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及其育人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运用了电、光、形、声的现代科技成就,可以把教材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如天体运行、植物生长等等以及中外古今、天南地北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学生看不懂的,难于理解的事物通过特技处理,将事物分解处理和综合,使他们如实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教育、教学内容具有直观的形声效果,引起学生兴趣,因而使学习难点迎刃而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具体地说,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如下种种优越性。
一.优化学生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媒体主要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研究,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真实的学习环境,也就是说学习内容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其感染必然是真切且深刻的。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给学生创设了一种交互合作式学习的环境。交互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理论所推崇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完全是个体性行为,虽然个体性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但往往知识的形成因囿于个体的局限,缺少信息的反馈矫正而显得不够全面。而交互合作学习为学生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完善的境地提供了可能。
实施素质教育,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仅得一日之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要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通过学习过程来实现的。优化学习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通途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因。“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老的谆谆善言告诫我们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因其具有电气声光的特点,能产生电声、电光的特殊效果,具有电气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特点,便于控制电声光以及声音、图像信号、声音可大可小、可慢可快、可高可低,光线可强可弱,声光可结合,可停可放、可断可续等,凡此种种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参与意识由此也得到增强。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可提供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信息,即学习材料,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变“苦学”为“乐学”,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
三.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等方面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障碍。教师滞后的教育观念,缺乏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等是教师缺乏创造性的主要原因。因此,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武装教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由途径。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所讲对象进行各种变换,使难懂的变成易懂。善于用鲜明生动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的成就,能具体明白地显示和阐明认识过程本身,不仅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学生,而且引导他们自己去得出这种结论,从而增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者,现代教学技术要求必须提高信息意识,培养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增强了创造思维的启动,这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现代教育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先进的教学技术的使用必然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因此,我们还要充分强调“四个有”。
一是要“有的”,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真正为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二是要“有机”,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的内容、任务,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教学方法的选定有机结合,切忌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三是要“有度”,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必须注意适度,恰当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四是要“有效”,即要求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一切要从教学的效果出发,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面对“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全面启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教育现代化的大旗,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让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先进的教育媒体在培养跨世纪“四有”新人方面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标签:现代教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