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及其功能研究_虚拟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及其作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用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253.19 文献标识码 A

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事物,其发展程度已大大超过了真实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在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的同时又给世界经济体系特别是金融体系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及时研究虚拟经济的内涵、发展历程及其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虚拟经济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刘骏民在《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一书中对虚拟经济有三种表述,刘在前言部分提到“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ics)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虚拟经济是除物资生产活动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体育、文艺、银行、保险、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房地产(除去建筑业创造的产值)、教育、广告业等等。狭义的虚拟经济仅指所有的金融活动和房地产业。”该书对虚拟经济是从狭义角度来论述的。该书第七章刘又提到,“经济的金融化或金融深化主要是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的扩张造成的,而虚拟资本的扩张与房地产业的虚拟价值膨胀合在一起,就实际上构成了经济中的虚拟部分,我们将经济中虚拟部分称作虚拟经济。”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大体上有三种范畴。一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二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Virtual Economics),也有称之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Visual Economics)。并且三种范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成更认同第一种范畴。李晓西认为,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王国刚认为,虚拟经济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及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曾康霖对虚拟经济持有否定意见,甚至否定了虚拟经济的存在。我们认为,虚拟经济目前尚未在学术界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可以肯定地说,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提出的经济活动的概称。考虑到以票券、期货、期权等形式存在的金融资产的交易活动较为常见,本文则就这一范畴进行研究。

二、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们认为,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考察,虚拟经济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虚拟经济的萌芽阶段

经济发展史表明,剩余产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使积累成为必然,因而积累使信用的出现亦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在信用的发展史上,首先出现的是私人信用,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阶段,当某人持有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而另一人却急需生产经营资金时,前者便可将其闲置货币让渡给后者去使用,后者则承诺对借入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在这种货币的直接借贷行为中,借方获得资金,方便了生产和流通;贷方则仅凭借代表借贷行为成立的借据或凭证获取了利息收益。但是私人信用毕竟规模尚小,在集聚资本方面作用有限,所以这种借贷行为仅仅是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并不能称之为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现代银行信用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的。英国议会于1694年批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信用的产生。银行信用的发展使世界经济逐步虚拟化、扩大化了。

首先,银行信用可以创造货币,从而使货币数量实现成倍增长。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非现金结算制度的建立,为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提供了前提。在这种前提下的货币增长并不导致由国家发行的现实货币的增长,它只是通过银行的信用扩张实现的;最后使得原本还看的见、模的着的纸币进一步演化为纯粹簿记观念中的价值符号,货币被较大幅度地虚拟化了,从而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货币制度前提。

其次,银行信用可以集聚大规模的社会资本,使虚拟活动实现社会化。银行信用由于能够扩大社会的资金借贷规模,提高社会范围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创造社会财富,因而对促进真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银行信用的发展使借贷资本多倍于现实资本并多次参加现实资本增值的分割,使财富向银行及金融业集中。符号化财富的多倍扩张使社会财富向金融体系转移,使经济中有了虚拟的成分。

2.虚拟经济的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以股票、债券的发行与流通为主要标志。17世纪初期股份公司在欧洲出现,19世纪后半期普及,股票也随之产生;最早的债券则是英国政府1877年发行的公债。客观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股票、债券应运而生。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大量发行,客观上要求形成一种便于有价证券实现流动性的机制或场所,因而产生了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券相对于银行的借贷资本而言,具有更明显的虚拟性。它们只是一种权益的持有凭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它们具有独立于真实经济的运动规律。而且在股票和债券所组成的证券市场中,价格决定机制为证券价格=净收益/利率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而影响证券价格的两个因素都不完全是由真实资本运动的增值来决定的。以股票为例,其净收益除受企业赢利影响外,还与企业所处行业、宏观经济形势、投机因素有关;决定利率的主要是宏观经济形势和资金供求以及货币当局意志等。更为重要的是,股票和债券的二级市场价格受人们对未来经济状况预期的影响较大。以上分析表明,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与流通将虚拟经济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股市、债市大规模发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证券化资产。证券化资产是因资产证券化而发展起来的。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各种信贷资产经过重新包装后实行证券化,或者在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中加入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证券,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的趋势又使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提高了。

