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可行性研究论文_罗敏,马向阳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单纯内固定以及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1月~201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加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可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单纯内固定;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可行性研究

脊柱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一般是因为外力因素而导致的骨折现象,病发率较高[1],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若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因此,需要选取较好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从而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98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究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1月~201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以49例脊柱骨折患者为一组进行研究。

对照组49例脊柱骨折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6/33,年龄跨度在60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75.41±3.55)岁,该组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49例脊柱骨折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7/32,年龄跨度在61岁~83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76.68±3.68)岁,该组患者采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

将98例脊柱骨折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基本资料之间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方法治疗,即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C型臂机的透视下[2],经X光确定骨折椎体以及相邻椎体的位置,经皮分别在相邻椎体上的双侧椎弓根植入导针,并对导针的位置进行确认,不得穿破椎弓根,之后将工作套筒沿着导针放入,再将空心的椎弓根螺钉置入,经皮安装、锁定、固定连接棒。

观察组:采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即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缺损的部位进行选择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操作后,将手术枕水平垫于髂骨上棘以及胸骨柄,利用腰椎重力的作用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根据患者病情,可以选择体位复位的方法来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复位效果较好的患者选择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下一步操作,而对于复位效果不佳的患者,则应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X光的引导下,经皮对骨折椎体进行穿刺,穿刺针到达椎体中前部之后即可拔出,之后直接将骨水泥注入强化椎体,减轻疼痛感,防止塌陷;对于复位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进行进一步的复位操作,将工作套管更换,沿着新的工作套管将球囊植入,调整球囊处于合适位置,注入造影剂,让扩张球囊将椎体撑开,取得满意的复位效果后,在低压环境下将骨水泥注入,减少渗漏的发生,防止复位丢失。最后进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操作,方法同对照组患者所用一致。(见图一、二)

1.3 观察指标

观察98例脊柱骨折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效果的差异性,其中,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表示患者经治疗,症状完全恢复,并未出现疼痛感;良表示患者经治疗,症状逐渐恢复,疼痛感较轻;差表示患者经治疗,症状没有恢复,且疼痛较为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SPSS17.0软件),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卡方进行检验比较。

2.结果

针对98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脊柱骨折疾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大部分都是因为间接的外力所导致的,带有较大的疼痛感[4],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选择一个较好的方法进行治疗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98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究治疗效果的差异性。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表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感,治愈率较高[5],安全有效。

临床早期针对脊柱骨折患者一般采用单纯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因此,并不受到众多患者所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技术的进步,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逐渐采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而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主要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椎弓根钉在前后牵拉的情况下,可以恢复患者之前的脊柱高度[6],还能够有效预防椎间间隙高度丢失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伤椎的支撑作用,起到一个矫正的功效,还能够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资料还曾经表示,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的时间较短,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伤椎高度的逐渐回复,还能够矫正患者的脊柱情况,稳定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让患者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逐渐恢复自身机能[7],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以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佩海,李长青,黄博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5):948-950.

[2]陈强,王小兵,左红光等.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1):48-50.

[3]朱立帆,蒋富贵,朱晓东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5):489-490.

[4]王键,李宜照,万磊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5):543-545.

[5]谭于建,刘云华,王如彪等.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5):96-98.

[6]张寿天,武林,崔华安等.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0):180-181.

[7]李忠年.比较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3):114-115.

论文作者:罗敏,马向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2

标签:;  ;  ;  ;  ;  ;  ;  ;  

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可行性研究论文_罗敏,马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