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供电企业正常供电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解决线损问题。供电系统中线损的发生,不仅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也使得供电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线损管理通过多个供电系统之间的合作,以实现线路中线损问题的解决。参与的各个供电系统需要相互配合,以有效的处理线损问题的发生。供电企业线损的原因源于多个方面,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已解决供电企业的线损情况,有利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技术措施
1引言
电网线损在供电企业中又被称作为电网的电能损耗,通常情况下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外在环境或者人为的因素,从而导致电能在其中的某一个传输环节出现损耗。线损率指的是电网线损耗的电能占全部电能的百分比,线损率直接能够呈现出供电企业的利润、生产状况和企业运营。所以,企业降低线损率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研究的工作内容。
2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网的结构不合理
在供电企业的电网线损管理中,配电网结构不够合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地势差异较大,气候之间相差较大,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中,对于输电线的铺设工作十分不利。尤其是对于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如山区,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输电线的铺设工作比较困难,导致实际的铺设不够合理。很多输电线已经出现老化现象,随着人们的用电量逐渐增加,变压器就会产生线损情况。尤其是在用电量较大的时候,就会导致部分线路超负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线损问题更加严重。
2.2线损设计不准确
在实际的电网线损情况中,产生这种问题的因素很多,那么,在线损的设计中,就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线损原因。在实际配电网计算线损中,线损理论不够全面,导致无法为计算线损提供有利地参考。而电力企业也没有及时地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整,进而致使供电线损的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一些农村等偏远地区,电力设备使用的时间比较久,并且超负荷工作,因此,很容易出现老化现象,而电力企业却没有对老化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就会致使线路承压超负荷,使电线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2.3线损管理水平不高
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的互相协作、配合,才能够使线损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因为线损管理水平有限,在实际管理中,供电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够很好地配合,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分配不够清晰,进而导致线损管理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托责任,在工作中也不够积极主动,因此,线损管理的水平不够高。除此之外,降损技术有限,不能很好地通过降损技术解决问题。在实际的线损管理中,供电企业一定要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使线损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3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的降损措施
3.1实施线损的准确计算
供电企业的相关部门,需要对线损加以准确计算。理论损耗计算,即严格按照运算方式,利用线路中已知的线路电阻和长度,计算出供电设备的电能损耗。实际损耗计算即利用计量表的输出值减去输入值计算出的电能损耗。通常情况下,理论线损大于实际线损,这是由于实际损耗计算中未能考虑到全部误差。误差的存在,即是线路中的损耗所在。线损误差的存在,不可避免,但超出一定值就需要工作人员重视所存在的问题。线损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可忽略不计,但当超出允许误差的范围,则需要专业测算人员对线路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测,找出线损存在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改造供电、导线半径
导线的长度越长说明导线的电阻就越大,电阻越大电网的线损也就会增加,导线的长度和半径对线损的损耗程度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变压器和负荷的供电距离就是供电半径,就拿10千伏的线路来说,供电半径的直接受到线路的电压损失值、负荷密度和供电的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220伏和380伏这种低压的线路影响供电半径的因素是电压允许的偏差。所以,电网的结构应该更加会规范化,调整电网的结构,将负荷平均进行分布,用科学的手段去调整电源和配网。优化10千伏和低压线路的配网结构,有效的防止迂回供电的现象才出现,对变压器采取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的方式减少供电半径,从而使线损率降低。
3.3合理调整供电电压
电力企业在供电电压的设置中,为了满足电压需求的高峰期,通常根据高峰时段的电压值进行设置。这为居民用电需求的高峰期提高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对于其他用电时间段,电压的状态还是高压运行,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电能产生损耗,同时高压负荷会使线路形成损耗,如果低压运行能够使线损问题降低。为了使线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需要差异化模式进行供电,当处于用电高峰期,使电压满负荷运行,普通用电时段进行低压运行,通过这样的供电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电压运行产生的线损问题。对电压等级不同,也要采取这样的供电策略,进而使电能损耗得到有效地控制。合理调整供电电压,进而解决线损问题。
3.4优化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
线路的负载中有大量的感性负载使得线路的功率因数下降,输送等功率的条件下,功率因数减小,负载电流得以提高,线路损失增幅较大。所以,必须降低无功消耗。适时调整配电线路功率因素,让电容自动补偿和随机、分散就等补偿相结合,优化功率因数,提高电压质量,减少电能损耗。有计划的提高设备和负载的功率因数,针对大用户公用变压器的负载和机械设备,按照配变容量的30%设置电容自动投切补偿设施。无功补偿装置需要在适宜的位置增加,通过实际测量、计算,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以优化补偿效果。无功补偿装置要优先选择科技含量高、自动投切及时性好、灵敏度高的品牌产品。
3.5强化管理
建立适宜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者的分工和责任。设立线损专员,对辖区内的供电网络进行线损指标优化指导与考核。调整线路的设备功率因数,依据负载变化情况,投入自动投切补偿电容装置。调整变压器的负载率,使其工作在最佳经济范围内;优化运行,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强化营销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消除营销漏洞,减少线损。建立同步抄表制度,避免抄表时间差对线损造成不良影响;优化电量、电价、电费的核算管理。
4结束语
减少线损的发生,有利于我国供电企业实现长效发展。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尽量减少线损,需要充分认识到线损发生的原因。把握了线路的内部构造,并对线路进行定期、有效的检修,以尽量减少线损的发生。充分考虑线损出现的内、外部因素,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测算工作,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把先进的技术设备应用于线路中电力的传输,有效的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减少了线损的发生,促进了我国供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庆申,王浩淼,朱元成,冯伟,王天博,李广翱,杨爽,崔凯夫,陈昊.面向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实时线损分析系统的应用[J].电气应用,2013,32S2:24-30.
[2]邢军.试论供电企业推进“大营销”体系建设与强化线损管理的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5,23:56.
[3]赵钒钋,肖晓鹏.基于加强县级供电企业配网线损管理的措施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6,704:128-129.
[4]黄建华.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线损管理工作强化摭谈[J].中国集体经济,2016,36:53-54.
[5]廖春宝.加强农村配电线损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7,07:101-102.
论文作者:朱立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电能论文; 电压论文; 电网论文; 功率因数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