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的“碎片化”阅读_数字化时代论文

论网络环境下的“碎片化”阅读_数字化时代论文

论网络环境中的“碎片化”阅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碎片论文,环境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从古及今都伴随着我们。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阅读载体的变化,阅读方式也随之不断改变。而今,面对网络数字化时代,我们的阅读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们可否感到网络阅读像是在做拼图游戏,或是像由五光十色的界面构成了碎片化的万花筒,随着翻动又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化,似乎每一片都与我们的阅读主题相关,但是却又不完整,甚至错误,只有将所有相关碎片按照一定方式正确地组合起来,才能够拼接出事物完整的面目。

1 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碎片化阅读

互联网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信息传递速度,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就是将物理世界存在的任意可量度的“模拟信息”转换成“0、1”字符串所表达的“比特信息”。数字化不仅对字母和符号可以进行编码,按照不同的应用场合,对物理世界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比特化。例如,建筑设计领域大量采用数字化仪表对工程建筑图纸进行数字化处理;数码相机可以直接转换出数字编辑的图像信息流;地理信息系统采用栅格技术处理卫星地理照片,得到地形地貌的数字影像。不论是男性、女性,温度、湿度,还是红色、黑色,所有的一切最终都编码成毫无差别的“0、1”。但是这些都只是在某一种向量参数下对原有事物的片面概括。也正是由于数字信息技术具有自身片面解构,而后又单方面虚拟还原的这种泛化概括原物的属性,使得读者的认知方式在这个以碎片化形式存在的数字化虚拟世界中也随之被迫改变。

1.1 离散化

数字化的世界形成是通过离散化将物理世界中的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而其离散化就是把一条连续的曲线简化或者离散为一个一个点的过程。这些点所组成的线就是这条曲线的“映射”,而给每一个点按一定的算法赋值就是“编码”。通过“映射”和“编码”将物理世界中的“主体”比特化,在网络世界就产生了“主体”的“数字版本”。因为两点之间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曲线。曲线的走向可以是向上弯曲,也可以向下弯曲,弯曲的度数也可以随意变化。如果将这些点之间的线都按照各种形状排列组合,则会呈现出无数种原曲线的“映射”线。所以每一条线都反映了原曲线部分特征,但是又不完整。这种“数字版本”与“物理世界中母本”之间是“多一对应”关系,即一个物理母本对应多个数字摹本[1]137。这种“映射”和“编码”的结果导致了物理实体在数字化世界中的“碎片化离散”。

尽管人们通常无法直观地感知到计算机底层的离散化现象,然而对于我们所阅读的物理文献,在离散化之后的直观表现就是之于同一种文献以多种精度形式的同时影现。正如一幅画,在它被转换为数字图像之后,它可以是只供读者浏览的缩略图,也可以是为读者欣赏临摹的图片,还可以是为用于印刷高仿制品的高清晰印刷图片,甚至对于古画修复者,他可能还要了解其原作材质与颜料特性等。物理世界中的“主体”在网络世界中被“信息沙化”,因此,不同层次的读者必须为了自己的不同目的,在这些数字摹本中寻找并拼对这些母本的碎片化信息。

1.2 字节化中的“阀值”

尽管计算机有着超级计算能力和超大存储容量,但是相对于物理世界本身而言这些描述都是有限的。这就好比一台仪器的测量范围,超过了其预定的范围就无法测量出来。在电脑内部,所有关于“无限”的想象都必须摒弃,而代之以可以计算的有限字节长度,比如色彩的种类就是65 536种,通讯的速度就是56Kbps~2Mbps[1]135。我们对于事物的无穷想象力在电脑的面前不知不觉中被置换成“对人的感知阀值的欺骗”。“阀值”截断了原本连续的进程,对于事物的探索不再是“连续”的,因为事物本身不再是完整的;对于空间的想象不再是“广袤”的,因为环境被片面压缩而不再是延伸的;对于时间的流逝不再是“绵延”的,因为无穷的变化被瞬间定格而不再是涌动的;对于思想的探索不再是“觉悟”的,因为信息被过滤衰减而不再是生动的。

由于“阀值”问题,大量数据在输入计算机的同时,另有一些不符合阀值大小的“碎片”则被拒之于数字化世界的门外。通过充分利用人的感知阀值,人们已经成功地把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转换成了字节的丰富性[1]136。我们所阅读的数字世界只是一个在被一再降低感知阀值的参数下,充斥着数字碎片的虚拟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本该属于我们的真实感受,受困在网络为我们营造的看似丰富无穷,实际却单一有限的数字世界里。

