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论文_刘燕玲

浅谈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论文_刘燕玲

刘燕玲

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影响之下,随之而来的有大量建筑工程项目的涌现,因而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其中在对项目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对施工成本造价以及成本的管理。本篇文章通过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针对施工项目中的造价以及成本的情况进行控制。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成本以及造价控制的过程,是整个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管理者应根据工程现场施工的实际特点,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的管理,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综合管理[1]水平和施工项目的综合效益,在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日益激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建筑施工单位来说,在对施工单位造价成本采取科学的控制之后,不仅可以防止出现企业投资额突增的现象,还能增强施工单位对财、物、人的相关管理力度,使得有限的物质资源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帮助施工单位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针对工程造价管理有关方面

(一)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方作为发包方与施工企业作为承包方就建筑工程施工相关事宜达成的一致意见,不仅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且也是解决双方争议的主要证据材料,是双方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重要依据。施工合同是监督、控制、协调的依据,也是经济法律手段。因此,签订施工合同极为重要。

在合同签订前,必须认真研究并吃透了合同,针对原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据理力争,获得了有利的修改。了解施工合同主要争议点,认真审核防范争议发生。施工合同的主要争议主要有:工程款支付争议,合同效力争议,合同解除争议,工程质量争议,造价结算争议,工程款欠付利息争议、垫资争议,工期争议,保修和退还保修金争议。因此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审查,发包人的主体资格及履约信用,仔细阅读合同文本、切实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条款约定是否明确,意思是否清楚明白,不会给人产生歧义;审查造价条款、工程款支付条件,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明确规定监理工程师及双方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双方的具体职责和相互关系;合理约定违约金数目,明确最高限额。在进行施工前,施工合同的双方要及时进行协商,对合同的制定要做到文字性严密、资料齐全。只有做到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结算时的不必要纠纷。

如某项工程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措施费总价包干,不予调整。该项目地下室一层,基础施工期间,正逢雨季,原基坑施工方案中已充分考虑该雨季阶段的降水排水措施,且费用在投标报价时已考虑,但因本项目南侧约30米红线外有一处洼地,集水量大且无法自行排泄,长时间积水造成对基坑渗透严重,增加了基坑排水费用,因措施费总价包干,施工单位无法向建设单位提出补偿。为此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提出:对南侧洼地积水建立排水疏导设施,以保障基坑安全及保证基础工程的施工进度,但因洼地位于本工程红线外,所增加的措施费不包含在合同包干的的措施费内,应另签证予以补偿。经同监理、建设单位协商一致,批准施工单位所提方案并补偿相关措施费用。从而使施工单位的排水措施成本费用不至于亏损,且保证了工程进度的延续进行。

(二)对材料的管理

在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例很重,必须对材料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工程开始之前,需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工程施工预算,通过审核后,预算作为工程材料需求计划编制的依据。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限额限量的一个依据。材料管理部要加强对入库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等方面进行核对和管理。做好材料使用环节和材料周转的相关管理。“市场形成价格”,通过这一观点,就要求我们要对价格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为了限制工程造价成本,我们在选择工程材料时要“货比三家”选择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材料,并和这些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对材料进行把控。在熟悉合同内容的基础上,应坚持每月对施工工作内容的成本盈亏进行核算分析。另外,也要对其它相关商家的产品进行关注,认真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因产品质量、供货情况和价格对施工成本造成不利影响。

如某教师公寓工程,外墙饰面砖规格及用量如下:深灰色、白色通体砖45*145mm约26267.78m?,三色通体砖60*240mm约8371.22 m?,白色通体砖45*145mm约263.16 m?,深灰色、中色、浅色三色通体砖60*240mm约53.18 m?。该项目外墙饰面砖用量大,本项目材料组经过几家厂商报价后,选择了一家价格便宜的,且未进行实地考察及严格的资质审核就签订了供货合同,该合同约定厂商按时段分批供货,以满足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要求,且合同编制时因厂商低价供货为由,要求合同在关于供货违约条款方面约束较为宽松。本工程外墙饰面砖施工至中间阶段,因该厂商生产能力有限,未能按约定时间供应足量的材料,造成外墙砖施工处于半停工或停工状态,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项目材料组多次催促并要求处罚厂商时,厂商以各种客观因素影响为由进行推搪,且以供货要挟支付材料款,使施工方处于极为被动的处境。因外墙砖施工工期延误,致使外墙脚手架拆除、塔吊拆除等后续工作滞后,施工单位后期需采取大量赶工措施补救,为此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增加。

二、在项目竣工期间对工程造价和成本的管理

在工程竣工期间,要做好对竣工结算方面的有关工作和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项目预算人员要事先对结算的资料进行整理,包括:竣工图纸,承包合同,图纸会审记录,施工组织没计,设计变更通知,工程洽商记录,工程技术方案,现场签证凭据等,上述资料是编制工程结算书的必备资料。竣工资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竣工图必须要经现场监理和业主现场勘察核实是否跟实际施工状况一致,否则无论是建设方结算人员还是造价咨询公司都是以竣工图纸为依据来核实工程量及工程项目的,所以显得非常重要。于此同时,还要对造价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进行及时整理。

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工作是施工单位经营活动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预结算人员的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预结算人员必须具有极高的责任感和专业的精神,严格按有关文件规定进行预结算书的编制工作,做到不漏报项目,不漏报工程量,通过及时、准确的办理工程结算,并与业主和终审单位积极配合,对送审的预结算书及时跟踪审查。竣工结算的定案、批复是施工单位加快资金周转流通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能够尽快尽早地获得工程尾款,有利于偿还债务,降低企业内部的运营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性。

结语:

面对竞争不断扩大的建筑市场,建筑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投标、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项目规模、施工的地点、采用的工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等因素都会影响工程造价。项目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企业经济管理的中心,是企业效益的源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成功之本。企业要想在生存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集约管理,强化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建筑企业对施工成本管理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有效地进行综合控制,才能为项目带来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妍,陈平.施工企业施工阶段项目控制的关键——成本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

[2]蔡青山.关于施工企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0).

[3]李小勇.施工阶段的项目成本控制[J].民营科技,2010(12).

[4]汪敏.从节支的途径论述成本控制的方法[J].科技风,2012(17).

论文作者:刘燕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  ;  ;  ;  ;  ;  ;  ;  

浅谈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论文_刘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