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峪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勘查论文_冯硕

汤峪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勘查论文_冯硕

长安大学陕西省西安市 710064

摘要: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的“汤峪温泉”, 素有“天下第一泉”的美称。汤峪温泉水,水温58摄氏度,水质含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全国各地旅客慕名前来洗浴、治疗,千百万名患者因洗浴弃疾健归。当地的温泉水的特殊功效要得益于其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

汤峪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矿物成分的组成、土壤类别、成分的差异、地下水渗流情况、温泉的成因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勘查其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温泉疗效的产生的原因等有助于我们更科学的认识、开发、利用该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源。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温泉、滑坡、节理、背斜、向斜、水库

一、工程地质概况:

汤峪周围的生态环境,从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形貌走向到空气的纯度和湿度、噪音的消减和吸纳、空气流通的方向和柔度等方面,均达到了完美的生态指标。取自秦岭深山山涧矿泉水质清洌、绝无污染,富含三十六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森林覆盖率95%以上;树种100余种;负氧离子含量为西安城最高地区之一;噪音分贝为西安最低,平均23分贝;空气相对湿度50%-60%,最适合人类生活;植被种类2000余种。

二、温泉成因分析

汤峪的工程地质情况比较明显,这里的温泉是一种值得研究学习的宝贵资源。温泉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条件:(1)地下必须有热源存在;(2)必须有静水压力导致热水上涌;(3)岩石中必须有深长裂隙供热水到达地面,最终形成了温泉。

三、勘查内容及方法

我们勘查小组一行五人来到了陕西蓝田县汤峪进行工程地质勘查。作为组长我先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怎么正确使用地质锤,注意远离山脚,注意落石。本次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为了现场认识了解一下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工程地质现象,形成温泉的一些基本地质条件;认识岩石的节理发育,能够正确区分张节理与剪节理;学会分辨较为明显的背斜与向斜;使用地质锤来测试一些岩石的强度;学会分辨哪些岩层土体易在降水天气发生滑坡等灾害;如何正确使用罗盘来测岩层的倾向、走向和倾角等。

(一)滑坡及成因分析:

在上山路上我们发现山上有很多裸露的大块岩石,像这种裸露松软的土质因为缺少植被保护,在降雨天气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话还会发生土体的滑坡等,比较危险。

滑坡一般是指地下水、河流、人类工程活动、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下,沿地层中的薄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不良现象。右图所示土体倾斜度较大,属于较为薄弱部分,在雨水天气确实容易发生滑坡现象,也有可能发生小规模的泥石流。

(二)节理对岩石强度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几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细致分析了其上的节理构造。根据课本上所学知识,节理按照力学性质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称为剪节理,两组剪切面一般形成“X”形的形状,称为X节理(如右侧两张图片所示,均为典型的X节理)。我们按照老师课堂上讲的用地质锤敲击岩石,它们的强度很低,极易破碎,有的甚至能够用手捏碎,使用地质锤时要注意安全,小心不要因为敲击力度过大导致上部岩石滑落而受伤。我拿着地质锤选了一处比较合适得岩石轻轻敲击,发现不用太费力就能把岩石敲碎,捡起破碎的岩石碎屑放在手中也很容易捏碎。可见节理这种地质构造的稳定性是很差的,如果在其上修建工程建筑物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防范。

(三)背斜、向斜工程地质特点

我们向对面的山体望去,找到了一处比较容易区分的背斜和向斜,这里的山体不太容易区分,最后找到一处有代表性的山体,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背斜山体中部岩层向上弯曲,我们又近距离观测了它的中间岩层,发现中间岩层较两边老;而向斜中部岩层则向下凹陷,中间岩层较两边新。远距离对其形态的观望以及近距离的考察其岩层的组成有助于我们对当地山体的工程地质成因有了初步了解。

(四)汤峪水库工程地质作用

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起滞洪作用,另一种起蓄洪作用。(1)滞洪作用。滞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库中暂时停留。当水库的溢洪道上无闸门控制,水库蓄水位与溢洪道堰顶高程平齐时,水库只能起到暂时滞留洪水的作用。 (2)蓄洪作用。在溢洪道未设闸门情况下,在水库管理运用阶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将水库水位降到水库限制水位,且水库限制水位低于溢洪道堰顶高程,则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顶高程之间的库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

汤峪水库是陕西省防洪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修建了能够调蓄洪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这次野外的工程地质勘查活动,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能够在勘查过程中把一些简单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中,这使我对汤峪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仔细勘查我们发现,汤峪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岩石种类多种多样,因周围地质运动而产生了不同的形式的节理,且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风化作用的侵蚀较为严重,导致岩石开裂,强度下降,易形成碎石,伴随雨水引起的滑坡现象易形成泥石流。还好当地部门在开采温泉资源时充分考虑了这一问题,对危险山体做了护坡,避免发生地质灾害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汤峪水库则很好的利用了其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

五、参考文献:

[1]石振明,孔宪立. 《工程地质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2.1

[2]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工程建设水文地质勘察标准》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8.1

[3]赵成刚,白冰,李伟华,曾巧玲,李涛.《土力学原理》 。国内: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4]袁桂琴,熊盛青,孟庆敏,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11:1744-1805.

论文作者:冯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汤峪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勘查论文_冯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