1.3 视窗用户界面与面向项目的程序设计

从20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的“阿托”(Alto)和“星”(Star)牌电脑运用视窗技术开始,到1985年微软发布Windows 1.0操作系统,对个人电脑操作平台进行用户视窗界面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为电脑用户所接受。图形化的界面比线性化的DOS界面更加直观和形象,再添加上美观的图像和动感的音乐,便捷的鼠标点击,让电脑更具有亲切感、实在感,使虚拟世界与人更加亲近和融洽。

在图形用户界面中,窗口是最重要的图形元素,用户操作是以窗口为单位的,无论是运行程序,还是操作文件,都要与各种各样的窗口打交道。“窗口数量”所代表的就是“任务数量”。视窗用户界面使我们开始学会在多个空间相互转换,在同一时间进行多任务的处理。多任务的处理带来了便捷,也削弱了对阅读和理解事物的专注度,使我们处在一种“三心二意”的状态中。通过多个窗口阅读信息,获得了大量多结点、多界面的信息,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却被分散开来,始终游移在信息的表面,无法真正投入其中进行深度的知识挖掘。

1.4 软件的多种处理形式

由于各种软件的多种处理形式,事物有了多种表述和解读的方法,从而也被转化为多个版本,事物的唯一性被彻底的粉碎了。一个知识点不再是传统文献所表达的形式:由一个概念出发,逐渐扩展,举例说明,深层分析,步步递进,最终达到结论。多个数字摹本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连接”(准确说是“链接”)关系,更多的是“缠绕”、“嵌入”、“堆积”的关系。在目前的互联网上,字化摹本的片段由上传的博客、视频短片、注册号码、笔名、昵称、游戏世界的角色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主体的片段以无穷种方式相互嵌套、顶与踩、跟随、被跟随、拍砖、灌水、PS,与众多的其他的“主体的片段”交织在一起[1]44。所有的信息被散落在整个网络之中,似乎每一部分都代表“我”,但是又不能完全代表“我”。尽管网络中充斥着知识的不同版本,却不可能拼凑出一幅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各种软件对信息的多种处理形式导致了信息内容被大量稀释和泛化。为了获得知识,读者不得不承受着对破碎“主体”间相互关系的纷繁复杂的困扰。

2 由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阅读心理的转变

正是由于视窗用户界面和面向项目的程序设计,原始信息以多节点、多界面的形式重组之后向外发送。这种重组信息的方式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各种数字资源的拼贴。而经过各种软件的处理,重组的信息不仅融合着文字、图画、声音,静态或动态等各种媒介形式,而且原来单一的文本也变成了可以延展、扩散的超级文本、立体文本。面对完全不同于以往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读者浏览网页信息时,阅读心理开始发生转变。

2.1 阅读形式从线性阅读到非线性阅读

这些数字信息使我们的阅读秩序必须由线性转变为非线性,心理上的阅读风貌从一条“线”转变为一张“网”。而且这是一张立体的网,它将不同地点(不同电脑)和不同时间的信息资源链接在同一个文本中,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信息组织形式。而这种改变,对于不同的认知态度、不同的认知水平以及不同的认知风格的读者影响是巨大的。认知风格是指用户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在认知组织与认知功能方面表现出的持久一贯的特有的风格[2]。认知风格可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倾向的人多偏向非线性浏览方式,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链接中,不容易迷失方向,能够迅速完成信息任务。而由于场依存倾向的人更喜欢线性浏览方式,这种在传统阅读中经常使用的方式,在非单向、发散性的网络信息碎片中变得难以发挥作用。

读者为此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被无限放大,信息的广度与深度却成反比排列,阅读效率被降低,多动症式的信息趣味点将我们的视线打散。如果用照相机作类比的话,就如同我们用以探寻信息世界的照相机失去了能够锁定的焦点,同时失去了焦距变化所给予呈现的丰富景深层次,而展示的只有游离的散点式影像。那么想要以此捕捉有锐度、有特点、有独立风格视角的信息,或是希望以此形成自己的阅读思想就像想用傻瓜相机成就自己摄影大师之梦一样困难了。这里阅读形式的改变也是认知风格的改变。但更严重的问题是在还没有形成健全认知能力之时,或是个人的阅读风格还未形成之时,其认知事物的(线性)方式就被网络(非线性方式)所泛化、同化甚至异化,对于场依存型人群让其过早的长期漫游于网络就等于在思想上将其认知世界的方式也过早地剥夺了!

