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贾瑞君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贾瑞君

海林市山市镇卫生院 黑龙江省 157112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我国患病率比较高的传染病之一,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造成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生,严重的破坏患者的肝功能,还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还可以发生慢性乙型肝炎或是携带病毒,造成传播。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生,降低患病率,本文总结了乙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期为防控乙肝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乙型肝炎;预防;控制;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患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该病在我国的流行比较广泛,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比较沉重的负担。全世界感染过乙型病毒者约6.9亿人,约3.5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研究显示,我国长期携带HBV者有1.2亿,约2000万人患有慢性乙肝,新发病120万人/年,约有28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我国在肝炎和肝病方面花费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000亿元。我国卫生部2005-2015年乙肝防治规划中明确的要求:至2015年<10岁的儿童HBSAg携带率要降至1%以下;全人群携带率<7%,对于全人群HBSAg携带率已经<7%的省份,进一步降低1.0-1.5个百分点。因此,我国的乙肝防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笔者通过分析乙肝病原学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

1乙肝病原学

HBV作为嗜肝DNA病毒科的一种病毒,呈球形,具有不完全双链病毒。HBV的唯一宿主是人类。完整的HBV病毒颗粒直径约为42nm,由核心颗粒和蛋白质包膜组成。病毒复制所必需DNA聚合酶与HBV DNA关系密切,均被壳蛋白包绕。核壳体由核酸与壳体构成,也是病毒的核心颗粒。HBV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强,在30-32℃的环境中存活>6个月,-20℃的环境中存活15年。经过20min的121℃高压、1h的100℃干烤、煮沸10min的情况下可被灭活。环氧乙烷、含氯制剂、戊二醛、碘伏及过氧乙酸等也有效灭活HBV。

2乙肝患者的临床表现

2.1急性乙肝 乙肝的平均潜伏期约为4个月,患者感染HBV后,主要临床表现有食欲差、乏力、恶心、厌油、呕吐、腹胀及腹泻,或伴有发热(<38.5℃)、黄疸等;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的肝脏触痛或叩痛,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升高,血清胆红素也同时升高。

2.2慢性乙肝 患者有HBSAg阳性史或患有乙肝超过6个月的患者,HBV DNA和(或)HBSAg仍为阳性者称为乙肝慢性感染。患者常无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有的是在体检时发现的。临床上将慢性HBV感染分为四类: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携带者以及隐匿性慢性乙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预防与控制措施

3.1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的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接种时间分别为0、1个月及6个月。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未按程序进行接种,也应该在后期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补种。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采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乙肝母婴阻断效果。对于在意外的情况下,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如有接种乙肝疫苗史,且已知抗-HBs水平超过10mIU/mL者,可不进行处理;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抗-HBs水平在10 mIU/mL以下或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IU,并同时按照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3.2切断传播途径 HBV在人体外能够存活7天,在人体内,HBV不仅存在于血液中,还存在于唾液、肠道、胆道、骨髓、胰腺、精液、肾脏以及尿液之中,传播途径比较多。乙肝病毒主要经过血液和其它体液进行传播,还可以由HBV阳性的母亲分娩时通过垂直传播的途径传染给新生儿;另外,与慢性感染者的接触、医务工作者、HBV携带者的性伴侣、共用被污染针头的吸毒者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的途径进行传播。近年来,由于我国加强了对献血者的HBS筛查,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导致感染者已经比较少见。自从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实施后,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也明显的降低。反而医源性传播、性传播以及肠道外的传播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据WHO报告,约有32%的患者是由于不安全注射引起的。

3.3加强高风险人群的防控措施 具有多个性伴侣、诊断为一种性传播疾病者、同性恋者、与乙肝感染者有过性接触者、吸毒者、与慢性乙肝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家庭人员、母亲为乙肝患者的婴儿、来自HBV高发流行地区的婴幼儿、卫生和公共安全工作者以及血液透析的患者都可称为高风险人群。要对上述人群重点加强防控措施,减少他们的感染率。可以提倡安全性行为(比如使用安全套);劝吸毒人员戒毒或不要共用药物及针头、注射器等;家庭中有慢性乙肝患者、卫生保健及公共安全工作人员要及时接种疫苗;怀孕的妇女要常规检查HBSAg,HBSAg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要及时接种HBIG和乙肝疫苗;加强职业防护和自我保护措施,防止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戴上手套后再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分泌物,防止医源性传播的发生。

3.4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管理 对于餐饮、美容等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定期检查身体,杜绝肝功能异常的人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减少乙肝传播。

3.5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应大力做好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乙肝防治知识效率,动员全社会成员参加到乙肝的防治工作中,宣传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减少乙肝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群仙.乙型肝炎的预防[J].中国卫生产业,2012,8(a):145.

[2]冷会勇,徐玉萍,李连赞.加强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国民健康水平[J].医学综述,2007,13(8):592-594.

[3]许林,周亚东,许益云.浅谈乙肝的预防与控制问题[J].健康之路,2014,13(8):197-198.

[4]王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科学治疗与预防[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26(1):96-99.

论文作者:贾瑞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1

标签:;  ;  ;  ;  ;  ;  ;  ;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贾瑞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