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为民志怀爱民情千名吉林籍学子“返家乡”兼任民政助理协理员实践活动追踪论文

立为民志怀爱民情千名吉林籍学子“返家乡”兼任民政助理协理员实践活动追踪论文

编者按:吉林籍在校大学生兼任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和社区民政协理员实践活动,是由吉林省民政厅、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协办,与高等院校推动政学合作、校地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做好吉林省民生兜底保障和基层社会建设增添力量,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人民、回报家乡提供舞台,使其在亲身参与基层民政工作中培养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情感,增强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立为民志 怀爱民情 千名吉林籍学子“返家乡”兼任民政助理协理员实践活动追踪

杨明龙

“以前总想着‘仗剑走天涯’,到了社区才发现,为人民服务才是实打实的真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社区的每一个居民服务,就是报效祖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人,能为自己的家乡,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光荣!” 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大三学生邱文涵自豪地说,他曾在长春市绿园区林园社区做民政协理员的工作。

斯各格兰德的作品传达得更多的是感受而非智识。作为艺术家,她依赖赋予作品强烈的感情,找到作品影响力与好莱坞电影操纵情感的手段之间的相似性。对于所谓的“高级艺术”,她并不感兴趣。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某个灵机一刹,她意识到“艺术创作的想法并非获得成功的好方法……相反,我认为自己是在制作我的亲友们都能看懂的东西。”这种直接的表现手法成为她数十年艺术生涯的标志性特征。

与邱文涵一样,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1000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吉林籍在校大学生参与了“返家乡”兼任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和社区民政协理员实践活动。走出象牙塔的这群年轻人,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身体力行为居民服务,逐渐对“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人应当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这正是吉林省民政厅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共同发起此次实践活动的初衷和目的。从高校课堂走进街巷和社区,特别是走进困难群众家中,真切实意地感知民政工作、了解社情民意,这些青年学子在服务家乡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才干,确立了志向,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收获了难得的实践经验。

“粮改饲”工作的重点是支持以全株玉米为主兼顾其它优质饲草种植,鼓励流转土地企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种粮大户,从事青贮饲料专业种植。政府引导、技术指导服务种植单位。针对我市多年来推广苜蓿种植不成功的情况,我市积极引导串叶松香草、构树等牧草品种实验性种植、青贮、饲喂争取找到适合保定市种植的牧草品种予以推广。今年多种牧草种植、青贮、饲喂在我市取得了实质性成功。

走进街巷和居民家中,实地感知爱民情怀

大学生们积极配合实习单位全身心投身工作,将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此,吉林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副处长袁金洪说:“大学生有知识、有能力、有激情,选派他们到民政工作一线实践,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作力量不足的压力,又把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基层民政工作中去,给基层民政工作注入了更多活力,基层需要他们。”

来自吉林化工学院的丁爱铭认为,在长春市德昌社区做民政协理员这段日子虽然忙碌,但却令他感到格外充实。联系工作人员帮居民通下水,尝试着调解居民纠纷,为居民办理登记,清理“野广告”,协助完成残疾人安全手册,走访商户下发安全生产宣传单,投放鼠盒鼠药……这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非常琐碎,但却让丁爱铭对基层服务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德昌社区的某条街道,住着一名患有精神残疾和喉癌的低保户,丁爱铭每天上下班能会经过那条街。因此,社区党委书记安排丁爱铭每天在来回社区的路上去看望这位低保户,以免其发生意外。“刚开始去的时候的确害怕,但去过几次之后,就把提着的心放下了。陪他聊天,喂他吃药,给他按摩……看到叔叔对我露出灿烂的笑容,我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丁爱铭非常感谢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走到低保户的身边。

