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林上红

简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林上红

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并且是切实可行的。遵循一定的开发步骤是研制开发高质量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保障。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访,为项目参与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特征;信息化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从原材料采购、施工,到最终工程建设的完成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首先是工程信息,这包括项目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工程名称、编号、建筑面积、基础、结构、装饰装修、设备安装、造价等基本情况信息。此外还包括公共信息、施工技术资料信息、施工记录信息、计划统计信息、目标控制信息、商务信息、现场管理和工程协调信息和交工验收信息。而这些信息涉及到政府部门、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部门,因此,信息庞大而繁多。

工程施工信息是施工过程中实施进度、成本、质量和目标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没有信息的支持,控制工作就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由于施工活动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充分的信息作为支持,利用信息指导工程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的作用

首先,使施工相关资料更加的完整、全面。建筑工程建设的特点使得相关信息存在着信息量大、周期长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信息管理的难度,如果我们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收集、储存不当,很疼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从而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通过开展有效的施工信息管理工作,采用计算机实施信息的储存,既能无限增加信息的保存时间,同时还可以简便的制作备份、跨时间和空间的传递与转移。这对于提高信息的查阅和传递效率,更加全面、完整的保存施工相关资料有着重要的帮助。

其次,节约工程管理的成本。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并称为工程管理的两大核心内容,我们通过利用成本管理系统软件,在有效保证成本相关数据和信息及时、准确和完整传递与使用的同时,也能使得整个工程施工项目协同作业,从而提高工程作业的效率,使整个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的得心应手,从而科学、合理的完成成本控制的目标。此外,我们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既能提高信息的准真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信息沟通不畅或者是信息不完全引起的纠纷,从而降低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的也是节约了工程施工的成本。

最后,信息沟通更为便捷,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水平。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建立起的信息沟通和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将会大大提高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管部门以及使用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并且能够使施工企业各部门、上下级之间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意见实现更好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大大提高工程作业效率以及工程管理的水平。

3.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3.1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建筑施工项目动态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建筑施工信息资源,对建筑施工的成本、安全、进度、质量、工序以及工艺等实施动态管理,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管理高效化。通过综合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建筑施工的物料采购、客户交互、成本费用管理、事故分析处理等纳入到数字信息化管理中来,扩大信息化管理的覆盖面,使得建筑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流通、共享。在具体的信息系统应用中,应当以点带面、分步推行,不断地巩固强化,争取实现全面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应用需要打破建筑施工各个单位或部门单独应用、各自作战的局面,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项目多方协作、项目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经过整合的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需要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维护、流程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分析、施工管理、机械管理、材料管理、合同预算以及计划统计等。在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面,需要做好数据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系统配置设计以及输入输出设计等,保证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有效性。

3.2建筑施工信息的收集、存储、交换与检索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有赖于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自动化收集、电子化存储、网络化交换和工具化检索,是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在自动化信息收集方面,应用IC卡技术、传感技术等能够实现自动录入、采集信息。例如,对建筑施工设备运行情况、构建变形情况、混凝土温度等技术数据利用传感设备进行采集;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信息利用IC卡进行采集;对施工图纸信息利用CAD技术进行采集、修改、细化。采用电子记录人工收集的各项信息,通过计算机录入、整理相关信息。在电子化信息存储方面,可以利用光盘技术或磁介质实现海量信息存储。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存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施工信息。将建筑施工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不但能够降低信息存储成本,还能够增强信息的利用效率。在网络化信息交换方面,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增强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传递。通过网络数据库管理建筑施工信息,不但能够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还有利于建筑施工信息的公开透明,有助于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在工具化信息检索方面,高效的检索工具的基础是数据库技术。通过引入数据库技术,使得广泛利用信息成为可能。随着数据库种类不断增加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施工单位可以检索到建设施工管理规定和各项技术资料,能够及时地获取建设施工所需的相关信息。

3.3建筑施工信息的动态管理与监控

建筑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信息随着工程进度不断变化。因此,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的收集、积累、录入、存储及交换等,还要进行动态的管理。例如,工程施工资料、工程测量资料、施工图纸、工程管理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报告等一些纸质文档资料的保存量较大,在检索、利用上存在着诸多不便,文档利用效率较低。而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就能够对这些文档资料进行动态管理,提高信息传递共享的速度,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通过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动态管理的同时,还能够对建筑施工进行远程监控。动态的信息管理为远程收集、分析、处理建筑施工现场的数据信息提供了便利的途径。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事后评估分析。充足的建筑施工信息还有助于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开展事前控制,通过分析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决策,指导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动态的全过程监控。

3.4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只有建设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在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后,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系统出现故障、使用不当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就难以正常运行,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中必须具备信息化管理人才,以解决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引进一些既懂软件开发又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训两种途径,加快建成具有较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4.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我国的建筑企业正在逐渐走向世界的舞台,这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既可谓是挑战又可谓是机遇。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产品的质量,保证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这都是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也要求企业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的管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切实解决建筑企业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文亮.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5(08)

[2]孙进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3)

论文作者:林上红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简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林上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