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薄弱学校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探讨论文_黄成姣

关于在薄弱学校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探讨论文_黄成姣

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语文组 552200

文言文教学历来被视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尤其在薄弱学校,学生基础较差,文言文教学更是让教师们感到头疼。怎样使学生喜欢文言文?怎样教学文言文?怎样进行高效的教学?怎样在文言文中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真正做到“少教多学”?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教师们。在此,笔者也感到不知所措,担任高中教师快六年了,一旦遇到文言文教学,总觉得很累、很疲惫。于是,我开始查阅很多名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方法试了很多,却因学生基础薄弱,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我始终未放弃尝试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挑战。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正在给学生讲解文言知识点,有一学生却主动起来把我要涉及文言知识点的那个句子朗读了一遍,并作了翻译,其他同学不约而同地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让我很受启发,的确,文言文教学就应该这样,学生自主,学生喜欢,学生活跃,打造轻松、高效的课堂。

从那以后,每逢文言文教学,我总觉得很轻松,以前的苦恼全没有了。因为我寻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践行了“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还营造了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

在薄弱学校,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我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

新授课之前,我会安排学生结合手里的《导学案》进行预习,知人论世,熟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将文言文原文抄写下来,并参照参考书与《导学案》对应原句逐字逐句地翻译,并在每段翻译完后做批注,概括段的主要内容或者对重点的实词、虚词作记录。我总会在课前花时间检查学生翻译和预习作者及背景知识的情况,然后新课的讲解开始了。课堂上,面对班上同学,我会采用随意点号数的形式叫同学起来讲解句子的意思。被点到的同学,都能遵循我的“游戏”规则,以句号为句,要求先读原句,然后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翻译完成后,我会对句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作重要提醒,提醒他们做好标记,并且要求识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醒完后,还得回到学生身上,看看同学们对句子的理解还有什么疑问,若有疑问可以提出来,没有疑问就直接到下一句,依然是由我来点号数。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我发现整堂课上学生精力较为集中,因为都担心自己“运气不好”而被抽到,也担心如果自己不认真听其他同学的讲解,一旦点到自己就会使自己难堪,所以整堂课上,学生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以下是我在教学文言文《劝学》时的一个片段:

学生结合手里的《导学案》及资料书了解荀子其人及作品《荀子》,了解《劝学》的背景,然后通读全文,将全文逐字逐句地抄写下来,并对应翻译。如原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学生就在原句下面对应写出翻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并在翻译的句子后面补充标注:“君子:在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停止。”这样不仅清晰明了,还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去寻找文言知识点。又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学生对应的翻译是:“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蓝草还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寒冷。”像此句子与“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比较起来,文言知识点就显得较为复杂一些,因为它涉及到特殊句式及虚词的理解。学生在完成批注的时候,因为基础薄弱,就无法将特殊句式进行归纳,他们的批注往往较为简单,如:“青:靛青,一种染料。青于蓝:就是‘于蓝青’,比蓼兰颜色深。”学生能做到这样的批注,那样因为《导学案》及资料书里面有相应的参考,但他们却不能在旁边点出这个句子“青于蓝”翻译成“于蓝青”是介词结构充当状语,为状语后置句。正因为学生不清楚,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进行点拨,让学生清楚这个文言知识点。相应的还应提醒学生“青取之于蓝”、“寒于水”这两个句子也属于状语后置句。另外,“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个句子中,教师还需要给学生强调的是“于”、“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取之于蓝”中“于”理解为“从”,“而青于蓝”中“于”则表比较,“而青于蓝”与“而寒于水”中“而”意思相同,都表转折,“但”、“却”的意思。对于这些知识点,学生在起来回答句子的翻译的时候总是照着自己事先做好的作业进行“照搬”,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进行必要而适当的补充。这样的话,知人论世这个环节在课堂上不需要花费时间来讲解,翻译的环节学生自己来完成了。在整堂课中,教师扮演的是终极评审员的身份,学生评价过后教师进行终极评审,并对必要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真正践行了“少教多学”的理念。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都是好的。

论文作者:黄成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关于在薄弱学校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探讨论文_黄成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