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

殷宝怡[1]2012年在《论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文中认为让-保尔·萨特是二十世纪法国思想文化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不仅在哲学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文艺理论领域也卓有建树。如果说他的文学作品体现的是他的哲学思想,那么,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作为灵活的思辨活动,与他的哲学思想联系的则更加紧密。《什么是文学?》最为充分和直接地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文学观思想。本文从这部着作入手,联系萨特具体的文学批评,阐释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的体系并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萨特不止一次的表述哲学与文学之间的渗透关系,他把哲学作为目标,把文学看作手段,可多数的时候都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比“目标”本身更加重要。“自由”和“介入”是萨特文论的两大核心观点。文学本身就是表达自由的一种方式,作者把自由诉诸于文字,作品因而有了一个模糊的导向性。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伴随着其独立的主观意识,对“自由”重新下了定义,同时,又给作品以第二次的生命。作品经过了作家创作、读者再创,将完整的自由展现出来,这才是萨特眼中“合格的文学”。萨特着名的“介入说”理论是本文讨论的又一重点。萨特认为文学作品不可单纯的“为艺术而艺术”,作家应通过写作揭示社会生活。萨特的“介入”说,实际上是他“行动”哲学在文学上的体现。此外,笔者对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提出了一些粗略见解。对于萨特文论,我们不应一味的赞同或摒弃,应汲取其中积极有益的因素,更好的指导文学实践。我国对萨特存在主义的研究从五六十年代的“洪水猛兽”,到八九十年代的前沿课题,走过了漫长而又坎坷的一段路程。今天,中国不仅有翻译萨特的强健力量,也产生了一支研究萨特的学术队伍。本文意在研究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理论的内涵,挖掘萨特文论的潜在价值,为当今萨特研究、萨特文论研究提供增补,希望能对具体的文学实践以一定启发。

