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分析冠心病合并心绞痛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宫照敏1,张海瑞2

(1吉林省长春市前卫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2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目的:探析采取中医辨证手段对合并心绞痛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病情控制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取于2015年—2017年期间在本院确诊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从中选取1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编序后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0,治疗方式对应为常规西药治疗、中医辨证手段治疗。疗程后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临床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根据患者病情为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疗效依据,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5例、13例,组间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有意义;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进行记录,在上述各项数据对比提示观察组更具优越性,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有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制定治疗手段时,可根据中医辨证理论指导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病情和相关临床症状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353-01

引言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指人体自身脂质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血管内壁附着较多的脂质并发生病理变化,导致出现以管腔明显狭窄为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长的临床实践经验,且结合近代医学理论后辩证治疗更具针对性,现对本院近年收治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归纳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确诊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从中选取10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对应为54例、46例;年龄最小为54岁,最大为71岁,平均年龄为(57.3±2.6)岁;病程时间最短1年,最长6年,平均病程为(4.1±1.1)年。患者心绞痛程度分别为轻度心绞痛、中度心绞痛和重度心绞痛,例数对应为51例、43例、6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表现症状结合后确诊冠心病心绞痛,所有患者确认重要脏器功能无异常,本文研究前3个月无出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编序后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0,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提示此次研究对象组别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具体情况等差异并不明显,具备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确诊病情后立即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症西医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进行干预,药方组成如下:川芎、红花各10g,15g白术,30g黄芪、3g三七和20g单身。辨证施治:心血瘀阻证,此类患者表现为胸阳闭塞,心脉不畅,治疗原则为止痛通脉、活血化瘀,加入红花、郁金、赤芍、当归、生地、郁金和柴胡;痰浊闭阻证,此类患者表现为脉络阻滞,气机痹阻,治疗原则为通阳泄浊,加入半夏、瓜蒌、胆南星、竹茹、陈皮和石菖蒲;寒凝血脉征,主要表现为阴寒凝滞,阳虚体质,治疗原则为宣通心阳,辛温散寒,加入细辛、当归、桂枝、甘草和芍药;心肾阴虚证,此类患者表现有血脉不畅,心失所养,治疗原则为养心和络,滋阴清火,加入灸甘草、人参、天冬、麦冬、生地、五味子、远志、丹参、当归以及阿胶。所有药方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水煎煮。1个疗程需1个月。

1.3 疗效标准

相同劳累程度为前提,经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显著改善或者发作频率下降>80%,硝酸甘油使用剂量下降>80%,显效;疗程后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发作频率以及硝酸甘油应用量降低范围在50~80%间,有效;疗程后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硝酸甘油用量下降<50%,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基线资料的计数、计量等资料经统计学软件(SPSS 20.0版本)处理,组间检验由χ2和t执行,最终所得结果由均数±标准差与率(%)的形式表示,若提示(P<0.05),则判定差异显著,统计学之间有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对比

详情请见表1。

2.2 症状指标对比

详情请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患者有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肌缺血造成的心绞痛发病概率相对较高,患者频繁出现前胸阵发疼痛,疼痛感来自胸骨后,并呈现放射变化,范围覆盖心前区、左上肢,在剧烈活动或者劳动后出现,时间一般为几分钟,通过硝酸甘油可控制病情[1]。

本文以对照研究方式了解中医辨证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应用价值,从结果所得数据可知中医辨证治疗下患者病情缓解以及相关指标改善均有显著优越性。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归入“胸痹”范畴内,认为引发因素有多种,常见寒邪内侵、饮食不调、情志失调、劳倦内伤[2],对此类患者治疗需根据引发因素采取对应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笔者对患者治疗后有如下体会:治疗原则主要为通,而补为辅助手段;合理应用活血化瘀治疗方法;注意对益气化痰治疗措施的应用。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制定治疗手段时,可根据中医辨证理论指导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病情和相关临床症状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清波.冠心病合并心绞痛采用中医辨证方案治疗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5(9):41-42.

[2]康燕.中医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263-264.

论文作者:宫照敏1,张海瑞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研究和分析冠心病合并心绞痛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宫照敏1,张海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