强,姚杰.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8(8):84-85.

论文作者:王旭 熊懿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旭 熊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