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站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优化论文_成祎

转运站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优化论文_成祎

西安航天物资储运部 陕西西安 710025

摘要:高效、安全的转运站运营管理是确保物流顺畅通行的基础,科学有序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对提高物流运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转运站运营中存在的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实际情况,获取提高运输安全应急处突能力的具体措施,最终提升其服务的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关键词:转运站;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一、转运站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显著特征

1、事故的突发性。虽然小部分突发事件可根据相关实况来判断发生征兆或发生预兆,但是大部分事故都具有突发性,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造成事故伤害。

2、发生的不确定性。安全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位置的不确定性、时间的不确定性、事故影响的不确定性。无法根据以往经验来提前预见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极大影响了事故反应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

3、后果的严重性。事故不仅带来财产伤害,而且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以及对人身体、心理的双重伤害,形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4、危害的扩展性。事故如若疏散不及时,会引发连锁事故,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形成典型的“蝴蝶效应”。

二、影响转运站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包括内部沟通、信息发布、管理人员现场处理、救援设备专业性和全面性、通行状态等五个方面,且这五个要素之间属于强连接关系,表示彼此之间产生高度的影响,且相互作用程度较大,任意一个要素的水平过低,均导致整个系统水平的低下。为优化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营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强化追踪系统应用,充分发挥摄像实效,准确获取道路实时状态,增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规定信息传递时限,做到相关负责人全员知晓、反应及时,充分利用可变情报板与现场提示牌等设备设施,将突发事件准确、全面地对外发布。综合配备救援专业设备设施,实现第一时间人员救助,做到救援专业化、全面化。同时,根据现场实际,安排所辖站区管理人员及时进行事件处理,配合做好现场人员救助、事故处理,确保通行高效、措施实施有力。

另外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联动、运输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意识等,其中,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意识具有强链接关系。运营单位与执法部门及时沟通,高效联动,是提高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效率、应急水平的关键因素,各单位要及时召开座谈会,拓宽信息沟通、共享途径,构建应急联动体系,并融入到应急管理的全过程,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安排有序、应对及时。同时,相关单位要对内部工作人员以及外部通行者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安全意识,定期召开安全会,部署安全宣传工作,在通行路段、收费站区张贴安全宣教单,全面提升安全意识。运营单位也要不断强化运输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遇到突发事件不惊慌,按照流程及时上报。

三、转运站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1、以人为本、平急结合、科学应对、预防为主。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增强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联动协调。本预案确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铁路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作用。

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资源共享。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优化转运站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措施

1、组建应急队伍

1.1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地方铁路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按照“平急结合、分级储备、择优选择、统一指挥”的原则在本辖区内建立应急运力储备,选择达到一定标准的道路客货运输企业,通过协商签订突发事件运力调用协议,明确纳入应急运力储备的车辆及其吨(座)位数、类型、技术状况,以及对运输人员和车辆管理的要求、应急征用的条件和程序、征用补偿的标准和程序以及违约责任等,通过协议规范应急运输保障行为,并保障参与应急运输保障企业的利益。

1.2运输装备及技术状况。应急运输保障车辆的技术等级要求达到二级以上技术标准,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或行驶里程不超过15万公里。建立应急运输车辆技术档案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车辆的技术状况。应急运输车辆所属单位负责保持应急运输储备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并强化应急运输车辆的日常养护与保养工作。地方铁路运输主管部门应结合所辖区域内突发事件的特征确定相应的应急运输装备,以满足不同种类的应急运输需求。

2、物资设备保障

2.1应急物资设备种类。建立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运输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强化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应急物资包括公路抢通物资和救援物资两类。公路抢通物资主要包括沥青、碎石、砂石、水泥、钢桥、钢板、木材、编织袋、融雪剂、防滑料、吸油材料等;救援物资包括方便食品、饮水、防护衣物及装备、医药、照明、帐篷、燃料、安全标志、车辆防护器材及常用维修工具、应急救援车辆等。

3、信息报送与处理。建立部际信息快速通报与联动响应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名称和联络方式,确定不同类别预警与应急信息的通报部门,建立信息快速沟通渠道,规定各类信息的通报与反馈时限,形成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信息快速沟通机制。建立完善部省应急信息报送与联动机制,路网中心汇总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可能受影响的省(区、市)发布,并提供跨区域出行路况信息服务。

严重以上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启动后,事件所涉及的省级应急管理机构应当将进展情况及时上报路网中心,并按照“零报告”制度,形成每日情况简报。路网中心及时将进展信息汇总形成每日突发事件情况简报,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并通报各应急工作组。

4、监督管理

4.1宣传与培训。路网中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大纲和教材,编印各类通俗读本,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携带方便、快速查询,提高宣传与培训效果,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图书等多种渠道,加强应急保障的宣传工作。各级铁路运输主管部门应将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并作为年度考核指标,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原则上,应急保障相关人员每两年应至少接受一次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依据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实施应急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应急保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4.2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应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工作,建立规范化的评估机制,综合路网规模、组织体系、重大危险源分布、通信保障、应急队伍数量、规模、分布等因素,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提出评估方法和程序。

结束语

总之,从运营单位发展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安全应急突发事件的各项因素,以构建铁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为基础,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强化运营单位应急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理能力.进而满足专业化、快速化、标准化管理要求,为切实提升运营服务保障水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5(28):177-179.

[2]基于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优化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6(22):102-105.

论文作者:成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转运站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优化论文_成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