2.2 阅读目的从目标性阅读到迷离性阅读

通过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处理,物理世界中原始的信息呈现出各种数字摹本的形式,从网络的各个方向,以不计其数的方式关联组合,最终链接成有无穷多个节点所构成的模糊网络。而网络节点数目越多,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越复杂,读者的认知负荷就越高,迷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另一方面,面对有趣而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干扰,不能自拔,造成在阅读过程中与预期目标的偏离,如同深处装满镜子的迷宫,辨不清虚与实、真与假,导致读者与索取目标之间产生迷离状态的阅读。由此出现认知负荷超载,甚至是“信息迷航”的现象。这与传统阅读的目的:通过捕捉“信息”来获取“知识”,通过“知识”的凝练来升华“智慧”的旨趣相去甚远。不论其本身的速度快慢或是能力大小对于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的航船来说任何方向都是逆风。网络环境下浮泛而盲从的阅读态度消解了深入而独立的思维目的,在此原本有望通过阅读行为进行独立人格的确认与人文心性品质的提升之内容便无从谈起了。

2.3 阅读能力从想象力的摇篮到想象力的终结

麦克卢汉曾经把媒体分为冷媒体和热媒体。其中,冷媒体具有“低清晰度”,发送的则是抽象的信息,需要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来理解和掌握。而与之相反的热媒体,具有“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4]。网络资源因其主要是生动、多样、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信息,所以属于热媒体。

而生动、逼真、直观的网络资源削弱了读者对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要求,使读者多以被动的形式接受信息。同时,网络资源的快速传递与不断更新,使读者习惯于利用快照式的浅阅读方式来处理网络信息。与传统阅读相比,浅阅读只满足于下一个兴奋点的搜寻和期待,却缺少了深层次的鉴赏与回味。这种拼贴式的游移片段显得杂乱而乏味,缺乏对核心的掌控,一切都不分主次,空洞而没有连贯性和实在意义。如果完全沉迷在这种不用负担任何责任而完全放松的快感之下,阅读者就会丧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猎奇和消遣中,让杂乱的碎片信息充斥整个大脑,使自我学习与思考能力逐渐退化,最终导致想象力的终结。阅读行为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与创造力的源泉。而其中有意识的对于阅读能力的塑造更成为一个人思想力健全的标志。这就需要从人的内在角度出发展开对认知水平的分析,网络环境下,读者的专注地分析过程如果被新兴亮点所切断,冷峻的思考过程被热媒体所消融,那么就无异于将经典解构为落伍,将创造降格为游戏。网络中拼贴重构之作大过常读常新的原创经典也就不奇怪了,原因在于“刷新率”取替了“创造力”,“点击率”取代了“鉴赏力”。只有担心落伍的“表现力”的存在而没有持久“想象力”的存在。这样认知水平与创造水平同步下降,只有被更新的话题,而缺乏被长久被关注的话题,在此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反比的趋势越发明显,随之而来的是独立的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骤然下降。

3 网络社会文化中阅读的碎片化嬗变

工业制度的危机,全面自由的社会运动的兴起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出现了社会组织的新形式——网络社会[5]24。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的网络空间中,表面上是无数计算机终端的连接,但实质上它连接的是作为运用和生产信息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因此网络社会与人类生活、工作的真实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它的独特属性也正在影响着身处其中的人们的阅读方式。

3.1 网络社会的“时空观”

以科技高度发达而著称的“网络社会”提供给人们一个更加便捷、更加普遍的生活环境。在工业社会,人们以机械时间为标准,一切生产和生活都围绕着时间的组织和发展,流变构建了存在,时间驯服了空间[5]40。在网络社会,由于网络的独特属性,事件不再按时间顺序呈现在人们眼前,结果和过程可能会同时出现,固有的逻辑顺序发生了颠倒。以往我们对于一个事件的了解,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获得。但是,通过网络,我们经常同时获得不同地点和不同人群发出的信息,既没有了固有的先后次序,也没有了确定的方向和地点。整个网络变成了流动的空间、永恒的时间[5]42。所有的时态都是“现在时”,所有的地点都在“当下”,导致获得的信息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光怪陆离、驰情入幻,仿佛物理世界是透过一面时空错位的哈哈镜——网络,投射出失真的影像。正如鲍德里亚所说,“信息将意义和社会消解为一种云雾弥漫、难以辨认的状态,由此所导致的绝不是过量的创新,而是与此相反的无序程度的全面增加。”[6]人们在这种不稳定和变异的网络时空中,不再是以流畅和自然的方式来进行阅读,而呈现为无序性和碎片化的特点。

3.2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网络是一种开放式媒介,促使人们能够广泛参与其中。在网络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将自己的信息发送到网络上,由此网络信息剧增,汹涌的信息流卷起层层海浪。自2003年开始,中国的网页规模基本保持翻番增长,2010年网页数量达到600亿个,年增长率78.6%。与此同时,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达到31 414个,年增长率达到202%[7]。