走进长春市南关区民康街道五楼的民政科,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冯建强正在指导一名应征入伍的青年填写相关表格。冯建强在大学期间有过参军经历,兼任民政助理后,街道负责人便让他协助做好街道的征兵工作,对此他也信心满满:“真没想到我参军的经历,能在工作中很快就派上用场,我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做好。”柳河县河北社区早就想开通社区微信公众号,但由于人员和能力不足,一直没能着手。延边大学国际政治系学生冯潇霄在校期间对微信公众号的制作、排版、发布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到社区兼任民政协理员后,很快协助河北社区发布了第一篇公众号文章《关于工龄我们应该知道的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河北社区基本保持每周三到四篇的推送量,将社区服务信息、科普知识和健身指南发布给社区居民,该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节节攀升。吉林市昌邑区永强社区的居民大多以住房出租和经营餐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在16号楼的入口,小吃摊、超市、文具店众多,还有外来零散的摊贩散布在各个角落。尽管社区每天都派专人打扫、清理垃圾,可是摊位每天乱弃堆放的废弃物、纸屑仍旧不少。长春师范大学的王秋月同学兼任社区民政协理员后,工作之余,利用在校学习的社区调查和社会统计相关知识,制订了一份针对永强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内容的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社区居民、店铺和摊贩,最终形成一份可信度较高的实证报告,为永强社区解决社区卫生治理难题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吉林市天胜社区党委书记樊晨表示,社区实践经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社会真正接触的机会,培养青年学生的基层意识、爱民情怀,以及从小事做起的习惯,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社区工作,虽平凡,但不普通。需要投入热忱和耐心,更少不了遇事时的冷静与沉着。”虽然来到长春市富锦社区做民政协理员仅半月,但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的许多在实践中体验深刻,感悟颇丰。讲起与社区工作的故事,更是滔滔不绝。在没接触过社区基层工作之前,每逢暴雨天气,许多喜欢舒舒服服待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可现在不同了,一看到社区发出长春有强降雨的通知,许多就条件反应式地紧张起来,生怕社区发生什么意外。接连几天下大雨的时候,许多和其他同事加强了对社区的巡视工作,做好布防工作,确保辖区居民安全、社区不出现险情。巡视中,虽然打着雨伞,但许多和同事的衣服鞋子依旧湿透了。正准备关窗的王阿姨看到他们,急忙冲他们喊道:“这么大雨还出来巡视,快回去吧,衣服都湿了,别再感冒喽!”这句简单的关心不仅给许多带来了无限温暖,也为她不畏风雨、继续前行坚定了力量。“每位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人员,都让我肃然起敬,心中无比感激。原来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有很多在背后默默艰辛付出的人。”许多有感而发。

实践打开人生视野,为民服务成选择

“在与留守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我想到了儿时的自己;在走访低保家庭时,我看到了困难群众的疾苦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惠,这些都激励着我,毕业后要到基层去。”北华大学冯俊强以前完全不清楚社区究竟是什么概念,实际接触后才体会到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付出和辛劳。“在与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沟通能力欠缺,社会经验不足。社区工作真真正正在为老百姓做实事,而我能过够参与其中,在提升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满足感。”吉林体育学院学生齐悦看到长春市九圣祠社区各种社区智慧服务项目后大吃一惊,“真没想到现在社区服务设备这么先进,功能这么齐全完善!原来我只想考研,但不知道读什么专业,这次实践让我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我想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力量。”无独有偶,来自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李德鑫在经过这次基层实践的历练后,明白了民政工作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一项扎根于基层,直接服务人民的非常接地气的工作,对未来从事民政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民政工作者让我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谈,如若将来我有机会走上民政工作岗位,我会把这种榜样的力量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在吉林市天胜社区的实践工作中,郑云瀚同学完成了认知、能力和理想方面的三个转变。他认为社区工作既重要又讲究时效,虽繁琐但接地气,虽苦但乐在心中。告别校园的“温室”走上社会的“舞台”,每一件事都不能只是“高谈阔论”,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郑云瀚坚定地说:“未来,无论我在什么岗位,我都愿把我在学校所学一切奉献给人民,挥洒青春,回报家乡。”

(3)提升机升(降)至取任务1节点所在层,该层穿梭车执行第一个待取货物的出库任务,将其运送至提升机上。

“返家乡”实践活动为青年学生创造了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的难得机会,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优势、智力优势和敢想敢闯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长春市九圣祠社区党委书记赵月表示,这些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学生,他们的未来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走进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是给青年学生搭建了一个真正了解基层工作和社会的平台。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在基层实践中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标签:;  ;  ;  ;  ;  ;  ;  ;  

立为民志怀爱民情千名吉林籍学子“返家乡”兼任民政助理协理员实践活动追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