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与研究论文_杨威,何春来,李俊毅,宁微,李滕

杨威 何春来 李俊毅 宁微 李滕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和基础治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以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有效率为76.7%,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量均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改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心绞痛症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胸痹;心血瘀阻;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083-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冠心病心绞痛归属于祖国医学中“胸痹”、“心痛”的范畴[2]。胸痹是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居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所养致病,以发作性或持续性心胸闷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证类疾病。笔者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患者以胸部刺痛、绞痛为主症,痛处固定不移,痛引肩背或臂内侧,兼有胸闷,心悸不宁。唇舌紫暗,脉细涩。

1.2 病例纳入标准

经临床辨证、运动试验,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确诊。

1.3 病例排除标准

资料不全或不遵医嘱用药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对治疗所用药物敏感或有不良反应者。

1.4 基础治疗

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晚一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晚一次口服,根据血压、心率情况口服ACEI类及β阻滞剂。硝酸甘油片0.5mg,必要时舌下含服。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活血舒心膏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方:活血舒心膏方药组成,将上述药物研末,蜜调成糊状。用时将其捏成1元硬币大小,用医用胶布贴敷于心俞、膻中。每日1次,每次4小时。疗程:14天。排除标准:局部皮肤有感染和溃烂者,对药物成份过敏者。

合并用药:除硝酸甘油外,禁止服用长效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其他所有治疗心绞痛的西药及中药。

1.5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的改善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较少不足30%。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五个方面评价活血舒心膏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诸阳受气于胸中,心阳不振,复受寒邪,以致阴寒盛于心胸,阳气失展,寒凝心脉,营血运行失畅,发为本证。穴位贴敷疗法[4]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将中药材研成细末,用姜汁、蜂蜜、植物油等调成糊状或软膏,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直接贴敷穴位来治疗疾病的疗法。穴位选择、药物选择及制备、透皮剂使用、贴敷时间及频率这几个主要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该法的临床疗效[5]。心俞穴主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变;膻中穴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有募集心包经气血作用,主治胸闷、心痛、心悸。

活血舒心膏穴位贴敷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在经络腧穴刺激及药物吸收共同作用下达到行气活血止痛作用,可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而且无毒副作用[6]。通过本次临床观察,活血舒心膏进行穴位贴敷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总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说明活血舒心膏进行穴位贴敷疗效可靠。该项治疗方法适应人群广泛,应用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适合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师菡,王阶,李霁.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051-1055.

[2]王永炎,严世芸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27.

[3]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4]刘峻岭,罗明富,王友京.“心俞”—“厥阴俞”穴位贴敷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脂症疗效的观察[J].针刺研究,2004,6(2):111-118.

[5]佘世峰,许能贵.穴位贴敷临床研究方法探讨[J].新中医,2010,42(6):104-105.

[6]沈雪松,张慧,王建明.心痛贴穴位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30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15,29(3):270-271.

论文作者:杨威,何春来,李俊毅,宁微,李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与研究论文_杨威,何春来,李俊毅,宁微,李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