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新丽,唐骏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华医院麻醉科 新疆伊犁哈萨克 835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到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起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无痛胃镜患者中选取6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异丙酚的用量、追加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从麻醉效果上来看,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异丙酚的用量和追加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无痛胃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154-01

为了探究更有效的麻醉方式,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的观察和分析[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起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无痛胃镜患者中选取6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这65例患者中排除了对麻醉药物过敏患者、排除有显著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除上呼吸道感染和明显发热、咳嗽患者。这65例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65例患者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为24~71岁,平均年龄为(47.37±5.3)岁,体重为47~75kg,平均体重为(58.7±3.5)kg。将这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前的常规禁食水8h,然后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所有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让患者以4L/min的速率进行鼻导管吸氧[2]。其次,对照组的30例患者先提前5~10秒进行1ug/kg芬太尼的静脉注射,然后再注入1mg/kg的异丙酚,并根据患者所需的麻醉程度追加异丙酚的用量,直到患者入睡。观察组的35例患者将0.3ug/kg的瑞芬太尼和1mg/kg的异丙酚进行复合后静脉注入,与对照组一样,根据患者所需的麻醉程度追加异丙酚的用量,直至患者睡着。两组患者对皱眉和声觉反应迟钝、患者的意识消失、进入深睡状态,能够完全抑制咽喉反射后视为麻醉成功。

1.3 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的判定[3]: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无肢体活动和身体扭动判定为优;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有肢体活动但是不影响检查操作判定为良;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有肢体活动甚至深度不足对检查操作造成影响判定为差;麻醉总体效果=(优+良)/总例数×100%。记录患者在麻醉过程当中异丙酚的用量、异丙酚的追加量以及麻醉苏醒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苏醒后是否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首先,从麻醉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

其次,观察组异丙酚的用量和追加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追加量和苏醒时间对比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n(%)

3.结论

在消化系统的检查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就是胃镜检查,胃镜检查以其简单、便捷、快速等优点在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据悉,对于胃镜检查,通常采用的麻醉方法是局部麻醉或者单用异丙酚进行麻醉。

从上述观察分析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更好,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苏醒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够显著减少异丙酚的用量,缩短患者苏醒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悦,杭燕南.小儿瑞芬太尼药动学及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5,26(2):114-117.

[2]张析哲,孙义,宋健楠,周琪,马淑敏.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75-76.

[3]舒爱华,占乐云,刘继红,吕恩,张明瑜.雷米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2):132-134.

论文作者:李新丽,唐骏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  ;  ;  ;  ;  ;  ;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新丽,唐骏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