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TMD战略与东北亚安全问题_军事论文

美国TMD战略与东北亚安全问题_军事论文

美国的TMD战略与东北亚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亚论文,美国论文,安全问题论文,战略论文,TMD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TMD战略的由来

TMD全称为THEATER MISSILE DEFENSE,即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它脱胎于里根政府1983年提出的旨在与前苏联的军事霸权抗衡的“空间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80年代末90年代初, 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使布什政府将弹道导弹防御的重点转为对付第三世界国家潜在的导弹袭击,“空间战略防御计划”被修改为“全球有限攻击防御系统计划”(GPALS),这是一个简易版的SDI计划。到1993年5 月,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对已推行了10年之久的“空间战略防御计划”进行了全面审查,宣布“星球大战”时代结束,决定重点发展“弹道导弹防御计划”, 该计划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二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

TMD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低层体系防御系统”, 主要用于对高度在40公里以下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以保护战役战术目标,该系统已投入使用;二是“中层体系防御系统”,主要用于对高度在40~200公里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 以保护较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和目标,其发展项目主要包括“爱国者”Ⅲ型导弹系统、海军“低层”系统和“中距增程防空系统”;三是“高层体系防御系统”,主要用于拦截仍处于助推飞行或上升飞行中的高度达200~1000 公里的战区弹道导弹,其发展项目主要包括陆军“萨德”(THAAD)系统、 海军“高层”(NTW)系统等。其中,陆基式与海基式的高层武器系统是整个TMD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根据美国国防部和弹道导弹防御组织的构想,TMD 系统共有四大支柱,分别为:1.积极防御(导弹拦截);2.消极防御(减少攻击导弹的破坏力);3.先发制人打击;4.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C3I )。其中积极防御是核心内容。

美国加快并决定

与日本合作研制TMD系统的背景

去年8月31日,朝鲜发射了一枚飞跃日本上空的三级火箭, 但没有成功,其残片溅落在日本附近海域。朝方声称他们是想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但美国人得到的情报却认为朝鲜发射的是大浦洞弹道导弹的最新一代劳动1号导弹。日本也怀疑朝鲜仍在地下设施中秘密研制核武器。 美国、日本和韩国都因此提高警觉,因为此型导弹可以投射弹头攻击驻扎在琉球或韩国的美军,还可以发射到东京和日本其他所有大城市,甚至可远达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东北亚的安全局势再度紧张起来,美国国内甚至有人预言朝鲜半岛可能爆发一场新的安全危机。为了保护驻扎在日本和韩国的美国军队以及它的东北亚盟友,美国决定加紧研发TMD, 以便在该地区建立起一顶核保护伞。日本则乘机提出要参与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并要建立自己的卫星监视系统。由于研制和发展导弹防御体系是一项费时、耗资的艰巨工程,美国的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多年来,美国用于研发导弹防御系统的资金投入已达上千亿美元之巨。今后即使研发成功,部署的花费又是一个巨大的“钱坑”。而且,在高技术领域,美国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有优势。更重要的是,有效的全球导弹防御系统需要美国的盟邦参与,如若参与国提供陆上雷达地点与美国海军的全球感应器网合作,将大幅增加导弹防御系统保护的地区。为了加快研制过程,借鉴国外的经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出于“借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的想法,美国决定采取与他国(地区)合作发展TMD 的道路。1998年9 月20日,在日美安保协商会议上,双方同意日本从1999年开始和美国一起对战区导弹防御进行“共同技术研究”。1998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1999年度开始同美国合作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并在1999年财政年度预算中为此拨款9.6亿日元,这标志着日本正式全面加入了TMD。不久,美国国防部也宣布将增列预算加速进行“全国导弹防御体系”(NMD)以及“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的研制。

朝鲜的导弹威胁可以说是美国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上加快步伐、加大力度的导火线。事实上,这一举措也是美国对目前世界形势认识的必然结果。早在1998年7月, 美国“国外导弹顾问小组”就向总统和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指出海湾战争后,导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的导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些均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根据导弹防御委员会的一份评估报告,俄罗斯拥有能够发射3600个以上核子弹头的将近800枚洲际弹道导弹, 对美国构成的绝不只是一个假设性的威胁,而俄罗斯在目前政治脆弱的情况下意外发射导弹的可能性尤其令人担心。中国近年不断扩充军备,在导弹技术方面已有新的发展,曾以台湾及驻扎在东南亚地区的美军为导弹模拟试射目标。朝鲜和伊朗等不稳定的政权,则可能会“在几乎毫无警告的情况下”以导弹攻击威胁美国。该报告指出,在全球各地导弹威胁日增的情况下,美国必须尽快部署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的真实意图