吴格非[2]2003年在《萨特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存在”探询》文中研究指明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是西方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存在主义哲学理念和文学创作对我国新时期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萨特存在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经历了思想理论界(特别是外国文学界)的学人们以理论启蒙为目的的最初的译介、阐发,到作家们在创作实践中把它与中国当代社会情境相结合、并使之逐渐嬗变成为一种当代中国所能接受的新的文化精神这样一个过程,该过程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在萨特“人学”观的影响下,中国新时期文学开启了人的“存在”探询的新领域,深化了“人”的发现与重构。 本文着重探讨了六位当代作家的一些作品,阐述了萨特存在主义在其中发生影响和嬗变的轨迹。这六位作家是张辛欣、刘索拉、谌容、刘震云、张炜和潘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现代社会中的一幅幅人生图景:张辛欣的作品呈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主流政治文化分化瓦解和物质主义泛滥初始人的自我迷失与彷徨焦虑的状态;刘索拉表达了改革开放和文化多元时代青年大学生反叛经典和张扬个性的激进姿态;谌容从超越历史理性的高度致力于反抗传统意识和封建世俗观念对人格个性的压抑,提倡人的精神解放和主体意志的彰显;刘震云以近乎残忍的描写,揭露了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对人的精神上的奴役、蹂躏和扼杀以及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无奈、绝望和扭曲;张炜强调一种内在真情与良知的表达,认为唯一能够把个人的主观选择与对世界、对他人的道德责任联系起来的,就是人在心灵深处为自己和他人保存的那一份真情与良知;潘军从复归自我和维护个性尊严的角度,把人的爱欲和物欲升华为一种超越世俗伦理道德的纯个人化、精神化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上述作家的创作主题,无论是追寻自我、张扬个性、解放精神,还是鞭挞奴性、表达真情、召唤尊严,都是以新时期中国国民的个人主体意识的建构作为基石的,因此,他们的创作实践和努力,代表了新时期作家对建构国人现代主体意识的孜孜以求的追索和探询,标志着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创立。 从当代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萨特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接受和影响并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演进过程,新时期作家的文学实践活动以及中国现当代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也促进了萨特在中国的发现、理解、接受以及萨特人学思想的中国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和中国文学的关系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之中,这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李冀[3]2002年在《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文中认为让-保尔·萨特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化巨人,不仅在哲学界留下了国际性的深远影响,而且在文艺理论领域卓有建树。萨特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推导出的对文学的一系列发人深省的主张见解,形成他独特的存在主义文学理论,拓展了人们的文论视域。本文主要阐释了萨特就文学本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的社会功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的重要论述,考察了他以文学理论观照文学发展史所做的实践工作,探讨了他在文学理论上的深刻创见及不足之处。 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指出哲学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在萨特研究中不容忽视,哲学与文学的自觉沟通是萨特文学作品、文艺论着的重要特点。萨特哲学是其文学的思想支柱、核心内容,而其文学则形象化、具体化地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萨特从语言及与时代关系这两个角度分析对比二者说明它们具有的内在联系。文章认为萨特在哲学和文学方面同时达到的水准及两者间的高度契合非常罕见,其有机融合与时代特征及萨特哲学本身的的特质密切相关。 文章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文论观。《什么是文学》作为萨特文论的代表着作,较为集中地阐明了他的文学主张。文章着眼于这一论着,首先分析了萨特关于文学本质的观点。萨特把文学本质与人的自由相联,提出文学是表达自由的一种方式。文章认为萨特将文学置于与人的根本属性相提并论的高度,是从存在论和实践论出发对文学价值、意义、地位的一次极为有力的张扬和肯定。 接下来文章论述了萨特关于文学创作中自由问题的认识。萨特“我写故我在”这一命题赋予个体的生存以新层次上的独立性,把文学创作视为纯粹生命的自由决断形式之一。从文学创作的动机、创作的具体过程、作品的存在方式来看,作家是相当自由的。然而另一方面,作家又不完全自由。首先作家在创作之初必须考虑他所面对的对象,必须重视读者的要求。其次,作品的再度呈 现需要阅读过程中的读者意识。另外,作家不能滥用其自由,还是从作品中人 物的立场出发来说明的。 文章还对萨特在文学接受方面的主张进行剖析。萨侍认为,阅读是读者知 觉与创造的综合,在这一过程中,读者是自由的。首先,阅读是一个自由的行 为,选择读或不读是读者的自由。其次,阅读也是读者主观性发挥作用的过程, 是一种积极自由的创造性行动。然而读者的自由并不是纯粹的,阅读终归要受 文本的制约规定。因此,阅读是作家和读者之间的一个“慷慨大度的契约”, 双方的自由互相寻找,彼此影响,建立起一种辩证的交往关系。 最后,文章探讨了萨特文学社会功能理论。萨特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集中体 现在他的“介入说”中。他认为文学作品不停留在单纯对现实世界的陈述上, 作家应通过自己的写作揭示社会生活。介入说是萨特强调“行动”的哲学精神 在文学上的体现。萨特强调文艺与人的解放的关联,鼓吹作家要介入进步的政 治斗争,并特别重视文艺与时代的深刻联系。 文章的第叁部分详细考察了萨特文学理论在文学实际中的运用情况。除 在理论上对自己的文学观进行多方位阐发外,萨特还着重从写作与阅读的关系 出发,将其言之凿凿的文学理论与法国文学的纵向发展历程相联,以具体翔实 的考察分析去填充、论证其构建的理论框架,他在这方面做出的尝试值得称道。 同时,由文学理论观照文学史实——萨特为我们展示出他“介入”观的另一特 殊意义。萨特回顾了作家与读者关系的演变史,指出任何时代作家与读者所能 达到的自由度都与其所处具体境遇密切相关,这一见解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 性,值得进一步思考。 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萨特文论的贡献和影响,并着重分析了其“文 学自由”观和“介入”说的积极方面和不妥之处,指出对于萨特文论,我们不 能一味赞同或彻底摒弃,应该有分析地汲取,为文学实践服务。 文章旨在较为系统全面地描绘萨特文学理论的面貌,细致深入地探讨萨特 存在主义文论的独特之处,为当今的萨特研究、萨特文论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第3页对具体的文学实践给予一定启发。

王倩[4]2017年在《萨特“介入”观研究》文中指出萨特是二十世纪哲学史和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以其哲学思想介入政治生活和社会运动之中,并通过文学的方式来实践其理念。针对当时流行的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的思想,他强调在这荒诞的世界中“自由选择”的重要性,重提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要以介入的方式去干预现实、改变现实。通过对萨特“介入观”进行阐释,并探讨其“介入观”对后来者的影响,我们可以重新思考20世纪乃至今天文学、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同时也能让人们进一步明确自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以萨特的“介入观”为核心,结合其具体的文学作品和哲学理论,并通过分析加缪、巴特、罗伯-格里耶等人与萨特介入思想的关系,重新阐释了其“介入观”的发生机制、内涵和影响。正文从叁个部分进行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萨特“介入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界定。针对康德以来西方社会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的思想,萨特提出文学艺术要介入社会现实,而其方式主要是借鉴笛卡尔、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对主体和他人关系的讨论,提出“介入”正是在主体的式微与他人的凸显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同时,这种介入又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第二部分详细阐释了萨特“介入”的建构机制和内涵。通过重新激活“他人”的主体性,并强调我与他人是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所以发生联系是不可避免的,而介入世界和他人也因此成为可能。但也正是在这种关系中,人的自由是受限的,面对这一现实性问题和可能引起的冲突,萨特试图以“介入”来缓和自我与他人的矛盾。而文学,则是介入的最佳方式。第叁部分考察了萨特“介入观”的影响。具体以加缪、巴特和罗伯-格里耶叁位作家的观点为例,分析了他们对萨特介入理论的肯定与争执。同时还简要论述了萨特介入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验主义和接受美学理论家的影响。

