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林 敏

为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主办的“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2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本届研讨会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四个主要议题展开了研讨。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樊建新研究员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专业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成绩显然。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就的关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革命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1958年9月,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1984年,党提出“把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课”。1985年,党对从小学阶段直到大学研究生阶段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都作出了明确部署。1994年,党中央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2005年,党将思政教育作为六个二级学科,本科硕士博士成系统体系,并通过“98方案”和“05方案”,使得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日渐完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新的历史使命,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时代发展,谱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篇章。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书林教授指出,7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认清发展的经验和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一是党对一切工作和事业的领导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保证。二是世界观的学习和改造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不能动摇。三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理论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永远守好这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教育内容绝不能淡化绝不能放弃。五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长期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样的主旋律不能动摇。六是坚持批判错误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环节。七是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体现针对性、亲和性、渗透性和体现问题导向,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八是持久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的学习和研究,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环节。他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田克勤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初建与曲折发展、恢复与重建、持续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他通过分析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演进过程,总结出三条历史经验:第一,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要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的要求,并与之相伴。第二,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并与之相契合。第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要紧扣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并与之相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冯刚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新中国的发展同频共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回应了时代赋予的各项任务,适应了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发展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与经验,能够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在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格局中,找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责任,把握基本规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三是围绕人才培养中心环节,科学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四是关注时代变化特征,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五是不断强化队伍职业能力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学的角度,认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和实施者。他对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观点提出异议。他认为,主体性作用不排斥学生的客体性,只有形而上学者才会认为主体是主体,客体是客体,主体不能具有客体性,客体不能具有主体性。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客体,可以主动也可以被动受教育。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是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客体这种观点他也给予了回应。他认为,这种观点如同混淆了使用工具的过程和制造工具的过程,对编教材的人来说,教材内容是客体,在面对面教学的过程中,是使用教材里面内容的过程,是作为工具的,但工具不是劳动对象,工具是加工劳动对象的媒介。同时,他认为,教师是具有客体性的主体,教师自身也要受教育,要学原著用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客体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团员、学生干部的先进性作用。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王永友教授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切实承担起“育新人”的使命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始终坚守政治底线、不断夯实理论底子、着力增强能力底气。他认为,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的根本所在,是实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这一最高目标的关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立德树人之本。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新形态的探索与建构。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颖副教授指出,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存在平面式、概论式的叙述和铺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原理本质意义上的解读不深、不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概念泛化”,新概念层出不穷。他强调,要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先验和想象出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解释力和实践指导的功能,高度关注并研究真实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事实和现象,积极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

关于加强青年劳动教育的研究。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茂华教授指出,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经历探索、形成、加强、创新发展四个发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的经验一是制定了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形成了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三是搭建了校内外劳动实践平台;四是提供了劳动教育方面的保证。

由主管部门制定本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着力发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对于有效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补充,因地制宜建设大居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城市书房、职工书屋等服务点,推进城市“15分钟图书馆服务圈”、农村“农家书屋”、“书刊阅览网格点”建设。

结果表明,研究1组化疗性静脉炎预防有效率为100.0%,对照1组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明喜辽妥软膏与湿润烧伤膏局部交替外敷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正面临着前提性反思与创新性发展的双重追问。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高地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比较的基本研究取向一是要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二是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三是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借鉴性。他强调,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意识形态和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差异,要理性把握可借鉴的和不可借鉴的。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春英教授指出,可从新中国成立70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这一视角出发,回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借鉴苏联道德教育的经验。苏联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来自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关道德教育的论述,以及苏联教育家们的教育理论。苏联在社会领域方面的道德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道德实践,道德教育贯穿在基础课程教学之中。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辽宁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具有内在的耦合性,需要我们在实践探索中、理论升华中、制度完善中、文化经验推广中,加强意识形态的话语生产、话语传播、话语实践、话语保障。这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研究。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小谦教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观导向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这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的问题。她认为,教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教学,要始终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的统一,是统一而不是谁是第一位的问题。实现这一统一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觉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追究为什么,还要知道如何行为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价值观的树立。

关于对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回应承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凤君教授教授批判了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为政治斗争服务,革命结束就过时了的观点。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超越了政治革命,剩下的是思想和灵魂是所有人共同的精神需要。她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解释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2.1 临床情况 4例胎儿MRAA-LDA-DAO中,2例为本院建卡患者,行胎儿心脏筛查时检出,2例为外院转诊病例,外院超声提示“3VT见O形血管环形成,考虑多系DAA”,经过本科医师全面系统的检查,最后均确诊为MRAA-LDA-DAO。所有病例均不伴其他心内外畸形。

论年龄,招财比宝玉爹宝刚爹他们小了十多岁,可比我和健保、牛伢这一拨后生又大了十多岁。论辈分,他比宝玉爹宝刚爹还高出一辈。只是乡下人到了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也不那么讲究了,大多以年龄大小来确定身份,故招财喊宝玉爹为叔,喊桂娭毑为婶,不足为怪。

三、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研究

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我们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英杰教授认为,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做人的工作。她试图从接受者的角度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面来分析新时代如何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她强调,接受者在意识形态认知的过程中要破除惯性思维的阻碍,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认同思维模式。同时,她还强调,要转变阐述的依附性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用中文语境阐释中国问题,用便于中国人理解的方式来表述。在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入侵,面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等,接受者要找准意志的着力点。她指出,知行合一是意识形态认同的最佳效果,行为不仅是衡量意识形态是否深入人心的重要尺度,更是推动意识形态深入人心的重要方式。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国疆教授指出,在新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近些年来,有人借助不同族裔群体居民的体质体貌、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否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事实,否认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认为,在历史教育过程中一旦历史书写与解释出了问题,历史记忆与政治和文化认同就会出问题。他强调,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要注意加强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意识形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西方对中国深层持久的影响主要是思想理论的影响。他强调,理论的力量只能用理论的力量来摧毁,建构自己的理论,设置了一道防线。识破西方理论的本质,如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背景、影响等进行研究,才能破除西方理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冯刚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和展望需要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做有思想的行动者,关注实际问题的研究者。一是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二是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育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以文化人是文化育人的核心和总体机制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育人要从多方面着力。三是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四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制度机制。制定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要符合时代要求;创新性地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方法;实施严格的评价制度。

瞳孔边缘检测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瞳孔中心坐标的计算,进而影响到视线估计的精度。众边缘检测算法中,Canny算子具有明显的优势。Canny算子对一阶微分算子进行改进,增加了非最大值抑制来抑制多边缘响应,又增加了和双阈值来减少边缘的漏检[11-13]。本文采用Canny算子进行初步的瞳孔边缘检测。检测结果如图9所示。

关于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知名学术刊物编辑们认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点可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侧重对其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研究。二是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并总结其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规律。三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四是对社会思潮的研究和评析。五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立的重要目的,为思政课提供学理支撑。六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教训、机遇、矛盾、困难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春华研究员指出,我们用理性的方式、深入研讨的方式来回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走过的70年历程,总结经验教训,这不仅给大家搭建平台,聚焦观点,还实现了此次会议的目的——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学术研究。此外,她总结了会议的特点:一个主题,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回顾与展望。两个结合,即一是坚持了政治高度和学术深度的结合;二是坚持了高端性和广泛性相结合。

作者简介: 林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2488。

(责任编辑 陈 艾)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