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挑战: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与基本行为假设_经济学论文

冲突与挑战:对策论与经济学基本行为假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论论文,假定论文,经济学论文,冲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经济学研究是以基本行为假定作为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不同的行为观点会导致经济学理论分析和结论的重大差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虽然人类行为确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而人们期望能有一个统一的行为假设作为公认的理论分析起点,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经济学是一门面对现实的人文科学,现实性和人为性是这门学科最突出的两个特征。不同环境下(文化传统、国家制度、发展阶段等)和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们是很难从同一个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人的行为。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经济学中的基本行为假设,用对策论的思想方法重新审视经济行为假设,试图为我国的经济学建设寻求新的理论支点。

二、对策论基本思想方法与经济理论研究

自冯·诺伊曼和莫根斯坦合著的《对策论与经济行为》(1944)问世以来,最初的时候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可能明确地预见到对策论将会对经济学乃至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何样的影响,更不会想象到在半个世纪内酝酿的一场经济学变革。直到1994年,诺贝尔奖荣归三位对策论专家,人们才犹如大梦初醒一般,重新估量对策论的真正价值。近几年来专门研究对策论、运用对策论思想和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的文章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而且增速极快,大有锐不可当之势。缘何对策论会有如此大的神效,这与对策论中的行为假定和独特的行为过程分析方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而,就对策论对传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行为假设的修正,甚至可以说是变革,很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

(一)对策论要素简述

建立和运用对策论模型分析经济问题,必须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考虑。

1.局中人。局中人是对策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其主要含义是指具有明确的自身利益的行为主体,具备自主选择的权力和能力,或者说是聪明而理智的决策者(Friedman,1990)(我们认为,这些与传统的具有理性行为的经济人假设有本质区别,本文后面将展开论述)。如:个体消费者,厂商,金融家,各类经济组织,政府和国家等自然人和法人。

2.策略与策略集。策略的一般意义是指局中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一利益(此处的利益具有更广泛的含义)目标所可能采取的一套完整的行动方案,策略集就是由所有的这些可行方案组成的集合。如厂商在市场营销中想要采用的各种行销方案即为策略,所有的可行营销方案组成该厂商的策略集;政府可将能够作为决策依据的政策建议和方案看作策略,所有这些政策建议和方案构成了政府的策略集。

3.信息结构、对策环境和利益标准。①信息结构主要是指信息来源及其在局中人之间的分布状况,如:对称与非对称,完全与不完全信息等。②对策环境所指的是局中人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主要考虑能够对局中人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外部条件(总称)。③利益标准是衡量和区别局中人行为、建立对策论模型的基本条件,比如需要考虑一定数额的金钱是否能够给每一局中人都带来同样的利益。

4.对策规则、得失与支付函数。

①在研究对策问题时,参与者(局中人)对策的先后行动顺序和对策方式,实施某种策略后所对应的收益或损失等问题的总称叫做对策规则,这就好比是体育竞赛中的裁判规则。②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利益增加,所以,利益应该是经济对策论研究的焦点和核心。对策论在研究局中人的利益得失和调整时,把实施某一策略后所对应的局中人的得失称为支付,再把某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的所有策略(在其他局中人也选定策略的条件下)与其得到的支付对应联系起来,构成了该局中人的支付函数。

(二)对策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从对策论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可以看出,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行为选择的科学,那么,对策论是最能代表经济学特色的分支学科。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如何生产和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包括如何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二是如何分配和享用这些财富。对策论研究的核心就是分配社会财富——均衡实现状况下的利益调整结果,由此可见,对策论的全部研究内容可以说是围绕着对策均衡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对策均衡是以纳什创立的均衡概念(Nash,1951)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概念体系,包括子对策完美均衡、颤抖的手均衡、序列均衡和贝叶斯均衡等一系列概念,这些都是对纳什概念的精化。对策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要探讨局中人可能有的各种行为特征,在什么样的信息条件下、对策规则下,采用何种策略(是一种行为选择)能够达到哪一种均衡以及在此均衡情况下每一局中人的利益得失,各类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三)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缺陷

