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宋桂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宋桂萍

宋桂萍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三道坎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蒙古乌海 016040)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慢阻肺稳定方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09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疾病特征为持续进行性气流受限,其发生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的异常异常反应有密切关系,可分为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对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本文主要分析了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50~79岁,平均(68.84±3.15)岁,平均病程(14.81±3.21)年。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9~81岁,平均(69.17±3.22)岁,平均病程(14.79±3.08)年。所有入选病例均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西医)及《实用中医内科学》(中医)中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过敏体质者、免疫系统疾病者及近期接受过免疫抑制剂者。上述两组研究病例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并结合氧疗及康复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烟酒。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慢阻肺稳定方治疗,该方由白术、党参、黄芪、北沙参、南沙参、巴戟天、补骨脂、当归等多种中药组成,每天1剂,加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中医症候根据有无及轻重程度分别记为0分、1分、2分、3分,总分分值在0~12分,分值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率来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症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结分×100%。

1.4 疗效判断[2] 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分率在90%以上(包括90%),视为临床控制;患者症状、体征明显缓解,症候积分减分率在70%~89%范围内,视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好转,证候积分减分率为30%~69%范围内,视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变化,症候积分减分率不足30%,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5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均数(x-±s)、百分比(%)表示,且分别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证候积分为(9.85±2.01)分,对照组患者症候积分为(9.78±1.97)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证候积分为(3.18±1.21)分,对照组患者症候积分为(5.61±1.27)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3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4%(45/47例);对照组临床控制2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60%(36/47例),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排在世界疾病死亡率第4位的疾病,属于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是由职业性粉尘、有害气体、吸烟、气候等因素诱发的一种慢性肺疾病[3]。患者受上述因素影响,肺部终末组织支气管因肿胀、过度充气,继而肺部组织弹力降低、容积增大,最终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属于可防治疾病。稳定期主要指的是患者咳嗽、咳痰、气喘、胸闷等症状稳定,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西医多给予患者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患者病程较长,长期用药控制疗效下降。

在中医学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咳嗽”、“肺胀”、“喘证”、“痰饮”之范畴,本虚标实为病理基础,本虚累及患者肺、脾、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发展至晚期可累及患者心脏,标实主要为痰饮瘀血,两者属于互为因果关系。稳定期患者主要病理特征为本虚,在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实现标本兼达的效果。慢阻肺稳定方中黄芪有健脾益肺、补气升阳之功效;党参有生津养血、补益肺气之功效;白术具有燥湿利水、补气健脾之功效,白术与党参联合应用药性温和,能够提高黄芪健脾运气之功效。北沙参有益胃生津、养阴清肺之功效,南沙参有益气祛痰、养阴清肺之功效,联合应用润肺止咳、养阴清肺作用显著;补骨脂、巴戟天有纳气平喘、补肾助阳之功效;当归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诸药联合应用补肾纳气、健脾益肺作用理想,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患者病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6.60%,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疾病控制效果好,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许庆.慢阻肺Ⅰ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619-1621.

[2]李娴,郭伟,李玲.补肺纳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7(8):991-996.

[3]罗登攀,张洪球,徐郁颖,等.慢阻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39(1):94-95.

论文作者:宋桂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宋桂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