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终端技术的不断扩展性以及技术要求的低门槛等特性,网民快速发表的这些海量信息,却是良莠不齐的。没有人来为网上发布的信息负责,一切都处于不可控的混乱状态。截止到2010年12月,国内博客网民规模达2.95亿人,年增长7 310万人,年增长率33%[7]。而根据用户反馈,博客文章评论中的“垃圾广告”是博客用户遇到的普遍问题。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的结构变化,由初级的信息获取、娱乐阶段向商务交易、互动参与转变。从2007年到2010年,互动参与指数也从47.5提升到50.8[7]。也正是因为“群众的智慧”和“集体的参与”,信息的点击率越高,这条信息的排序越靠前,越可能优先呈现给后来的搜索者。正是因为如此,维基百科的信息虽然不可靠,但由于拥有上百万的业余“编辑”,它的浏览量排在全球第17位;大英百科全书网虽然有100名诺贝尔获得者和4 000名专家“助阵”,但它的浏览量只排在第5 128位[8]43。

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标准的缺失。网络社会似乎不再需要专家和权威,但是如果失去了各个领域的专家,谁能够帮助我们分辨轻重、优劣,告诉我们哪些值得信赖,哪些值得花时间,哪些可以忽略呢?用理查德·埃德尔曼的话说,在媒体技术爆炸的时代,除了每个人自己坚持的“真理”外,不会再有真理了[8]16。不计其数的网民编辑向读者提供了未经核实的信息,这些大量代表事物的真实或者假象的信息碎片纷乱地混杂在一起,读者必然会成为错误信息传播的受害者。免费的信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劳而获,最终我们将为甄别和使用这些信息碎片付出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3.3 网络文化对碎片化阅读程度的加剧

“再加工”是一个数字时代的重要特征。我们通常所看到人们发布的网络信息都是通过从网络上收集各种信息,然后经过复制、粘贴、链接和批注的拼贴式的知识组合体。这些未经时间考验的信息,大多带有时效性的影子,反映的只是人们日常的兴趣点,完全无法与传统经典文献的价值相比,甚至会出现用一些幼稚、可笑和琐碎的报道取代真正新闻事件的现象。导致网络带给我们的是生活中肤浅的观察而非深刻的分析,无聊至极的观点而非深思熟虑的判断[8]14-15。

媒介事件与人们亲历事件之间本身是存在着差异的。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媒介经常出现消解意义、拼贴意义、制造意义,从而会造成把非真实的事件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数字时代真实的意义被瓦解的基本方式。

而另一方面,随着新一代新兴社交网络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网站不再是自我生产信息,而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将网络用户所生成的免费网络信息重新组合发布而已。这种不劳而获的网站经营模式更加助长了对知识和智慧缺乏敬畏之情的态度,进而导致网络世界更加混乱的恶性循环状态。

如果长期处在“智力衰退、知识枯竭和无知状态的统治”下的网络文化中,我们的阅读图景就是支离破碎的。在这样一个由无数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信息碎片拼贴成的世界里,我们点击着鼠标在网络上忙忙碌碌,无数次搜索和请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乐此不疲。但是这种无效的繁忙,只会加剧我们在阅读的碎片中迷失方向。

4 结语

在网络环境中,我们经常会由于对于数字世界的理解不透彻而出现的问题,让阅读迷失在数字化的碎片之中,导致由阅读所引发的思考变得支离破碎,进而让知识与思想也呈现出碎片化的危机。想见传统阅读中那些常读常新、历久弥新的经典往往要几经批、校、注、疏并通过数年多人的序跋、札记从而散发出更广袤的意义,读者也会因此过程渐渐领略内在精神生活的价值,品味到阅读内容的真谛。应当警惕的是:网络环境下在不知不觉地用“刷新率”置换了经典的高度,用“点击率”取缔了沉思的深度,用“链接率”消解了逻辑的向度,如此也就意味着网络文化区域成为一个“破碎的、平面的文化区域”。在此阅读内容变得空洞,阅读过程变得肤浅,阅读环境变得浮躁。只有对数字世界认知的不断深化,方能厘清网络阅读处在阅读方式中的地位与价值。但是也不能因为网络阅读的不足,而全盘否定它,因噎废食。而应该通过对网络阅读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挖掘,更好地发掘它的优势,趋避它的劣势,才能使我们更有效的认知和使用它。

标签:;  ;  ;  ;  

论网络环境下的“碎片化”阅读_数字化时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