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浦丽旦

(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可同步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综合护理干预;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109-02

临床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近年来,此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治疗疗效好、感染率低、恢复速度快、出血量低、损伤性小等优势。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时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的优势。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40例研究组vs40例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2-48岁,平均为(34.5±1.1)岁,病程时间1.7-27.5个月,平均为(14.6±2.1)个月,23例已婚,17例未婚。研究组:年龄22-49岁,平均为(34.8±1.2)岁,病程时间1.5-27.8个月,平均为(14.2±2.2)个月,24例已婚,16例未婚。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调整住院环境舒适度和卫生,确保环境优异,并监督用药,包含医护人员注射用药和患者自身用药,掌握其生命体征,确保各指标达标且稳定。

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

①心理护理:因患者缺乏对手术的认识,患者和其家属多合并烦躁、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密切掌握其实际状况,积极、正确的与其取得沟通。耐心解答其疑问,介绍疾病预后、危险因素、基本知识等,消除其顾虑,让其主动配合此次治疗。允许患者易怒、呻吟等行为,让其真实表达自身感受,医护人员需解释负性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加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协助树立治疗信心。

②术部准备:术前常规清洁消毒处理脐孔部位,术部污垢可用肥皂水软化,并用温水吸净后,用聚维酮碘液5%做消毒处理,保持动作轻柔,无损伤。

③肠道准备:术前禁使用豆类或含糖类饮食,避免发生肠管胀气。术前12h可服用139.12g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促进排出积便、肠道积气等。术前6h禁饮禁食。

④术后监测:术后密切监测其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体征,并观察血流动力学,若发生高碳酸血症,则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⑤伤口护理:术后1d内,其伤口需粘敷贴,腹部用腹带包裹。

⑥疼痛护理:术后手术部位伤口疼痛耐受差或重度疼痛者,可按照医嘱适当给予止痛药。气腹造成的肩部疼痛,可局部按摩,并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④皮下气肿:少量皮下气肿者无需给予任何处理,术后会自行消除。严重者,可做小切口,以将气体排出。

⑤饮食和运动护理:术后8h,可鼓励其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和排气,以免发生肠粘连或腹胀。术后6h按照少食多餐、流食等原则进餐,避免食用糖类、豆类、奶制品等产气类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忌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1.3 指标判定

记录其并发症、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

研究组共1例患者(皮下淤血)发生并发症(2.50%),对照组共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2.50%),包含4例肩背酸疼,2例皮下水肿,2例皮下淤血。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指标

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比较术后各指标()

3.讨论

临床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此疾病多在育龄女性人群中发病,虽病变为良性,但可引发月经不调、性交痛、痛经等症状,甚至不孕,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创伤性小,术中以电凝、电切为主,可彻底止血,出血量低。腹腔镜手术术野封闭,暴露盆腔脏器的时间短,并降低了纱布、手套等对盆腔气管的刺激[2]。但因患者担忧疾病预后和缺乏对手术的认知,心理存在顾虑,通过给予心理护理,可让其了解手术方法和治疗原理,消除其内心排斥感和恐惧感,客观认识术后并发症,建立战胜疾病、疼痛的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共纳入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组讨论,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在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上作用更为突出,且可促进其恢复。除常规基础护理外,综合护理更能体现个体化和人性化,为患者提供专业且全面的护理服务[3],满足其心理需求,在提升疗效时,提升患者和医护人员治疗信心。各医护人员本着和谐互助的心理开展工作,进而提升满意度。综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可同步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乃芬.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 36(6):747-751.

[2]程艳艳.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情绪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5,10(9):822-824.

[3]陈小玉, 曾白兰, 陈家莲. 优质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的价值[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4):631-633.

论文作者:浦丽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浦丽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