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论文_黄锦求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论文_黄锦求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江门市 江海区 529000)

摘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接受了多年教育的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关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乎民族的希望。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越趋严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应该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师德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更好地担负起家庭、国家、民族赋予的重任。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社会责任感,是指存在于社会的个体对于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对应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能够履行相应的行为要求,承担应尽的责任,正确处理自身与集体、社会和他人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加上教育资源的匮乏、市场经济不良风气的入侵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倾向明显,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总体来说,大学生愿意尊重和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入侵,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优先考虑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譬如举办个人竞赛类的学生活动,学生往往会很活跃;但是对于集体性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2、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担当。这部分大学生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他们往往只有自己的小梦想,而缺乏共同建设中国梦的宏大理想。在当前就业环境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以“工资高、福利好、离家近”为择业标准,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每年申请三下乡志愿服务的优秀大学生并不多,导致我国部分贫困地区严重缺乏优秀的师资,贫困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教育强国之路艰难重重。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因,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不高。大学生往往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片面化,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能全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黑暗与光明等关系。他们往往认为上大学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为社会服务,责任意识薄弱。

2、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社会渐趋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也从传统的单一意识走向多元。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滋长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3、家庭、学校教育因素

由于生育政策的影响,当代90后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一直处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正是由于父母过分的“牺牲”精神,不惜牺牲一切时间、金钱、人脉关系等资源,导致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差,眼高手低,怕苦怕累,享乐思想严重,只知道父母、他人该为自己做什么,而极少考虑自己该为父母、他人做什么,缺乏感恩教育。

而在学校教育方面,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承受着升学压力,学校也以传统教育为主,对思想教育不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大学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大学的思政教育往往局限于理论教育,很少关心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忽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培养。

三、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学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主渠道的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能够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密切结合起来,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1)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第一,完善校园制度建设,可以将责任意识载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二,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的传播性,例如广播台、宣传栏等。第三,大力发展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团日活动、党建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大学生需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在社会活动中亲身感受责任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成功地承担责任后,会自然而然地萌生起一中自豪感、成就感,这些情感都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和巩固。

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协作的教育体系,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成效

(1)就家庭而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父母本身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做事,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2)学校要完善责任感教育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营造从学生管理到学生服务、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全方位的责任感教育氛围。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QQ群、微信群、电话联系、新生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

(3)中国的社会责任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部分公民的社会责任制度规范基本空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在教育和制度规范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应该由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统筹发展,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正是其能否成为接班人的关键因素之一。肩负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愿景,中国大学生一定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联,自觉树立社会责任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崔乃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5).

[2]唐亚阳.杨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6).

[3]徐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其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

[4]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5]吴康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D].重庆:西南大学,2016.

论文作者:黄锦求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论文_黄锦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