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铝的检测结果分析论文_余惊笋,黄逊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温州 330300)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342-01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物中的铝主要来源于含铝食品添加剂,铝作为膨松剂、稳定剂用于面包、油条、膨化食品、粉条、饼干等,铝的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有研究显示,铝可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铝亦可影响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和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铝还可通过与钙、磷的相互作用造成骨骼系统的损伤和变形,出现软骨病、骨质疏松等。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关系到人民的健康问题。为了了解食品中铝的使用情况,于2016年对本县食品中铝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监测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随机抽取平阳县各农贸市场和超市及学校周边食品,共计250件。

1.2 检测方法

按照GB/T5009.182-2003规定的方法对抽检样品进行了铝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1.3 评价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2014年5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公告,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2.结果

抽检样品中铝的合格率见下表。

 

3.讨论

膨化食品中,铝的合格率相对较低,合格率为22.0%;其次是油炸面制品36.0%、非油炸面制品50.0%。将表中5类食品的合格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豆类制品与焙烤食品、膨化食品与油炸面制品、油炸面制品与非油炸面制品之间P值均>0.01,说明无统计学意义;其它两两间P值均<0.01,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为了防止铝的危害建议少食含铝添加剂食品,尽量不用铝制品作炊具,不用铝盐作净水剂(如硫酸铝钾)。

【参考文献】

[1]GB/T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2]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论文作者:余惊笋,黄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食品中铝的检测结果分析论文_余惊笋,黄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