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李凤敏论文_李凤敏

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李凤敏论文_李凤敏

李凤敏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内科 300350

摘要:近几年来医学界已经对糖尿病合并痛风症具有了相当的认识,而且在中西医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拟就近几年来医学界对该病的认识、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痛风,中西医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敏感性缺乏而诱发的高血糖代谢性疾病;而痛风则是由于患者机体内长期的高血尿酸和嘌呤代谢引起的一种异质性疾病[1-2]。尽管近几年来,医学界对糖尿病合并痛风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对该病的治疗也有了新的探索,但论述皆缺乏系统性。本文拟就近几年来医学界对该病的认识、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借鉴。

1 糖尿病与痛风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合并痛风是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称谓,而在祖国医学上则没有这个称谓。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合并痛风应当归于“关格”、“消渴”同时兼并以“痹症”等的祖国医学之范畴之内。

1.1 祖国医学对该病病因的认识

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五种病因。(1)情志不遂和肝气郁结是导致该病的病因之一,异常波动的心理活动极易引起患者忧思郁结,气滞血瘀,从而伤及患者津液而致消渴发生。临床常见有患者因心理异常波动或者劳思过甚而诱发的糖尿病合并痛风。(2)饮食不加以节制或者过度饮酒也会导致患者内热,进而致痰内生,并将流窜到患者的四肢关节而发痛风。(3)先天不足和阴精不布会导致患者脾肾亏虚,祖国医学认为脾之健运须借肾阳之温煦,而肾内的精气也有赖于脾运化之水谷的充实滋养。高血尿酸与中医上因脾亏肾虚诱发的痰浊湿浊内聚相似,因此不少医家认为虽然痛风见于筋骨关节,但本源在脾肾亏虚。(4)现代中医学家多认为瘀血内阻是长期消渴病变的结果,长时间的瘀血内阻会导致患者气脉运行受阻,从而引起关节疼痛乃至畸形,即糖尿病合并痛风症的发生。综上所述,该病的主要病因一在于外邪所致脾肾失调,湿热内聚,内聚的湿热将流窜于患者的关节四肢而致该病的发生。二是在于痰浊血,脾肾失调导致内热集聚而生痰,血瘀气滞最终导致难以疏泄而发病[3]。因此本病之病机在于脾肾亏损空虚,故而从中医角度而言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的关键在于论治脾肾。

1.2 西医对该病病因的认识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障碍,极易发生伴发的肝脏损伤、肾病和胃肠疾病,从而导致机体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嘌呤在体内正常情况下经过多种生化途径最终将被分解为尿酸,经由肾脏排出体外。但是机体嘌呤的代谢发生障碍时,尿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引起机体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最终导致痛风的发生。

由于患者靶器官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持续降低并逐渐加重,随之引起的胰岛素代偿性地分泌也由多减少最终疾病逐渐糖尿病进展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这提示胰岛素抵抗可能介导了尿酸与糖代谢紊乱的关系,从而导致痛风的发生。机体内自由基的大量堆积引发的氧化应激也会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加剧,而氧化应激与糖尿病晚期并发的痛风也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4]。

2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

基于医学工作者近年来对糖尿病合并痛风的认识的深入,在中西医治疗该病方面的探索渐多。本文总结近三到五年来在该方面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支持。

西医治疗痛风多采用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或者采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的产生,但是这些药物由于干预了患者的正常生理代谢活性而出现较大的副作用,临床应用有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医认为糖尿病合并痛风的病因在于脾肾亏虚和湿热夹杂,因此在治疗时关注清热利湿合并活血通络止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对该病病因的认识,田谧等[5]采用针刺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太冲等穴位,促进患者健脾健胃,活络化瘀,利湿止痛;除此之外给予患者外治方剂进行大黄、红花、胆南星等药物方剂外敷治疗,可化痰解浊、通络止痛、健脾益气。张睿等[6]通过常规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兼以上述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薛莉等[7]通过调理脾肾针,显著提高了改善了患者糖脂代谢和肾脏功能,且证实安全有效。汤菲等[8]在使用降糖西药干预的基础上,采用西药苯溴马隆配合自拟的银山丹方制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剂以活络灵丹方和四妙勇安汤作为基础,配合以清热解毒的金银花、凉血活血的丹参,佐以泽泻、山慈菇、金钱草利湿泻浊,虎杖、大黄清热解毒,通便利湿,海桐皮祛风湿通络止痛。殷圆等[9]在常规西医降糖的基础上,采用苯溴马隆加碳酸氢钠配合以萆薢痛风方,显著降低了患者血液中尿酸含量,有效率高达100%。萆薢是萆薢痛风方中的君药,该药可有助于患者去浊利湿,祛风除痹,并可减缓患者关节腰膝部位的疼痛;方剂中的薏苡仁、泽泻、土茯苓等药材也可以滑利关节、通淋泻浊,同时配合以当归和元胡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此外牛膝可引血下行,而秦艽、威灵仙则可健脾健肾,祛风除湿。孙婉香[10]采用西医常规降糖,给予患者内服清热祛湿方剂配合以外敷消炎止痛膏,总有效率得到了93%。清热祛湿方中的大剂量金银花清热解毒,利湿祛风,辅以玄参和当归活血化瘀、泻火凉血;同时配合以炒白术、生地等数味药材辅助患者清热止痛、健脾化湿、缓解疼痛。外用方剂中的白芷、广木香等消积软坚,并辅以没药、血竭、樟脑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西药降糖配合以中医学的内服外用,多管齐下取得了标本兼顾的良好治疗效果。

3.总结

糖尿病合并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该病不但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颇为沉重的负担。西医上降糖降压、调节尿酸代谢的药物本身具有较大的毒性和副作用,可能会引起患者脏器的损伤。祖国医学近年来对糖尿病合并痛风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中西医结合,利用二者的优势互补,将会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和进展。

参考文献:

[1]吕燕,陈春燕.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痛风青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1):49-50.

[2]姜荣荣.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1例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2):83-83.

[3]赵华.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1,31(12):1460-1462.

[4]朱万玲,钱秋海.中西医对糖尿病合并痛风的病因病机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137-139.

[5]田谧,张睿.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6):32-33.

[6]张睿,单国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8):76-77.

[7]薛莉,陈宏,王春梅,等.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34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4):723-726.

[8]汤菲,张先艳,徐卫东.银山丹方联合西药治疗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6):48-50.

[9]殷圆,刘维超,李国晖,等.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11):24-25.

[10]孙婉香.清热祛湿剂配合消炎止痛膏治疗2型糖尿病并合痛风32例[J].陕西中医,2014,35(6):713-714.

论文作者:李凤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李凤敏论文_李凤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