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方程在核电站大修中的应用论文_王亚明

(中广核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摘要:核电站大修过程中有众多涉及流体净化、气体置换相关的操作,这些操作对于核电站的安全和效益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微分方程探讨这些操作背后的规律,识别出影响这些操作的关键要素,以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效率。

关键词:微分方程;核电;大修;氧化净化

核电站大修过程中,有众多流体净化、气体置换方面的操作,比如反应堆冷却剂回路氧化净化、反应堆厂房内有害气体处理、发电机内部氢气提纯等,这些操作对人员和设备安全意义重大,而且需要一定的工期,从而影响核电站的安全和效益。因此需要掌握这些操作背后的规律,识别出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可以准确预估其所需时间、发现操作过程中的异常,以便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及时干预异常情况。下面列举几个重要操作探讨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反应堆冷却剂回路净化

为了尽量降低核电站大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所处环境的放射性水平,使其远远低于可能危害人员健康的限值,需要在停机阶段对反应堆冷却剂回路进行净化,以便清除其中的放射性元素。这一操作主要通过净化系统的过滤器和除盐床实现,前者拦截固态物质,后者吸附离子态物质。本节以放射性元素I-131为例,研究其中的规律。

根据公式①,即可准确预估氧化净化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合理安排后续工作。同时可得出结论,在反应堆冷却剂回路介质体积、初始I-131浓度、要求I-131浓度一定的情况下,若要减少净化时间,需要尽可能增加净化流量,提高净化回路的效率,这就需要在大修前对过滤器、除盐床等关键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处理。

此外,根据公式①,可反向推导出I-131浓度与净化时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根据该公式,可以实时判断净化过程是否符合预期,一旦发现效率异常,及时排查原因,解决问题。这一反向应用在下面的问题中同样适用,将不再赘述。

二、反应堆厂房内有害气体处理;

经过一个燃料循环,反应堆厂房内会积累微量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为使其浓度降至国家法规允许值以下,保证在其中从事工作的人员健康,需在大修前对反应堆厂房内的气体进行处理。这一操作可通过气体置换的方式实现,即排出反应堆厂房内的气体,同时补充无害空气。为尽量减少反应堆厂房内气体的排放,需要预估准确时间。本节论证这一问题。

根据以上结果,即可准确预估有害气体的处理时间,合理排放,有序安排大修工作。同时可知,在反应堆厂房气体体积、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和达标浓度一定的情况下,若想减少这一处理时间,需要尽可能增加气体置换流量。

三、发电机内部氢气提纯

核电站主汽轮发电机转子及定子膛采用氢气冷却的方式(定子线棒另设有水冷系统),定子膛内的氢气纯度对于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极其重要。伴随长期运行,氢气纯度会有所下降;另外,在大修启机阶段,停运期间进入发电机内部的水汽蒸发也会影响氢气纯度,这就需要及时快速处理,使用纯度更高的氢气进行置换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本节主要研究这一处理过程。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若想尽快完成氢气提纯处理,需尽可能提高新氢气的纯度,增大置换流量。

四、总结

根据笔者多次参与核电站大修的实践经验来看,根据以上理论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小。该方法同样可用于核电站大修的其他重要操作,诸如二回路水质净化、二回路热力除氧、无氧水置换等工作。利用该方法进行预测和分析,可有效提高这些操作的效率,有助于统筹安排大修工作,从而促进相关的安全管控能力,提升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赵翠萍、徐利艳、崔军文、朱文新。微积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广东核电培训中心。900MW压水堆核电站系统与设备[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论文作者:王亚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微分方程在核电站大修中的应用论文_王亚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