那么,美国的“防御”行动仅仅是为了对付实际的或潜在的全球导弹威胁吗?美国极力推动的TMD研发、 部署计划一旦在东北亚得以全面实施,不仅将形成一个单一的反导系统,而且将在实质上制造一个军事同盟。因为TMD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它由设在各国(地区)的预警、 探测、发射、储运等子系统组成,TMD 成员国(地区)之间由此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军事体系,这就是军事同盟。在这个军事同盟后面又隐藏着很深的政治目的。

首先,美国的举措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即夺取21世纪的战略优势。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部长报告》等提出,美国现在正处于一个“有利的战略间歇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构成对美国的重大威胁。但再过15年,俄罗斯、中国或其他地区大国很可能会对美国“构成全球性挑战或威胁”。另外,美国的安全利益在冷战后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了,全球各地都有美国的敌人或潜在敌人,美国把它们称之为“无赖国家”。它们正试图购买或研制能够打到美国本土或友好盟国的带有核弹头或生物弹头的弹道导弹,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作为美国维护惟一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措施,首先使美国确保了军事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这是遏制大国对手、打击“无赖国家”敌手和保护盟国的前提条件。

其次,通过联合亚太国家和地区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希望在该地区建立起类似北约的由美国主导的军事安全机制,从而夺取控制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亚洲盟国对美国的离心倾向有增长之势,将它们拉入有关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既可以弥补美国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不足,又可加大盟国对美国的依赖,以便将其进一步纳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安全体系之中,为在亚洲地区建立美国主导的军事安全机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亚洲地区多极化加速发展,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美国要实现上述目标困难重重。于是,美国除了在政治、外交领域继续正面推动亚洲军事安全机制外,同时在侧面采取更为隐蔽的手段,以TMD为诱饵或纽带, 通过构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多国(地区)反导系统,达到在军事上形成受美国控制的亚太军事安全机制的目的,并通过确立美国在未来东亚安全格局中的霸主地位,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事务进行全面调控。

第三,在东北亚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具有格外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是美日中俄四大国力量交汇的地方,因而成为美国推行“遏制诸强、维持一超、独霸天下”的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在这里,有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盟友日本和韩国,有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利益构成潜在威胁的“无赖国家”朝鲜,还有最具可能崛起或复兴的成为美国对手的地区大国——中国与俄罗斯。可以说,美国在东北亚面临的安全形势是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需要的一个缩影。

尤其是中国,虽然目前不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但美国担心中国在未来的15~20年里,军事力量壮大后成为它的战略竞争对手;加之随着香港回归、澳门即将回归,美国认为实力不断壮大的中国已经在东亚对它的利益构成了威胁。它在亚太地区合作开发TMD 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中国。同时,三年前中国在台海地区的导弹演习在美国人的心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核战争阴影,将台湾包括在TMD系统之内, 既是对台湾的防务支持,又能遏制中国的军力发展,阻挠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顺利完成,继续利用台湾问题对中国实行既接触又遏制的政策。可以说,中国是TMD针对的主要对象之一。

东北亚各国对TMD战略的态度和反应

对美国加快研制和部署TMD系统, 东北亚有关主要大国的态度和反应各不相同。

日本是竭力赞同和支持的。对日本来说,朝鲜半岛任何一方拥有核武器都会立即对日本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它在朝鲜问题上第一位的利益就是要确保南北双方无核化。在要求朝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检查的问题上,日本的态度一直是积极的。朝鲜试射人造卫星后,惊慌失措的日本,如大敌杀进国门一般,以坚决抵抗的姿态,于第二天宣布了多项对朝鲜的制裁措施。大约5年来, 美国一直想与日本合作建立导弹防御体系,但日本总是不太情愿,因为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关键技术。然而这一次,日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担心朝鲜开发弹道导弹,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议会发表讲话,声称日本将尽最大努力与美、韩合作,阻止朝鲜再次试射远程导弹。与美、韩通过接触、谈判谋求同朝鲜改善关系以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的做法不同,日本希望美国对朝鲜采取强硬政策,日本甚至希望在朝鲜半岛上出现像美英联军用导弹轰炸伊拉克那样的战争局面。因此日本愿意加入美国的TMD体系, 同时它想把韩国也拉进来,进一步加强东京和汉城的安全纽带。日本防卫厅长官今年年初访问韩国时,故意渲染朝鲜的导弹威胁,说朝鲜的劳动1 号导弹已进入实战部署阶段,朝鲜有很大的开发核武器的嫌疑。日本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拉着韩国共同对付朝鲜,二是乘机在军事上控制韩国。

然而对这种别有用心的煽风点火,韩国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没有上当。韩国认为即使有迹象表明朝鲜在研制导弹,韩国还是排除对朝鲜采取强硬措施的选择。即使最后采取军事行动,也应由韩国和美国来实施。导弹事件发生后,韩国在适当加强军事戒备的同时,继续推行促进经济交流和政治对话的“阳光政策”,并劝说美国和日本要有耐心,支持它对朝鲜的渐进接触政策,不能像对伊拉克那样对朝鲜,因为朝鲜目前局势动荡,已经不堪一击了。