在对策论之前的经济理论研究,几乎都接受了理性经济人或类似的行为假定,寄希望基于此能建立一座“完美”的经济学大厦。历史的发展是无情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未能如愿地实现对理性人的预期目标。特别是面对现代经济,基于传统行为假设的经济学理论频频显露窘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根本缺陷。①回避竞争实质。未能直接地面对和回答竞争均衡下可支配收入是如何形成的,而是采用预先定义可支配收入的方式绕过竞争过程的实际可支配收入;②在竞争条件下,如何解释和避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不一致的情况,现代科学理论和社会发展实践更多地证明了这种不一致的存在;③人的能力是如何通过行为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过程来提高和表现的,限定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冲击与变革

本文中所用的传统经济学概念是指建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学理论,利益最大化是对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的最高概括,最能代表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其最典型的表述方式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然而,这种行为假定是片面的,至少说也是不完善的。值得庆幸的是,现代对策论为我们重新认识人类基本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良好的契机。因为所有的经济学都是以一定的行为假定为基本出发点,几乎都或明或暗地以承认个人利益最大化为逻辑分析起点,现代对策论很自然地也要来寻找自己的行为理论支点(von Neumannand Morgenstern,1944)。不同的基本假定必然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王国成,1995),如:为什么有些国家会出现资源稀缺状况下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在我国则常常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与供给短缺并存;又为什么在我国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短期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等令人生厌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屡禁不绝。在不同的微观行为假设下,对宏观经济现象就会有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宏观政策建议(王国成和黄韬, 1995)。所以,用对策论的观点和思想方法重新审视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假设,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

虽然对策论的奠基者并未明确地预感到他们所创立的这门学科将会同传统经济学发生冲突,甚至要震撼整个经济学大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这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新的理论揭示是必然的,或早或晚总是要昭然于世的。下面我们就来着重地用现代对策论的观点分析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定。

(一)统一性

用对策论的观点将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类行为主体,无论是消费者、生产者还是其他独立的利益主体,都用局中人来统一处理。这就巧妙地避免了在建模分析时由于对主体所作的单一经济职能假定(要么是消费者,要么是生产者)、双重职能假定(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等不同的分析起点(杨小凯,1993)造成的歧义和麻烦,各类局中人所扮演的不同经济角色可在他们各自的策略集中反映出来。这种平等或统一局中人假定是根本观点上发生的变化,引起了对许多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较大的区别和不同。例如,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价格形成过程中,传统经济学假定每一消费者都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而对策论把所有的消费者都看作是局中人,具有自主的价格策略选择权;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也是讨价还价中的双方局中人关系,为达成劳动雇佣协议进行博奕;管理者和管理对象,激励者和激励对象等都被同样地看作是局中人等等。对策论把经济活动的各类参与者统一视为局中人的观点和方法,给经济学分析构造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不仅仅是为了技术处理上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论和世界观方面发生的根本变化。

(二)竞争行为和双重行为模型

1.竞争行为研究。传统经济学声称是专门研究市场竞争的经济学,然而正是在这一关键问题上传统经济学却绕道而行,避开了这一实质性内容。从下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其中的道理就象主妇买菜一样简单明了:如果每个主妇都能称心如意地买到所需要的菜,即使是爱生事的女人也不会同人发生争执;只有当大家都想买肉而又不可能都买到肉时才会埋下竞争隐患。于是可用对策论的观点对个体行为模型(1)作如模型(2)的修正。其中不仅与个人行为有关,还要受到其他竞争者的策略选择和变化的影响。借助于对策论的方法能够对处于“竞争黑洞”的竞争过程给予更深刻的揭示和更细致的描述。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虽然传统经济学貌似研究竞争,但它所描绘的竞争只不过是一个儿童手中的积木世界,所有的积木块是他的收入约束,这一儿童所感兴趣的只是如何在已有的积木块约束下搭起漂亮的“大厦”,而并未真正参与到多个儿童都想得到巧克力而又不能每个人都能如愿地得到的抢夺战之中。

