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_王呈林

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_王呈林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桩基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桩基做为建筑物重力的承载在建筑物安全性保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用面相当广泛,例如在高层建筑、桥梁建设、民宅施工等。桩基做为建筑物的基础,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

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桩基础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保证,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促进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要不断地学习和开展新技术,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建筑工程桩基的分类

1.1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技术是指在基础桩上加装振动器,使其产生向下力,带动桩身挤出土层之中,这种施工技术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振动沉桩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桩表面摩擦力有一定的要求,要保证桩身表面光滑,从而减少桩身的摩擦力,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在施工之前,首先要进行小范围的锤击,当桩身沉入土层大约一米之后,在使用较大的设备进行锤击,使其达到设计桩位标高。

1.2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有效的避免了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因此静力压桩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群较为集中区域的施工,并取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静力压桩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依靠设备将静力压桩压入土层之中,静力压桩不仅能够避免噪音污染的产生,还提高了混凝土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静力压桩的使用,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成本。

1.3树根桩

树根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采用钻机进行钻孔,但相比小型钻孔桩,树根桩的应用效果要好得多,首先,树根桩的施工直径较小,一般小于三十厘米。其次,能够有效的提升成孔的质量,以便后续混凝土灌注施工的开展。最后,树根桩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污染,并且对于场地的要求较小,适应性较强。然而树根桩相比小型钻孔桩来说,成本要高得多,并且施工程序较为繁琐,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树根桩进行桩基施工时,应该更加的谨慎。

2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

2.1灌浆施工技术

所谓的灌浆施工技术,通常是指借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将浆液灌到土层的内部,以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桩基施工的强度和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专业的施工机械设备,其目的是对地基进行打孔,从而为浆液的灌注做出铺垫。而在打孔的过程中,打孔的深度一定要和设计要求一致,同时还必须保持打孔周围的情节。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按照实际的要求将浆液灌注到土层,并在高温的挤压下,让泥浆和土层结合,最终改变土层的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2.2预制桩施工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在桩机下压的过程中,保持匀速是非常重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尽量将静压预制桩施工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一米左右。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因为桩机下压过快而破坏土层。另一方面,也保证在桩机的下压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接触土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制桩施工的效果。预制桩施工技术是通过将桩体打入点位,从而提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预制桩可以通过震动、水冲、静力压桩等方式进行施工,因此需要根据预制桩施工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压桩方式,从而提高桩基础施工的科学性。采用静力压桩的施工工艺,要保证对桩机的施工路线进行规划,从而避免桩基上溢情况的产生。

2.3静力压桩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基本的原理是借助桩基自己的承重方式,从而完成对土层内部压力作业。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时还非常环保。因此,在施工方面,施工人员比较青睐这种施工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这种施工方法并不是没有缺点和局限,如其非常适合软土作业方式,当时在其他的地质条件下,还有待考察。

3建筑工程桩基主要的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

3.1隔层

当出现隔层的问题时,可能是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不合理,或者由于操作手法的原因过快而导致出现隔层现象。有效的控制隔层问题的出现需要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做好提前的控制,在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操作手法,合理的控制拔管速度。

3.2缩颈

缩颈问题主要是由拔管后周边土层在孔隙水的压力作用下冲击灌注的新混凝土造成的,另外拔管速度过快及桩管内的的混凝土浇筑不实等原因也会造成缩颈,一般在桩管的中下部发生机率较大。采取的预防措施为灌桩时要尽量的多灌并浇筑实,并在首次拔管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在1米/分钟,对于松软土质拔管速度控制在0.5米/分钟,伴以紧密均匀敲打桩管,以便夯实桩基。

3.3断桩

断桩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是比较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产生的原因是桩身倾斜过大或者运输及吊装的位置不合理,桩身本身的质量不合格都有可能发生断桩的现象。断桩发生以后要进行及时的补救措施,首先应该确定桩的具体位置,避免由于断桩的问题出现桩之间密度过大的问题。施工企业应该注意对于桩基施工的严格控制,桩和桩进行连续作业时,如果是相邻的桩那么应该确保混凝土完全凝结以后方可进行下一个,或者可以跳打施工,避免因为一个断桩造成其他相邻桩出现问题。对于桩体的施工企业也应该注重对于震动管拔出的速度,根据顺序进行敲打桩架的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因为新装震动问题造成设备的影响造成桩基施工的施工困难。

3.4吊脚桩

吊脚桩的产生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桩尖的质量不够高而形成的这一现象,如果出现混凝土桩尖高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就会造成装机边缘位置的损坏,对桩基的承载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进行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桩基使用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性能的检测,按照标准规范要求一般的桩基施工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C30标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土层的性质合理的安排设计打桩的顺序和桩基之间的距离。

3.5拒桩

拒桩问题主要是由桩尖未达到设计的深度所致,例如打桩过程中遇到岩石硬物造成桩尖无法穿透或是钻机转速过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跳打的方法进行施工,也可适当调高钻机转速,加大磨削力度。

3.6倾斜度偏差过大

根据桩基施工的相关要求,桩基倾斜度应该控制在50mm毫米以内,过分倾斜将会桩基承载力下降,甚至造成断裂。采取的预防措施为质量控制人员校验桩基桩尖位置的准确性和确保桩基质量合格,其次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桩基施工顺序,勤加检查一旦发现桩基出现倾斜趋势,要及时进行打击、拉动进行校正处理。

4桩基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对于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展开培训和专业技术学习,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和桩基工程技术的加强。第二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科学合理的设置,有效的管理可能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技术标准,实现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第三针对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控制,重点关注,确保技术的标准化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进行考察,从而保证桩基施工技术满足建筑工程的整体要求,促进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齐辰一.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

[2]方伟.工民建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管理途径分析[J].大科技,2016(28).

[3]吕国仁,张群,牛奔,高全亭,武照收.高层建筑桩基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1):1~11.

论文作者:王呈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_王呈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