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中高新技术的运用论文_张文明

东莞市常平镇规划管理所 523560

摘要: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是为了提升地下管线管理及检测工作的效率,也是为了保证人民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中的高新技术也越来越多了,高新技术的运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强度,也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管线探测;普查;高新技术;应用;PDA技术

引言: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涉及测量、物探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1997年以前,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主要形式是整理测量。1997年广州市运用现代的测量、物探和计算机技术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开创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高新技术应用的新模式。随后的十几年,全国掀起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高潮。随着测量、物探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中,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效率和精度,所形成的成果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翔实、准确的基础资料,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一、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数据精度标准。衡量探查质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明显点重复量测,不易开挖地段隐蔽点的重复探测和开挖验证,分析计算平面位置和埋深的中误差及开挖合格率。管线图测绘精度以双观测值统计的中误差衡量,进行设站检查,采用全站仪同精度采集地物点、管线点坐标和高程及丈量地物点、管线间距的方法,按图幅进行统计点位中误差、间距中误差及高程测量中误差。各项精度指标必须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

数据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数据编码体系,包括管线编码、管线点标识方法、道路编码等的数据定义体系、分类体系以及数据交换格式、数据存储格式、输出格式和数据分档等。入库数据文件要求以城市1:500基本地形图幅为单位,每图幅应含有三个唯一性文件,即管线点成果文件、基础地形文件和汉字注记文件。每幅图中的每类专业管线应有独立的管线注记文件和管线数据文件。

质量监控。实行工程监理,监理人员对普查全过程包括探查作业、测绘作业、计算机成果及档案资料进行质量监理。计算机成果数据格式检查是在施工队伍提交普查成果的建库软盘后,采用专用软件对所提交的数据文件进行检查,在数据格式检查合格后,还应对施工队伍提交的建库成果数据进行成果一致性检查。通过专用软件读取所提交的成果数据文件,并输出成果表和综合地下管线图,与作业单位提交的成果和综合地下管线图进行全面的对照检查,直至全部数据文件符合要求后直接输入地下管线数据库。

系统的总体结构。开发相应监理查错与入库程序,实现“外业勘测—内业成图—建立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为确保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的现势性,在全面开展普查与数据入库的同时,必须同时开展新建管线竣工测量及现势数据入库的工作。竣工测量成果数据的监理入库程序必须具有对现状管线数据库进行修改、更新、编辑的功能,在确保点号唯一性与拓扑关系正确的条件下实现管线的截断处理、管线的删除处理、管线的追加处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要同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接轨,建立规划管线库,实现管线文本与图形数据同步管理与动态更新;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实现任意断面自动生成与分析、网络分析、管线工程规划综合、管线工程辅助设计、管线地图综合等具有空间决策支持或专家系统雏形的分析与设计功能

二、复杂条件下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功能的增加和不断完善等,城市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更复杂的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测量中,需要有效避免干扰因素以及一些场地因素的不利影响,才能确保测量的准确有效。现阶段影响城市地下管线的测量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电磁干扰,城市中的高压线、变电站、变压器等都会造成地下管线测量受到电磁干扰,还有城市中的通讯发射台、微波站等辐射也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针对这些复杂的环境影响,相关的测量技术也在进一步发展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研发成效。针对城市中的铁栅栏、高压线、导电覆盖层、导电围岩、复杂的地形等产生的不利影响,发展出病态信号分析技术,这种信号分析技术能够对干扰因素进行剔除,直接对目标管线的情况进行监测。

对于近间距的平行管线探测可以尝试采取发射机的倾斜压线法进行,这样近间距上下并行的光线垂直压线法能够获得较为精准的测量结果。对于那些电性联通效果不佳的金属管道和埋深较大的金属管道的测量,可以采用低频探测技术进行测量,能够实现管道信噪比的提高,方便掌握地下管线的异常情况。但是金属管线探测仪对于非金属管线探测效果不理想,针对非金属管线测量,可以尝试使用示踪电磁法,也就是雷达测量,目前,这是城市非属管线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测量技术方法。

三、物探方法

物探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国外进行的较早,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简单应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物探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所有的物探方法中,探测效果好、适用范围最广的是频率域电磁法和电磁波法(探地雷达法)。按照场源可分为被动源法和主动源法,见表1;

四、嵌入式系统PDA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访问技术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嵌入式PDA技术的发展,使得该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城市地下管线的测量工作中,记录相关的测量数据是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这些数据包括管线和管线点的属性数据、管线、控制导线、水准数据等等,最后需要针对这些数据计算和分析,使用传统的人工记录数据和计算的方法,会使得人工对工程项目进行仔细检查,对仍然存在的缝隙进行填补,将石料填充到没有被推土机推平的缝隙中,保证路基铺设具有一定的平整度,提高铺设工作的质量。此外在铺设工作中还要注意洒水量的控制,全方位保证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一项涉及测量、物探、计算机等多学科和多种技术应用的系统工程,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精度和普查的工作效率,为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了准确、现势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料,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凤林,洪立波.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施金,易清平.城市地下管线探查方法和技术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5(4):189-190

[3]杨向东,聂上海.复杂条件下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J].地质科技情报,2005(增刊):129-132

[4]陈红旗,张小趁.城市地下管线高精度电磁法探测技术[J].勘察科学技术,2004(1):61-64

论文作者:张文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探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中高新技术的运用论文_张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