另外,对策论还明确地统一了行为概念。对策论中的行为就是策略的选择,在考虑其对手也在选择策略的情况下所做的策略选择。无论是价格行为、生产行为、消费行为,还是管理决策行为等,都是要在相应的可行方案集中作出选择。对策论认识到的行为过程和目标的关系是,人们并非都是主动地、不受他人干扰地去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在理性比较假定(行为主体不会采用被占优的策略)基础上,局中人都或多或少地、被迫地根据对手的策略变化作出“最佳”反应。局中人及其行为等概念的统一性,为经济学分析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得经济学向至善至美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2.双重行为模型。人是群体动物,人与生存环境和社会无时无刻不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在经济活动中,每个人同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不同性质的两个方面的联系,通过两根纽带连通。一方面是要通过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创造和获得财富。这一根纽带将人与自然界连通;另一方面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人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获取财富的能力。这另一条纽带就是将人同社会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连通的纽带。正是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者明确地提出人具有两重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中所说的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具有双重性更确切的含义是指人类在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尽可能多地获取物质财富,努力实现效用最大化;与此同时的另一方面,人们也在不断地提高交换能力,实现着一个学习过程,而这个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们的内部(或主观)世界。传统经济学的模型(1)只是用了一根纽带,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这一个方面,只假定在个人收入预算约束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切断了另一根纽带,忽视了另一方面。故而我们称模型(1)为单纯行为模型。以对策论思想为基础, 我们发展提出了如下的行为模型:

其中,E(,d)为环境参数,R表示反应函数,隐含着局中人的能力。我们称此模型为双重行为模型。因为它不仅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同时也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由于一旦考虑到人的决策与其他人的决策相互影响时,这与不受外界干扰的决策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孤立的个体决策与对策论的策略选择这两类决策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对模型(3)所作的进一步说明是,Y(,i)—Y(,i)(e)能为人的社会行为和学习过程、精神需要、改善环境和能力的提高提供经济基础。至此,通过上述的对比分析,可以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把经济学比作理论大厦,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传统经济学充其量只是一座半边楼。

双重行为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是要以有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能力(主观的和客观的)为前提条件,即效用最大化建之于能支撑起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基础之上。双重行为的基本含义是,人们不仅追求效用最大化,而且同时也在努力提高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能力。即强调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个人收益在短期内(一次经济活动中)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通过精神、学习,使能力提高,求得较长时间内的(包含若干次经济活动)效用最大化。现实生活中两个方面并非始终一致。只要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人不是万能的但其能力是可以逐步提高的,双重行为假设就总是合理的。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允许作一些特殊处理,当社会制度变迁缓慢,生产力相对先进时,双重行为中的后一方面可以忽略。传统经济学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这也就是传统经济学能在某些国家盛行的根本原因。

可用来支持双重行为模型的另一个论点是双重目标论:物质和精神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暂时的物质不满足(未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可以通过精神途径转变为能力的提高,以便在下一轮竞争中增强自己的讨价还价优势,使物质方面得以补偿,甚至还会更加充裕。几个阶段累计的物质享受会达到一个较优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同某一部分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观念有关,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若要用一个更一般的形式,更加明确地表示上述观点,可假设基本行为如下:

在相对发达的国家里,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分析经济问题是舍弃学习过程,不至于产生太大影响;若在欠发达国家,不加思索套用同样的单纯行为模型和方法,拉大了欲望与能力的差距,使得欲望增加与能力增加相比,前者高一个数量级,这就加剧了物质财富的短缺,势必导致产生诸如:短期行为、信息扭曲、需求过度膨胀和创新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不幸证实了这一点,其理论根源在于基本行为假定的偏离。

或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对策论的奠基者未能象本文中那样挑明对策论与传统经济行为假设之间如此尖锐的冲突?也许社会历史的局限性是能对此作出较好解释的理由。在对策论的发展历史中,并未有与传统行为假定明火执杖、言辞激烈的理论辩争场面,却悄然地在经济学领域进行着一场深层次的变革。然而,冲突的明朗化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早早晚晚的事。本文仅对此作了些初步探讨。

四、挑战与启迪

对策论的创立和发展,行为模型的改变和拓广,是向传统经济学发起了一场挑战,将会导引经济理论的重大变革。本节简要探讨这场变革对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启迪和对我国改革实践的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对我国经济理论建设的作用