3.虚拟经济的扩张阶段

这一阶段以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及发展为主要标志。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金融管制放松、金融业竞争激化的背景下,以进一步逃避管制、规避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为初衷的国际金融创新蓬勃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如金融期货、期权与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保证金制度,形成了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多倍创造机制或叫资金杠杆。由于杠杆的作用,“以小博大”的游戏规则,造成投机交易额的巨大虚拟膨胀,从而使其产生的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了真实经济规模。

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对象来看,如果说指向商品的远期、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只是交易对象的第一步虚拟化的话,那么指向证券的金融衍生品,则是作为虚拟资本的证券再次虚拟化了。证券衍生品的价格与真实经济的关系已经非常微弱。更有甚者,利率、指数衍生品的交易指向只是一种概念、一个指标,其价格仅与宏观经济状况及心理、政治、文化等非经济因素有关,已失去了独立的市场价格决定机制。这时,货币已不代表真实商品,它只是金融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种新兴债务(Joel Kurtzman,TheDeath of Money,1997年中译本“前言”),虚拟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扩张。

三、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开创的金融深化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众所周知,金融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轴心,人们一般认为金融是财富虚拟化的一种形态,是经济虚拟化的表现,是一种符号。笔者认为,虽然不能断言金融深化与经济虚拟化是一回事,但是金融深化与经济虚拟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则是肯定的。因此,我们研究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从研究金融深化入手。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因此,金融深化就包括国民财富的货币化和社会资产的信用化。国民财富的货币化是金融深化的第一阶段,也是通常意义上的金融深化。从衡量指标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金融相关率、货币化程度(M2/GDP)、金融资产的多样化、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金融资产的数量和种类(雷蒙德·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发展》)。这五个指标中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金融深化质量的指标,而其余四个均是衡量金融深化的规模和范围的。

从规模的角度进行研究,金融深化意味着金融相关率和货币化程度提高,金融资产的数量增多,从而使得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真实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货币

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与黄金脱钩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货币这种传统上真实具体的财富变成了一种没有基本价值的抽象符号和新兴债务,使货币的创造变得很容易。具体而言:第一,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改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调节再贴现率来增加或减少流入经济体系的货币,而且该过程变得易于调控。第二,商业银行利用存款扩张机制来创造货币。此外,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可通过创造“近似货币”来增加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例如信用卡。第三,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出现了不受任何国家金融当局管制的国际金融资本,最典型的如欧洲美元。欧洲美元不是具体的纸币或金属货币,而是一种电子货币。欧洲美元的货币创造机制与国内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基本相同,但却不受存款准备金的限制,从而使其创造货币的能量要大得多。第四,电子交易网络和电子结算系统的引入极大地增加了货币或资本流动速度的增长潜力。科技的进步使作为购买力的货币或资金快速地在全球各个市场间流动,无形中创造出了货币。

虚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货币,新创造出来的货币又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支持。二者的关系是互动的,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真实经济的发展提供信用支持。

2.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社会财富

首先,在金融自由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虚拟经济的发展可带来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这种虚拟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可以促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使资本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创造出新的财富。其次,虚拟经济的增长本身不仅促进了GDP的增长,还可带动一系列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真实经济的发展。如表所示: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金融资产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增加值的变化(1995年不变美元)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中经网数据管理中心整理

从效率的角度进行研究,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通过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主要诱导工具。同时,金融市场还为存量资本优化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盘活因投资决策失误或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而闲置的存量资本,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二是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其一,虚拟经济在促进社会资本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流向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部门,提高整个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二,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的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规模扩张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产权交易方式的创新,为企业低成本规模扩张提供了便利渠道,有助于社会规模经济的发展。其三,制度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源泉。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对社会经济发展最具影响也最具推动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就是股份制,而股份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股权的分割、设置和股权交易,这些均是虚拟经济的重要范畴。

