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技术论文_彭博

分析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技术论文_彭博

大庆市红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建筑基础建设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其中预应力管桩俗称PC管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随着预应力管桩材质的不断变化,管桩的横截面积也不断扩大,管桩沉桩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其中静压法使用的最为广泛,接下来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的静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静压预应力;管庄施工技术

近年来为了解决人口增长的情况和减少住房占地面积的使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开始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因为其楼层过高等原因对于高层建设的施工技术方面有很多的要求。静压预应力管桩技术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施工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虽然静压预应力管桩技术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施工技术,但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也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1.压桩顺序分析

压桩的顺序直接决定整个施工的完成速度和质量,单个压桩是当然不必考虑顺序问题,但是处理数量较多的整体压桩时。首先实行整体压桩的方法,保证均匀受力,再根据不同管桩的长度等管桩自身问题,在进行逐一压桩。在此情况下的个体压桩应当注意,每个管桩之间的距离,避免错误压桩。还有要考虑地面问题,避免因为震动造成的塌陷情况。

2.机械选择

在选择压桩机时,通常会按照管桩的极限承载能力来取值,一般数值是1.2-1.5倍之间,选用680、700型号的两种抱压式压桩机;桩机夹具选用的是长夹具,长夹具能够保证在夹桩时,使桩身的侧身压力减小,从而保证桩身的垂直度。这两种桩机的压桩速度为1.8m/min。该桩基在压桩时能够通过桩机的压力显示仪表按照规定进行送检,从而使得桩机能够夹桩和压力上做到精准的控制。在送桩杆的长度的选择上,要根据桩机以及送桩的长度来确定,还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深送桩,在一般情况下,按照送桩理论选用10m和12m长度的送桩杆来进行送桩施工。

3.施工准备阶段

(1)场地要求。在施工现场要求施工场地整体没有垃圾杂物,影响施工车辆进入,而且要注意压桩场地附近200米左右避免出现大型负重车辆,由于压桩时会对地面造成一定的震动,如果此时地面有大型负重车辆可能会造成坍塌的情况发生,保证桩机与附近施工车辆的距离,让桩机有一定的施工空间。

(2)管桩的堆放问题。首先,要保证每一个在施工场所应用的管桩都出自正规的生产厂商。并对每一个运送过来的管桩进行二次检查保障施工质量,在施工场地堆放时应当注意堆放层数不能超过四层,因为过高的堆放层数会导致滚落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在管桩堆放时也应注意堆放场地周围的安全问题,包括防止管桩滑落等必要的措施。

(3)桩位的测量定位。在桩位的测量定位时要根据基准点进行放样,引出6m-8m的轴线控制点,完成测量控制网的布置;桩位可以采用切短钢筋加注颜色的方式进行标识。桩位的测量误差值应控制在单桩10mm、群桩20mm范围之内。

4.压桩的技术

(1)桩机就位

在桩机转移压桩的施工地段时,先将桩机进行调平处理,同时使桩机的夹持器的中心点同正桩的中心对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管桩就位

在管桩就位时运用桩机配套的吊车起吊附近的管桩,当管桩进入夹持箱时,压桩机的操作人员要提前做好打开夹持箱夹口的准备,同时吊机人员要根据指挥者的指挥缓慢的将管桩轻轻的放到夹持箱内。在管桩下降到距离地面10m的时候要暂停下放,这时操作者要通过夹持器将管桩夹紧,同时放松吊钩。夹桩的压力这时应小于5MPa,并要依次地逐渐加压。在管桩对中时要将用钢筋材质Φ500mm的模具放到地面上,并将桩位中心和模具的中心相对,同时保证管桩的周边要与模具的周边相对齐。

(3)压桩

桩机的重量加上液压系统将管桩垂直压入土中,在压桩的时候注意运用辅助机器随时注意管桩的垂直角度,在初压时考虑力度的使用,在初压时应力度较轻,随后逐渐递增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管桩损坏,在压桩过程中要保持整体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注意力量的使用避免管桩由于受力不均导致变形等问题的出现,压桩过程中第一节压桩的位置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节压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后续压桩工作的进行,只有第一节管桩的位置正确,才能进行连续的压入,在压桩时考虑到不同地面以及地质的情况对于压桩角度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桩机在部分特殊土质的情况里,应当注意适时调整压桩长度,避免管桩受挤压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对于超送的管桩,则放在土方开挖时再进行接桩处理,同时根据超送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接桩或采取直接降低承台垫层标高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压桩的施压过程中,现场的压桩测量员要全程地进行桩体的测点测量,从而严格确保桩体的垂直度。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时,比如承受的压力值比预算的小并且下沉;桩身的混凝土不坚固、松散、出现裂痕;桩身位置发生变化,桩周出现积水;地面发生变化,邻桩的位置也不稳定,施工人员应立即停止压桩,要在第一时间与设计、监理以及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当桩体下压完成以后要把桩头露在外面的部分予以处理,不能裸露地表,坚决禁止发生机械的碰撞以及使用桩头作为拉锚点的行为,在处理送桩留下的空洞时,要做好填塞和覆盖工作,以免发生桩机行走时的地面塌陷情况。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地做好压桩的记录工作,对压桩的时间,压入长度的压力有数值记录,从而对桩体的质量和承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高层建筑静压桩施工技术控制

1.高层建筑静压预应力管桩验收的技术。在施工现场的预应力管桩,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制定严格的运送管理,保证运送途中管桩的完整程度,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有专员进行质量检测,尤其是受损程度和裂缝的检查,办证每一个运用到施工中的管桩都是质量优良的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别注意管桩搬运过程中,避免冲击和放置位置的考虑。

2.高层建筑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监测。高层建筑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应该加强对管柱的垂直度、速度和深度的监控,对压桩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变形需要及时监测,并做好详实的数据记录。

3.高层建筑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方式。对于数量较多的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时应该重点考量群桩压桩时的挤土效应,优化静压预应力管桩压桩的顺序,抵消对施工有影响的挤土效应。

三、结语

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各项工业技术得到很好的完善和使用,在现代工业进程中,仍需要提高对于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虽然相同的技术已经运用过很多次,但是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施工中仍要注意很多问题,对于各个方面问题的考虑,以及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监督,都是今后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才是能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聂重军,唐依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及施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

[2]孙科浅谈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用[J].广西建筑.2011.

[3]张娜.锚杆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法在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

论文作者:彭博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分析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技术论文_彭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