除了出于维护金大中总统的“阳光政策”的考虑, 韩国不赞同TMD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认为,TMD 计划中的武器系统不能有效对付朝鲜的导弹威胁,一些相关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未被试验通过,并且所费甚高,耗时长,不足以在短期内阻止朝鲜进行导弹试验。韩国主张发展和部署具有攻击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的重要目标的、射程为500 公里的中程导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威慑朝鲜、遏制其搞核军备的目的。

韩国的对朝防务政策也是它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的立场的反映。韩国虽然是一个小、弱国,但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成功腾飞,它逐渐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在对外交往中的独立自主性也越来越强。这一变化在韩美对朝政策分歧上表现得很充分。韩国制定了一套“阳光政策”,并把它视为当前最现实的选择,而美国却表示难以对这一政策实施全面支持。 如果美国成功地在日、 韩以及东北亚其他战略重地全面部署TMD,一是韩国将更加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 二是朝鲜的核问题将受到美国的控制,与之相关联的朝鲜半岛和平统一问题,也将落入美国的主导之中,这是韩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对TMD计划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中国。 中国曾与俄罗斯进行双边磋商,专门讨论TMD问题。 在今年日内瓦裁军大会上中国提议成立“反对外层空间武器化”委员会;江泽民主席访问瑞士时特地赴裁军大会阐述中国的有关立场。这些表明中国反对TMD的立场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中国反对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TMD 系统的进攻性对整个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美日将“战区反导弹系统”特意称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目的是突出其防御性。但事实上,他们研制的反导弹系统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有形的攻击能力:TMD不仅能打击弹道导弹, 还可以打击其他军事目标甚至民用目标,因此不是一个纯粹的防御系统。例如,日本现已装备的属于TMD计划低空作战部分的“宙斯盾”舰载低层防空、 反导弹系统,不仅能够拦截入侵飞机,也能逼近别国空域袭击民用飞机。又如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现已装备的、同属于TMD 计划低空作战部分的“爱国者”防空、反导弹系统,借助其高达140公里的大射程导弹, 部署在金门等沿海岛屿上,将威胁大陆厦门、福州等地区纵深140 公里范围内的民用航线安全。再有,TMD 计划中的重点和基石——陆上战区高空高层反导弹拦截系统一旦部署成功,它的射程达150公里, 已经达到或接近了一些卫星的近地点高度,实际上可以用来拦截别国的低轨道卫星,等于在航天领域建立起一个“禁飞区”。台湾就位于这个禁飞区下的反导弹包围圈内,其他亚洲国家的运载火箭升空时几乎都要经过这个包围圈上空,此刻它正在爬高,速度、高度均较低,正是反导弹系统的好靶子。最后,一旦美日突破技术难关,研制成功海基战区高空高层反导弹拦截系统和弹道导弹上升拦截系统,整个TMD 系统的主动攻击能力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前者更适于改装为远程高精度对地攻击武器,更具备把对方弹道导弹击毁在发射阵地或发射初期的能力;后者其实就是一个把对方弹道导弹击毁在发射阵地或发射初期的主动攻击性武器系统。另外,TMD作为一种特殊的导弹,其技术可以转用于进攻性导弹。 TMD的技术特点是以导弹拦截导弹,因此TMD的燃料技术、推进技术、稳定技术、引导技术、预警技术甚至拦截技术都与攻击性导弹的技术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将TMD的软件进行调整并加上再入大气层技术,TMD就可改装成地对地的导弹。因此TMD 的发展必然有助于提高攻击型导弹的技术水平。

无形的攻击能力:TMD 的根本作用在于保护部队的进攻能力不受敌方导弹的打击,从而保证军队的有效进攻能力。TMD 则是保护在一个战区内所有攻击性武器和进攻部队的攻击战斗力,特别是保护导弹基地的攻击能力。通过削弱对方的进攻能力,对于所谓的防御方,就形成一种“我不怕你打,又能打你”的状况,从而打破已有的力量平衡,实际上是提高了防御方的进攻能力,进一步加强其已经非常明显的军事优势。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一旦某个国家拥有绝对军事优势,其在国际事务中动武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倾向就会加强。从这一意义上讲,TMD 不是单纯的防御性武器。

