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现状及保护论文_胡彦辉

绿谷(广州)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

摘要:古树名木是我国极为宝贵的资源,也是科学家们研究自然发展的重要资料之一,基于此,笔者展开了以下概述,以期为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的宝贵资源,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具有不可估量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不但对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变迁、植物分布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景资源,并且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较之古建筑、古文物等有形遗产,这些记忆更为脆弱和不可再生,稍有不慎,就会带给我们不可挽回之痛。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压力巨大的今天,古树名木在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古树名木为例,概括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1 古树名木整体情况

1.1 树种及数量

从广州市海珠区调查的37株古树名木可以看出,有9个树种,其中细叶榕20株、菩提榕3株、樟树4株、鹰爪1株、苹婆1株、秋枫2株、木棉2株、大叶榕3株、斜叶榕1株。

图1 海珠区古树名木树种情况

1.2古树名木生长情况

由于广州市海珠区古树保护工作较落实,不少古树都建有树池、花基、疏松土壤、种植立地植被、填补树洞、作支撑和引气根等保护措施。立地环境也有所改善,立地环境好的古树有25株,立地环境一般的有4株,立地环境不佳的古树有8株。从长势上来看,目前长势普遍较好。其中长势良好的古树有16株,占43.24%;长势一般的有19株,占51.35%;长势差的只有2株,占5.41%。

2 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古树名木自身因素

古树几百年的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有限,容易出现树干空洞、枝叶萎缩等缺肥症状。并且随着树龄增长,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光合作用能力相对降低,呼吸效率提高,树木长势明显衰退。同时,古树旁任意堆放垃圾导致古树生境土壤次生性盐碱化,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不利于古树吸收养分,导致古树生长困难。如喜酸树种引发黄化病,落叶阔叶树则提早落叶;古树缺乏树体的专业养护,白蚁、天牛及食叶害虫等病虫害危害引起古树生长不良,形成枯朽树洞等。此外古树名木未设置防雷击的设施,造成古树衰弱甚至烧伤致亡。

2.2 保护技术不全面

目前,在有限经费的支持下,只能对重点区域的有限古树名木进行日常咨询诊治、树洞修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也只能停留在一般技术层面,无法进行深入性研究。

2.3 法律法规不全,执法不严

有关法律法规,如《广州地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建设部2000年发布实施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以及《广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这些条例、办法层级较低,条款的简单化,制度不严谨,使得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出现古树名木盗挖买卖,砍伐等人为破坏行为难以控制,严重危害古树名木的生长。

2.4认识与宣传不到位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一些群众还未养成爱护古树名木的习惯,出现一些在大树上拴绳挂物、树下倾倒垃圾、堆积植物秸秆等现象,使古树生长在恶劣环境中。同时,由于认识不到位,群众对于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还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保护古树名木的社会影响力也不大。

3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3.1 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古树名木管理体制、明确古树名木保护范围、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明确执法部门及其权限。

3.2 加强宣传教育

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社会化工作,只有把保护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使古树名木真正得到有效保护。因此,政府要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社会文化发展规划,通过网络、媒体等不同的传播手段加大宣传。以政府主导、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比如开展“最美古树”“最大古树”评选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古树名木的作用和价值等,让社会形成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3.3 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动态监测系统

在增设标牌和护栏、立支撑架和附属设施等基础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物联网、无线射频技术等现代技术措施建立重点古树名木动态监测系统。实施古树名木信息的智能存储、生存环境温湿度的实时监控以及古树名木被非法移植的实时报警。同时,建立和完善全市古树名木数据库,包含每株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生存环境、养护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及防治情况、GPS 电子坐标、责任单位等古树名木档案及保护台账,方便查询、统计和养护,定期开展对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生态环境、生长状况的监督检查,更新数据库信息,为科学制定养护措施提供依据。

3.4 建立专业古树名木保护队伍,取得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

建立一支专业的古树名木保护队伍,可以高质量完成古树名木进行日常咨询诊治、树洞修补、病虫害和白蚁防治、健康巡查、安全性评估、抢救复壮、防雷保护等工作。科学开展古树名木相关研究,如古树健康状况评估、古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古树群落生态研究、古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古树综合复壮技术研究、濒危古树复壮技术等项目,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5 保障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

应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古树名木管理养护的经费,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建设围栏、扩大绿地,立支撑、补树洞、白蚁防治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结语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是重要的绿色古董。古树名木是不能被复制、伪造、失而不可得的特殊绿色文物,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纽带。要给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采取保护管理措施,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促近海珠区健康发展,使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这一宝贵自然文化遗产留给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王起富.咸宁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7(9)

[2].泮盼.平湖市古树名木现状与资源保护对策[J].浙江园林,2016(1)

[3].张文柱.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7(3)

论文作者:胡彦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试析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现状及保护论文_胡彦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