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论文_张秋娣

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论文_张秋娣

身份证号码:34122319881029xxxx 安徽亳州 2336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飞速提升,城市范围慢慢扩增,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所占据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规划管理是确保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的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管理思路;管理策略

1 城市设计精细化管理理念解读

1.1 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建设领域内,精细化管理理念体现为运用市场、政策、法律、公共自治等手段,通过量化城市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准则、明确职能分工等方法,实现深入、精致的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建设管理,具体表现为:政策、法律规章的编制逐步完善,全过程的信息反馈与监督,技术体系层级化、对接部门分类化、信息查询公开化、评估量裁专业化、政府社会企业参与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管理理念,它逐渐被应用于政府、房地产等行业,并在建筑、农业、民航、运输、医疗、通讯等行业中有了适应性的应用与实践。

1.2 城市设计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联系

马歇尔指出,城市空间中公共利益的驱动决定了国家干预城市设计的必要性,即城市设计管理的必要性。城市设计管理贯穿于城市设计运作全流程,同时对实施提供反馈信息,是城市设计体系中的必要一环。城市设计体系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三个方面的对接关系。首先,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城市设计目标提供实施途径,城市设计面临着法定途径不明的困境,而控规“重指标、轻空间”的特性使城市设计的编制与实施存在断裂,精细化的管理控制手段让城市设计落地更具实效。其次,城市设计是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城市设计技术创新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发展提供平台。最后,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设计目标一致、过程动态、对象相互关联。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设计对接过程中,要注意对接思路与对接工作方法论,要素易于管控、量化手段科学与程序具有可实施性等都是实现城市设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基础。

2 当前城市设计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设计控制要素的缺失

目前,城市规划的编制往往把重点放在平面功能的用地布局和结构上,缺少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致使公共空间精细化研究不足,很多精细化要素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规划管理过程中,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要素相对简单,只是体现在建筑风格和色彩方面,内容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无法对城市建设进行有效而全面的指导。

2.2 规划编制缺乏针对城市形态的量化控制,城市形态难以控制

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城市规划实践以增量规划为主,二维的管理维度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上一时期的城市发展需要,但面临城市空间形态失控、城市天际线失控等情况。虽然近几年大力提倡以城市空间形态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设计,但现行的、普遍的编制内容却多以定性控制为主,缺少定量控制,出现了城市设计管控操作性不强的困局。

2.3管理要素与多元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现行的城市规划技术管理的体系构成,是以技术规定为主,配套面积计算、日照计算的规定,以及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普适性约定。普适性约定的方式在管控中使用较为普遍,其具有编制周期短、可在短期内使用的特点,但长期使用却有一定的隐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部分城市的城市设计要素里面基本上都包含了贴线率等指标,但如果要将城市设计的这些指标作为强制指标去执行,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实际建设中操作性并不强。郝辰杰认为,由于对要素重要程度判断的不明确,导致了要素在实际建设时难以落实。

3提升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3.1 构建多层次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空间控制要素体系

城市设计主要分为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及专项城市设计。参考国内外城市设计内容,笔者认为总体城市设计主要管控要点应包括城市风貌特点、城市空间景观与城市开敞空间等内容,相应可细化为 18 个空间管控要素。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主要管控要点包括城市空间形态、街道与公共空间、建筑控制要点、夜景与公共环境艺术等内容,可细化为 21 个空间管控要素。空间管控要素需要在城市设计文本及导则中加以落实。采取多层次控制要素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在考虑整体空间形态各要素的基础上划分不同阶段聚焦的要素,让政府发挥引导与控制的作用。各要素之间互补增援,突出关键的设计内容,管控城市形态的发展。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还会依据当地具体特征对以上内容进行研究设计及落实。

3.2 明确系统化的城市设计管理

城市规划精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系统化的管理机制。现阶段,我国和城市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城市设计并不能依法进行。想要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必须理顺城市设计的管控机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上,应该明确不同公共空间的确定的边界,在土地出让条件中应该吸收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点,要确保城市设计按照法律进行实施。系统化的管控方式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生成的有效途径,可以在确保空间形态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连续性,这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系统化可以使得城市规划按照相对理性的方式进行展开,而且也在其中融入了不同方面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权衡利益的标准。对于一些经济相对来说发展缓慢的城市,可以采用城市设计小组审查制度的方式。

3.3 树立“量化标准、刚弹结合”的城市设计管控思路

城市设计成果内容庞杂繁琐,长期的实践表明,如果刚性不足,城市设计仅仅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概要的、描述性的说明,主观性较大,并不利于城市设计的有效管控;但刚性过强则不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项目建设。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控制要素的刚性及弹性控制内容进行适当把握。刚性控制要素主要为核心要素或可度量要素,弹性控制要素为提升型要素或不可度量要素。政府层面将可量化的重点集中在刚性要素上,将可提升的弹性要素交给市场,在规划管理中相应地为市场角色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弹性,激励开发商主动优化地块内公共空间的建设,在城市空间景观层面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3.4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城市规划与信息化的关系更加密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也必然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城市规划中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应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加强城市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为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其次,建设信息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数据联动与资源共享,有助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最后,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功能,如基本的数据统计、分析、比对等功能,如针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管理功能,如针对城市管理要素的智能管控、监控功能,如为民服务热线管理整合功能等。

4结语

城市规划的精细化管控与城市设计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一个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未来的城市设计将在探索全过程引导管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公众参与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进一步发展完善,引导城市规划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建非.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城市设计和附加图则组织编制的工作方法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2013(3):91~96.

论文作者:张秋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论文_张秋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