中国强烈反对TMD计划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 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通过了《美国与台湾反弹道导弹防御合作法案》,将台湾也纳入了TMD的范围。这个问题涉及中美关系的基础, 也就是包括《八·一七公报》在内的三个联合公报。美国如果把台湾包括在TMD范围内, 除了要在台湾部署爱国者Ⅲ型导弹之外,还要负责建立指挥控制终端中心及相应的设施、进行人员培训等等,这将突破中美建交公报所明列的原则。如果台湾加入TMD, 与美国的关系就会由《台湾关系法》这种民间性质的军事合作关系转化为准军事同盟关系,这样就更容易使美国卷入未来的台海地区军事冲突,为台独分子争取外来军事干涉埋下伏笔,为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增添有效筹码,这将对中国的主权构成严重挑战,而且将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及远东地区的安全形势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冲击,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都不利。中国认为,美国有意在台湾部署TMD,等于是发出了打算对中国采取军事遏制的信号, 美国正在为建立针对中国的地区军事联盟奠定基础,这一举动将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制造严重的障碍。

对日本加入TMD的问题,中国也相当担心。 中国对日本的军事能力与军国主义历史一直存有很高的戒心,虽然TMD 将日本防务纳入美国的防务体系,可以起到抑制日本军事发展的作用,但TMD 首先会抵消中国导弹与核武器对日本的威慑力。中国对日本的军事优势只有导弹与核武器两项,如果TMD抵消了这两项的作用, 中国对日本的军事优势将会丧失大半,因而增加中国的不安全感。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日本加大向军事大国迈进的步伐,它开始染指台湾问题。今年4 月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相关法案,这意味着日本的安全保障和防卫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中国为此采取了强硬姿态,强烈批判TMD, 认为它同世界和平的潮流背道而驰,远远超过了有关国家正当防卫的需要,将损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在台湾地区部署TMD 将会阻挠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中国暗示将被迫研制更先进的导弹,并重申不排除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可能性。总之在事关国家尊严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半步。

TMD计划也引起了俄罗斯的不安。在这个问题上, 中国与俄罗斯的利益一致。俄罗斯对美国径自制定违反1972年美苏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深感震惊。一位负责俄美关系的俄罗斯将军声称美国计划建立的“星战式”导弹防御系统,针对俄罗斯的程度与针对一些“无赖国家”的程度差不多。

俄罗斯与中国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共同态度使两国站到了同一条反对战线上。中国外交部表示,TMD关系到全球和地区安全, 中俄两国都相当关切,而两国的立场一致,都反对TMD, 并将就此问题在各级别保持磋商。俄罗斯副外长访华时,中俄双方曾就相互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其中TMD也是话题之一, 俄方表示可能将与中国在TMD问题上联合采取措施。

TMD究竟给东北亚的安全带来了什么

美国的TMD战略宣称其目的是要对付朝鲜的导弹威胁。 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首先,TMD计划的出台非但没有缓解所谓的“导弹危机”,相反, 从长远来看,已经对东北亚的安全问题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与民族统一一直是东北亚安全的焦点。冷战的结束并没有消除半岛上的冷战结构,南北方对峙,军事摩擦时有发生,如果把握不当,极有可能酿成大规模武装冲突,这将对整个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的形势造成巨大的冲击。作为美苏对抗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问题不仅牵涉到南北对峙,而且事关几个大国的战略利益。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关各国只能釜底抽薪,不能火上浇油,更不能借题发挥,乘机扩充军备,谋求军事优势。威胁、恐吓或仰仗武力只能加剧对抗。

在过去的五年里,朝鲜问题的解决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大国基本上保持了比较一致的立场,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美中韩朝“四方会谈”正在不断地取得进展就是这方面的例证,它意味着缓和、合作、磋商已成为朝鲜半岛的主旋律。然而TMD 计划的节外生枝,损坏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协商、谈判气氛,使中美、中日、美朝、日朝、美俄以及半岛南北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不信任、猜忌、敌意和对抗,不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其次,日本利用朝鲜导弹危机,加强了防务态势,通过扩充军备,进一步谋求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地位。近几年来,日本不断扩大对安全概念的解释,其触角已从本国领土、领海伸到了朝鲜、中国等周边地区,意欲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与美一起控制北起朝鲜半岛、南至南沙群岛、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广大地区。美日的TMD 联合行动无疑助长了日本极右势力的军国主义倾向,对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平与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第三,美国加快部署TMD 使其国内近几年来一直大力渲染的“中国导弹威胁论”达到了一个高潮。把中国作为TMD的假想敌, 严重毒化了中美之间“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氛围,甚至将导致冷战式的对抗关系。TMD开始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复杂因素, 该计划一旦实施将使中美关系严重倒退。中美作为亚太地区两个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国家,如果关系恶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第四,美日联合研发TMD, 已超出了冷战时期美国与其盟国军事合作的水平,在实质上扩散了战略性的军事技术,打破了亚太地区原有的战略和军事实力平衡,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将使正处于形成期的亚太安全机制遭到重创,不利于亚太安全格局的形成。

标签:;  ;  ;  ;  ;  ;  ;  ;  ;  ;  ;  ;  

美国TMD战略与东北亚安全问题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