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附131例报告)论文_王配配

王配配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院 277100

【摘 要】目的 在肛肠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腰俞穴麻醉,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行肛肠手术治疗的262例患者作为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予以腰俞穴麻醉,乙组予以局部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甲组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肠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腰俞穴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关键词】肛肠手术;腰俞穴麻醉;局麻

在行肛肠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为达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的麻醉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该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多种,如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全麻以及腰俞穴麻醉等,其中,腰俞穴麻醉是一种中医穴位麻醉方法[1]。为了解腰俞穴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131例行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予以腰俞穴麻醉,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262例行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各131例。甲组男性67例,女性64例;年龄21~75岁,平均(42.3±5.7)岁;疾病类型:56例混合痔,22例内痔,18例外痔,10例肛肠脓肿,25例其他。乙组男性70例,女性61例;年龄23~72岁,平均(43.2±4.3)岁;疾病类型:60例混合痔,21例内痔,17例外痔,11例肛肠脓肿,22例其他。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性资料的对比方面,无明显地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对该组行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予以腰俞穴麻醉,即取左侧卧位,臀部放松,上曲双膝,以将腰骶部充分暴露出来。手术操作者用食指摸到患者的尾骨尖,拇指沿着尾骨的中线逐渐朝上触摸,找到骶管末端“V”型凹陷处,该处就是腰俞穴[2]。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准备20ml的1%利多卡因,选用20ml的注射器抽取,并配制5/2注射针头,针尖对着尾骨尖方向,斜刺,于腰俞穴所在位置朝前上方刺入皮下,轻轻推注1ml,以构成皮丘,之后朝深部刺透骶尾韧带,感觉有落空,进行抽吸没有发现回血,之后把药液慢慢推进穴位当中,一边注射一边回抽;推药期间,病患出现酸麻胀感,且朝肛门放射。若在进针时遇到阻碍,可在腰俞穴附近寻找裂隙,又或对进针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3]。完成操作之后,取坐位,进行十分钟的观察,若针刺肛周皮肤未出现疼痛感,那么就能够进行手术治疗。

乙组:对该组患者予以局麻,对局部予以15~20ml的1%利多卡因溶液,实施浸润麻醉,生效之后,即可进行手术治疗。

1.3判定标准[4]

以VRS(语言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判定,其中,患者手术治疗时未出现疼痛感,且肛门松弛,为满意;手术治疗期间感觉有轻微疼痛感,亦或是牵拉痛,并且肛门松弛度并不理想,为不满意;手术治疗期间存在极为明显的疼痛感,必须通过更换其他麻醉方式方可正常开展手术,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中有110例满意,其满意度为84.0%,乙组中有87例满意,其满意度为66.4%,组间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腰俞穴是一种使用较多的穴位,且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在肛肠科手术中,临床医生往往将该穴位作为手术麻醉首选穴位。该穴位隶属督脉经穴,处于骶裂孔内,尾骨神经分支处于该位置,因而,在腰俞穴处注射麻醉药物,经由经络,可对肛门周围神经的传导起到阻碍作用,致使局部失去感觉,且括约肌松弛,最终达到麻醉的效果。该种麻醉方式又叫做简易骶管麻醉[5]。与局麻相比,腰俞穴麻醉有极为明显的优越性,第一,腰俞穴麻醉在注射过程中,仅需选择一点,但是局麻需选择多个点进行注射,所以,相对而言腰俞穴麻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感较小。第二,该麻醉方式的进针点位于骶部,这一部位的敏感度不及会阴部,所以痛觉比较迟钝。第三,腰俞穴麻醉的深度较深,且范围广,不但能够用于后阴手术的治疗,同时在前阴区手术治疗同样可以采取该麻醉方式。第四,该麻醉就好比是中医中的针灸治疗,在手术之前不需要提前做准备,在患者躺下之后就能开始麻醉,起身就能行走,所以有较高的安全性。

然后在进行腰俞穴麻醉时,为了确保麻醉的效果,可注意几点事项,其一:在针刺入骶管腔之后,应予以回抽处理,这主要是由于骶管腔内有许多静脉丛,若药物进入其中,极易发生中毒。其二,可将一定量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注入麻醉药物中,以此达到防止麻醉药物进入静脉丛,且收缩血管,减缓药物的吸收速度。其三,由于该麻醉方式是在骶管裂孔内注入麻醉药物,所以极有可能发生药物进入蛛网膜下腔,为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麻醉者需严格控制穿刺的深度、方向等,且处理好回抽,在未发现脑脊液与血液的情况下,方可推注麻醉药。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腰俞穴麻醉的甲组患者其效果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对肛肠手术实施腰俞穴麻醉,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庆丰,崔浩杰,边小松等.肛肠手术行腰俞穴麻醉690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2,34(2):249-250.

[2]李俊岩.肛肠手术行腰俞穴麻醉66例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2):46-46.

[3]高清丽.肛肠手术中西医麻醉的比较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7):1087-1088.

[4]李廷江,孙文孔.围手术期超前平衡镇痛用于肛肠手术止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2):217-219.

[5]霍兰,宋曦,罗亮等.腰俞穴麻醉复合针刺麻醉对微创肛肠手术临床并发症的影响[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37(5):522-525.

论文作者:王配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附131例报告)论文_王配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