1.明晰产权的新思路。一段时期内,以分散化为主导思想的产权改革观点在经济理论界被炒得沸沸扬扬,似乎中国的产权改革道路非此莫选。在特定条件下,这种理论思潮确也声势浩大。然而,用对策论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经济机制的效率取决于主体行为特点、策略选择和协调均衡结果,并非直接与产权的分散化程度成正比。由此引申一步,产权改革必须在认清社会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之后,才能为产权改革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即找到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什么样的产权制度。不幸的是,用这种观点和方法研究产权改革问题的理论文章几乎是空白。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可来看一下所谓“搭便车”问题。行为与制度的对应研究,就好象搭便车的人与车的运行规则和效率的关系那样,搭便车也是一种理性选择,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只要人是理性的,且存在着外部效应,搭便车就不可避免。大家都来搭便车,这也是一种纳什均衡,只是此时,车就不开了,车的运行效率及搭车人所得到的效用均为零。车行的速度快慢,方向的正偏,效率的高低与搭便车的人数成反比。没有合理的行为假定的经济理论,就象没有根基的大楼是不稳固的,基础不牢固的理论研究无疑会最终走入死胡同,理论大厦不可能按设计方案建成。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2.建立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结成了种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经济交往中尤其是如此,反复地、交错地经贸往来,使得委托—代理这种经济关系频频出现。用对策论研究委托—代理关系,能够使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合理。两类局中人(委托方和代理方)既有各自不同的利益,但又有共同的利益目标,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尽量保证委托—代理系统的整体最优。这种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能给我国现阶段建立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二)完善规范市场规则

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交易所能达到的竞争均衡决不会过分地偏爱在个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建立起的市场均衡,只有用真正理性——在为自己选择策略的同时考虑到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描绘出的市场画面才更加符合实际。所以,市场规则应围绕和按照这样的原则建立,才是真正地按市场规律办事,能够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健康作用。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根本不可能置社会经济环境于不顾,把一切他人的利益抛到脑后。如买主在同卖主砍价时,实际上也考虑了卖主决不会平白无故地不赚或少赚而将利益让给自己。若按对策均衡原则建立市场规则,就能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利益冲突,保证公平交易,良化市场运行机制。

(三)方法论的革新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行为的科学。然而,在不同的行为假设基础上,如何研究选择,从什么角度研究选择,成了区别不同学派、不同分支学科的重要标准。就我们的看法而言,双重行为模型的提出,能使对策论研究经济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开拓更为广阔的视野。这也将引起研究方法的一系列变化。对策论的最基本方法是在局中人的策略空间上建立反应函数(行为研究基本工具)。传统经济学侧重研究竞争结果,重点分析当某一要素偏离均衡状况下市场机制如何调节?而对策论强调通过研究对策中的策略选择行为过程,更进一步地研究市场运行机制和相应地所能够实现的结果。如果没有对偏离均衡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不知道偏离过程是如何形成的,是很难把握和有效利用市场规律。实际上,对策过程和局中人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反应函数表现出来的,能否达到均衡,实现何种均衡是和反应函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密切相关。从注重行为结果的分析转变到重点研究竞争行为过程的反应函数这一过程选择分析法(如果策略与支付函数严格对应,结果研究也就自然包含在过程研究之中),不能不说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大飞跃,思想方法和认识工具的进步与提高。特别是单纯行为模型与双重行为模型的区别,绝不只是数学表示形式上的差异,而是有着质的变化(因为我国的经济理论分析文章中,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单纯行为假设。这决不是一个想当然的问题)。所以说对策论的出现能为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创造和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时机。另外,从现代对策论在经济学中的迅速普及应用的程度来看,已有一种使对策论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用对策论重构经济学理论大厦(Kreps,1990)的发展趋势。由此不难预见,经济学界迎来的21世纪将成为对策论的世纪。以对策论为基本工具分析解决经济问题,有望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标签:;  ;  ;  ;  ;  ;  ;  ;  ;  ;  ;  ;  ;  

冲突与挑战: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与基本行为假设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