董泰音[5]2012年在《萨特文艺思想在中国的境遇与意义》文中指出让·保罗·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享有“世纪伟人”、“世纪的良心”之盛誉,他是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萨特在哲学上深受黑格尔、胡塞尔的影响,继承发展了存在主义学说;在政治上他倾向进步与革命,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左翼;在思想上,他肯定人的价值,努力探索人在荒诞世界里的出路与归宿,主张人道主义思想。同时萨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文学界最有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存在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萨特的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在20世纪西方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致在整个世界中的巨大影响都是无容置疑的。萨特早期的哲学思想主要源自于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萨特不再仅仅满足于用现象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不再满足于一种心理上的内在自由,而使他更加强烈地渴望一种选择的自由、介入到现实中的自由。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以本体论与伦理学的自由观为核心的人学。它强调人们介入到真实的社会现实中去,通过自由选择、积极介入,以达到干预人生、干预社会的目的。而其文艺思想正是他哲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可以说,他的哲学成就了他的文学,文学也成就了哲学,文学使哲学更加生动形象,哲学使文学更加深刻理性,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文在阐明萨特文艺思想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之后,对其鲜明的文艺主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涉及否定的精神、介入、自由以及文学艺术真实性的问题。最后重点对萨特文艺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境遇及其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的双重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够借鉴萨特文艺思想中有益的部分,促进我国当下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

王锺陵[6]2017年在《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及其剧作》文中研究指明因为存在主义"是一个行动的学说",所以,萨特阐发了一种"介入"文学观。"介入"文学观的要旨有叁: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在萨特看来,"什么是写作",就是"通过揭露而行动",而"揭露就是变革"。对"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萨特是从作者与读者的辩证关系上加以解说的。萨特的论述,有着现象学美学的明显成分,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他的自由理论运用到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中。对第叁个问题"为谁写作?"萨特通过回顾文学史,明白了作品有其时效性,作家有其主要的、特定的读者群,作家及其创作在不同的时代处于不同的历史状态中。这样他虽仍然坚持文学是对于自由的召唤,但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却是大大地增强了。他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了"处境小说"与"处境戏剧"的概念。这可以说是他对于介入文学的具体设计。萨特的"介入文学"观,其主要的缺点在于:一是不正确地将诗排斥在外,二是它的目的是狭隘的,作出揭露引起变革,只能是文学的一个目的。萨特在其思想历程的第二个阶段中,亦即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形成并通过他的哲学及文学作品发生很大影响的阶段,共创作了六个剧本。综观萨特这六个剧本,可以用叁个词对其加以概括:观念化、处境剧、介入文学。观念化,又决定了其剧作的人物必然具有或浓或淡的抽象性。