此外,在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可使企业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四、虚拟经济的负效应分析

80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迅速膨胀,交易规模连创新高,这是金融深化的具体表现。但金融深化对经济带来的刺激作用并不尽如人意。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GDP。如美国到1999年1月底,纽约证交所市价总值达10.5万亿美元,纳斯达克的市价总值为3万亿美元,而同期GDP仅为8万亿美元。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更让人担心的是,金融深化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结合在一起,世界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泡沫经济的出现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埋下了祸根。

金融深化使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提高,虚拟经济在促进真实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应与真实经济发展的规模相适应。然而,虚拟经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却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其脱离真实经济而快速扩张,易引发泡沫。当虚拟经济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泡沫成分不断加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偏离或完全脱离由真实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会导致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在不同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货币危机、资产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金融机构的信用危机等。最后通过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等环节影响或阻碍真实经济的发展。

货币危机是指投机者对一国货币失去信心所引发的资本外逃及该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这种状况在1997年9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以泰国为例,泰国开放资本市场后,大量国际短期资本直接或间接流入股市和地产业,房地产和某些制造业产品的生产过剩引起的地产泡沫的破灭和股市的衰退对泰国货币形成冲击,造成泰国货币大幅度贬值。由于东南亚国家存在相同问题,结果其本身并不存在传递性的货币危机在东南亚国家得以迅速蔓延,酿成了区域性的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的经济后果,会造成真实经济的紧缩。这可以用危机后的政策反应加以解释(克鲁格曼)。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口价格的上升,并通过显性或隐性的工资指数化安排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一般价格的上升。政府出于反通胀的考虑做出的政策反应有:紧缩货币并提高利率以便抑制资本外逃,减少国内需求包括进口需求,通过紧缩限制贬值引起的通胀。政府的这些反应均会导致真实经济的收缩。

资产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是因投资者对实际资产或有实际资产支撑的股票失去信心,从而导致的资产价格的暴跌。它是股票市场泡沫的必然结果。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受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资本为了追逐利润而迅速集中于证券市场中。对未来股市的乐观预期使得人们加入炒作行列,在“博傻”心理支配下,金融资产价格越高越买,越买价格越高,导致金融市场脱离真实经济而超常规膨胀,引发泡沫经济,最终会导致金融危机。资产市场的崩溃也具有明显的经济紧缩效应。它引发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格的下跌导致个人、家庭和企业等投资者的财富大量损失甚至破产。企业破产引起大量劳动者失业,通过紧缩性的财富效应和收入效应引起消费、投资等真实经济活动的收缩(Paul Krugman,Financial Cris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消费与投资的萎缩导致产品进一步过剩,产品进一步过剩又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最终引起更多的破产和收缩。

金融机构的信用危机又称金融恐慌,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违约行为导致严重的信用支付困难。信用危机通常是由投资中的泡沫成分引起的。企业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会向银行贷款,但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投资失败,或遇到经济全面衰退,就会破产倒闭,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从而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金融机构一旦倒闭,就会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挤兑存款和全面的金融恐慌。另外,金融机构本身的决策失误也会导致破产从而引发信用危机,其结果是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瘫痪,它对真实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

虚拟经济之所以脱离真实经济发展而快速膨胀并引发出泡沫经济,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真实经济的衰退或结构性失衡。如韩国企业过度举借外债,并低效率地用于重复建设,最后导致债务清偿困难和金融危机。泰国工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匮乏、出口以资源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虽然泰国政府力主投资并着重发展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但由于教育和科技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泰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真实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和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却在政府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上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该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短期外资大量流入,且被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炒作而非真实经济领域,使泰国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趋严重,并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此外,私营企业的过度负债也导致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给金融体系埋藏了巨大的风险,不能不说这是虚拟经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标签:;  ;  ;  ;  ;  ;  ;  ;  ;  ;  ;  ;  

虚拟经济及其功能研究_虚拟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