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现状的几点思考论文_聂淑杰,周雪云

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现状的几点思考论文_聂淑杰,周雪云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733399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人口和文化等总体因素发展,受到出生率不断下滑、劳动力数量收缩、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挑战,“二胎”政策全面开放,这就对居民家庭、社会环境发展等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全面两孩”的政策作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要部署,旨在缓解婚姻挤压、家庭养老以及有利于独生子女养成健全的人格等几个方面,使得婴幼儿用品市场变得更加活跃,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和缓解劳动力短缺等经济功能。我们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来看,标志着上个世纪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到此就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关键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开展面对面咨询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卫生计生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一名工作者,必须适应新时期卫生计生工作的政策和特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用气力,搞创新、求突破.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形成工作格局多元化,推动卫生计生工作健康深入开展.

一、“全面两孩”政策遇冷的思考

“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妇女生育意愿也有所下降。在上述因素影响下,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总的来看,“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二孩出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2016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与其他单位开展了“实施全面二胎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生育二胎意愿的为20.5%,不想生二胎的比例为53.3%,“即一半以上的独苗家庭没有生育二胎的意愿,条件好的城市尤为突出”。作为生育二胎“主力军”的城市育龄女性,80%的父母在考虑是否生育二胎时首先是考虑公共服务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孩子入学、升学的情况”、“婴幼儿用品质量”、“生活地区条件状况”、“孩子看病就医的便利程度”。70%左右的父母认为,“母亲的精力”、“家庭经济条件”、“让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有人帮照顾”、“父亲的精力”等家庭条件也是影响生二胎的根本因素。因此,本次议会再次提交建议,目前,“全面二胎”遇冷情况令人忧心,“即便是出现生育高峰景象也是暂时的,主要是大龄妇女在挤“末班车”。

据以上调查证明,真正实现“全面二胎”必须消除育龄夫妇的令人堪忧,“全面二胎’政策假设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适当调动政策,全面完善配套制度,建立‘生育绿色通道’和‘生二胎光荣’的社会气氛。”消除育龄夫妇生育揪心首先应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全面两孩”政策的人口社会经济效应的思考

“全面两孩”政策的人口社会效应指的是在社会领域中,随着开放二孩政策所导致出生人口剧增的问题,从而带来的具有群体特征的集中事件。我们通过分析“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社会效应,使得未来政策更加趋于完善。

(一)有利于养成独生子女的健全人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为主的生育政策体系已经影响了好几代的民众,30年来我国出现的独生子女数量显得非常可观。能够起到引领社会主流的作用。然而许多家庭的独生子女往往受到了一整个家庭的爱护,使得独生子女缺乏自我思考和动手能力,缺乏了应有的历练和思考,遇事表现自私、脆弱的现象也是时常出现,极其不利于今后的成长。从理论上来说,“全面两孩”政策的实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种情况出现改变。

(二)“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刺激婴幼儿用品、婴幼儿教育等相关产业

“全面两孩”政策下出生的新生儿将会形成规模,从而带动婴幼儿用品、婴幼儿教育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带动婴幼儿食品产业。二是带动婴幼儿服装产业。三是带动婴幼儿玩具产业。四是带动房地产业。

(三)“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

中国的人口红利期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达到顶峰后就已经停止增长了,此后是一个逐步减少的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判断称,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下降,标志着下降历程的开始,“十二五”期末将下降至9.25亿人左右,“十三五”时期会进一步下降,到期末预计将下降到9.12亿人(17)。“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会增加出生人口

(四)“全面两孩”政策将有利于家庭养老数量,提高少儿人口比重,据测算,到2030年左右,全国大概将新增3000万劳动力。

如前所述,“全面两孩”政策的一个重要人口效应,就是出生人口的增加将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全面两孩”政策还将有利于家庭养老。几千年以来,以子女赡养为主的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家庭人口规模对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而“全面两孩”政策将会使这种设想的可怕情景彻底不会变为现实。

三、全面二孩政策下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的思考

为了稳妥和扎实的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通过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各地都要按照国家统一的部署进行统筹安排和考虑,确保政策能够平稳地落地,从而把实事办好。

(一)通过调查工作来辅佐政治工作的转型。各地通过认真总结和单独地归纳好两孩政策实施的成功经验,精心谋划好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方案。深入群众来做好摸底调查,制定好计划生育的基础上来完善对于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

(二)转变人口思想策略,走进群众基层。部分群众认为生育政策放开的同时,也就放弃了以前思想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其实不然,我们更应该通过开展群众基层的思想教育来促进政策的施行。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了最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此也带来了实际意义上的人口数量下降的结果。但是随之而来产生的问题也变得尤为严重,其中包括少儿人口比重过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长期以往严格的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人口数量的限制,同时也破坏了人口结构均衡的状态。从人口过程看,当前计划生育工作需从“大人口观”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围产期保健和生殖健康、关爱女童等方面转型。

(三)采用合理的方式解答“二孩政策”。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我们需要在结 合以往少生优育的正确政策上,对群众展开耐心的解释和沟通。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并不是意味着以往的独生子女政策是错误的,只不过为了应对时代潮流,当时的独生子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只不过当今的时代潮流要求我们要往前看,所以就诞生了二孩政策。在二孩政策的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更加需要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也需要我们对于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改变。“

四、结语

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而制定的国家方略,无论是以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如今的二孩政策,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来看都是正确的。而此次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也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总体而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始终是利大于弊,需要我们全体公民的努力。

论文作者:聂淑杰,周雪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现状的几点思考论文_聂淑杰,周雪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