李娜娜[7]2010年在《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思想家,萨特存在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荒谬,人生孤独”和“自由选择论”。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系以选择观念为基点,对世界与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存在给予了深刻而系统的论说,选择观念是萨特思想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和其思想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萨特的选择观念从人的存在出发,肯定现实的存在先于抽象的本质,以自由的、审美的个人选择为其理论的归结。萨特肯定选择作为人生价值基础的意义,阐明了人对自由的选择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并提出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这些观点曾在西方社会广为流行,也曾对上世纪后半叶中国的青年一代产生深刻的影响,至今它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文章通过追寻萨特诗学理论中选择观念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历程,结合萨特本人的文学创作发掘选择观念的丰富内涵,揭示其诗学构成及文学主题的独特蕴籍,通过整体地把握、阐释萨特诗学理论中的选择观念,求得更准确地理解和体味萨特诗学的美学价值和意义。论文总体上分四个层次展开论析:第一章论述萨特选择观念的诗学历程,探寻其选择观念形成的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如何在20世纪纷繁复杂的思想背景下,最终实现自我选择观念的审美回归与升华,成为萨特终生奋斗的目标。第二章主要论述萨特的文学创作和选择观念,结合萨特的诗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实际,探讨其由最初的低沉无力的选择到自主明确的“自由”选择,再到凸现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自我”选择,揭示萨特各个时期代表作所表现的选择观念的整体发展轨迹。第叁章进一步从理论角度剖析萨特选择观的诗学内涵。第四章是结论部分,重点揭示萨特选择观念的诗学意义。通过萨特与加缪选择观的差异比较,从文学创作与政治和审美的宏观语境,探测萨特人本诗学抵达自由之境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鲍俊晓[8]2006年在《萨特的艺术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存在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萨特继承了笛卡尔的我思传统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反思意识的基础上。他致力于把现象学和存在论结合起来,研究作为存在主体的人的意识,为人的自由提供了本体论的证明。萨特认为艺术不是对现实的单纯模仿,反对通过虚饰来体现某种意义。他反对把艺术归结为现实、意义、物等,艺术体现的是更为深刻的存在。艺术具有当代性,体现了人的自由。萨特的美学体系建立在意象论的基础之上。他以纯意识中现存的意象为出发点,运用意向性理论来分析意象,认为意象是一种非现实,是对现实的否定,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艺术的丰富内蕴就包含在意象之中。通过构筑理想的意象世界,人们可以把握虚无,超越现实。艺术品是艺术家对欣赏者自由的呼唤,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作家和读者在阅读中缔结了豪情的契约,共同着创造意象的世界。在审美过程中,人们超越了彼此的对立冲突,达到了主体间的共在。萨特把词语看成是作家介入生活的工具,但拒绝把艺术品还原为某种观念。审美价值的实现建立在审美喜悦的基础上,来源于人类共同的自由。人们通过审美来超越现实,走向终极自由。萨特肯定了人的主体性,他那种改变世界的激情感染了几代人。他的美学是充满了主观性和批判现实性的行动美学,对现实社会和其后的美学理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朱首献[9]1998年在《论萨特的哲学自由观及对其文学观的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认为,萨特的文学观是建立在其哲学自由观的基础上的,在某种意义上,他的文学观是其自由观的印证。萨特的自由观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因此,在对文学活动的认识上,他一方面宣扬作家在创作中具有绝对的自由,读者的阅读行为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梦”;另一方面又否定自己的言说。作者指出,源自自由现的潜在冲突构成了萨特文学观的内在解构力,唯有从其自由观中我们才能找到理解他那捉襟见肘的文学观的理论线索。萨特的文学观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能过于绝对,对之我们应该有分析地汲取。

赵焕卓[10]2011年在《萨特想象理论的美学意蕴》文中指出让·保罗·萨特是西方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其存在主义哲学所倡导的自由观和人道主义精神,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人们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在哲学上,萨特从现象学出发,将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力重新交还给人和他的自由意志。人的本质就是自由,也因此成为了与自在世界相区分的自为的存在。在萨特看来人的意识并不只是被动的反应现实世界,还可以主动地实现否定与超越,而自由意识的对象也往往是虚无和不在场的存在。由此,萨特从存在主义的自由理论出发,在审美世界中将想象抬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他首先对以往想象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归纳出了想象本质上作为一种自由意识的四个特点:意向性、假象性、否定性和自发性,进而完全与知觉区分开来。在明确了想象的性质和特征之后,萨特逐渐开始将他美学的卷轴打开,将其与想象密不可分的有关美学各方面的观点逐一罗列出来。他首先肯定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美的,所谓自然美与社会美的说法在他看来是荒谬的,他认为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艺术世界中,而创作者和欣赏者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才能真正把握到美,获得审美享受。可以说,萨特以自由和想象为中心的美学思想,并不是以客观的现实世界为根据的,但这并不能说明萨特关于美的观点是脱离实际的,事实上萨特在后期勇敢地对自身理论进行了修正,利用文学主动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揭示现实、超越现实、改造现实。这种理论上的转变表面上看是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而事实上却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在本文中我们将以萨特的想象理论作为切入点,对其自由哲学、美学观点、艺术创作论、审美接受理论、文学本体论、文学介入观以及前后期理论的微妙转变进行关照,进而对萨特美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论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D]. 殷宝怡.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 萨特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存在”探询[D]. 吴格非. 苏州大学. 2003

[3].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D]. 李冀. 新疆大学. 2002

[4]. 萨特“介入”观研究[D]. 王倩. 西南大学. 2017

[5]. 萨特文艺思想在中国的境遇与意义[D]. 董泰音. 内蒙古大学. 2012

[6].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及其剧作[J]. 王锺陵. 学术月刊. 2017

[7]. 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D]. 李娜娜. 江南大学. 2010

[8]. 萨特的艺术美学思想研究[D]. 鲍俊晓. 苏州大学. 2006

[9]. 论萨特的哲学自由观及对其文学观的效应[J]. 朱首献.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10]. 萨特想象理论的美学意蕴[D]. 赵焕卓. 黑龙江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