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散杂区蒙生的蒙古语文学习能力论文_王海梅

浅谈如何提高散杂区蒙生的蒙古语文学习能力论文_王海梅

王海梅 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 162421

摘 要:如何提高“汉语授课,加授蒙古语文”学生的蒙古语文学习能力,是泰来县蒙古族中小学校一直探索的问题。作为蒙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采取多种举措,调动学生学习蒙古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蒙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散杂区 教学质量 蒙古语文能力

蒙古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曾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以伟大民族称著于世。在开展蒙古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进行蒙古语言文字重要性、必要性教育,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蒙古语言文字的认同感、热爱感和责任感,进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蒙古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学生对蒙古语文的学习有了兴趣,有了积极性,才能有效开展蒙古语文教学,提高蒙古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是蒙古语文教师开展蒙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蒙古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基本学情

泰来县有蒙古族人口近2万,在齐齐哈尔位居第一,在全省位居第三,有蒙古族乡镇三个、蒙古族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蒙古族中学1所、高中班3个。据统计,现有高中3个班60名学生中,刚入高一时,学生的蒙古语言基础较差,只能听懂会说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就教学而言,突击完成了初中教学,学生的蒙古语文成绩参差不齐,高中蒙古语文教学难度大、压力大。

2.创设和营造学好蒙古语文的语言环境

(1)针对学生的基本学情,激发学生学习蒙古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利用《学习蒙古语使用手册》,每日学习一句话。首先学习了《问候相识》。比如问:您好!答:好!问:可以和您认识一下吗?答:好。问:你叫什么名字?答:我叫乌云。问:您是蒙古人吗?答:我是蒙古人。问:你的家是哪儿的?答:我的家是黑帝的……利用两周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学习,并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使用,学生就基本上可以用蒙语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了。《学习蒙古语使用手册》中包括见面礼义、待人做客、新年对话、同学聚会、问路购物、风雪雷雨、课堂用语、教学术语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同学、同住、同活动、同玩耍,这是生生之间进行语言交流学习的绝好机会。所以有效利用在校时间练习语言,就能够营造学好蒙语文的语言环境,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蒙语的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每学期教唱3-5首蒙古语歌曲。学唱歌曲包括蒙古族传统民歌和现代蒙古语歌曲,例如《嘎达梅林》《梦中的额吉》《鸿雁》《草原迎宾曲》《依旧蒙古》《这片草原》《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通过教唱蒙古语歌曲,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又丰富了学习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蒙古语的兴趣与热情。

(3)进行蒙语书法展。先从蒙文字母开始写,然后抄写对话,重点展示蒙古族传统民歌和现代蒙古歌蒙古语歌词等。将优秀的作品在校内展览并给予奖励,久而久之学生的蒙文字写得漂亮了,写字速度也有所提高,一举多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蒙古文蒙古语的兴趣和爱好。

(4)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个环境是家庭环境。学生们从学校回到家里生活,尤其是假期每天都在家里吃住,与父母或亲戚交流的机会很多。因此,要充分利用家庭环境,与家长多用蒙古语对话,为学习蒙文蒙语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可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为孩子假期或平日回家后学好蒙文蒙语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创设氛围,加强教育,增强认同感和荣辱感。

蒙古族是有着悠长历史文化、闻名于世界的民族,培养蒙古族学生热爱民族、学习应用民族语言文字、尊重民族语言文字,创设学习氛围,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对蒙古族语言文字的认同感和荣辱感非常重要。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受环境影响,很容易受到汉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的影响。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不能接受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优良传统,甚至产生了歧视本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思想。所以,对学生进行热爱本民族及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但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来正确宣传蒙古大帝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及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著名科学家旭日干、著名作家尹湛纳希等,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强化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

(1)为鼓励蒙古族学生学习蒙文蒙语,泰来县从2010年开始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县第一中学招收蒙生,开设了蒙古语文课程。由于学习蒙语文的学生成绩达不到泰来一中统招录取分数线,第一年招收蒙文生时,将分数线下调80分录取,从第二年开始将分数线下调70分录取。这样,蒙文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差距,就连学习热情和行为习惯也与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自信心教育,鼓励他们树雄心立壮志,好好学习,自立自强,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不要辜负家长的期望、老师的期望、民族的期望。

(2)黑龙江省与内蒙古和河北等省区施行了高考对换招生政策,每年黑龙江省与内蒙古对换75名,与河北省对换10名。而全省学习蒙语文的学生大约在300名左右,并且根据国家政策照顾录取。从2013届到2016届,泰来一中已经有30名学生考入内蒙古、河北有关大学,二本升学率为83%,比汉族学生二本升学率高出5个百分点,彻底结束了泰来县没有蒙古语高中和不能为全国各级各类本专科院校输送蒙古语文学子的历史。可想而知,学习蒙语很占优势。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有了自信心,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原本初中没有学习蒙古语文的蒙古族学生也纷纷开始学习蒙语。

二、充分发挥蒙古语文教师的引领作用

蒙古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授蒙古语言文字的重任。因此,我认为,作为蒙古语文教师应该是责任心强、知识渊博、经验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勇于质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让学生亲身实践,真正做到多种感官并用,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把蒙古语文实践看成是自己的乐园。

1.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科书。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的教学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教学用书及教科书,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备好课,我在细读课标、教学用书、课后思考题的前提下精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上好每一堂课,首先,教师要备好教学语言。所以,我每次上课都要从课前的导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点拨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都进行精心设计,力求语言简练、明白、准确。

2.转变观念,构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1)创设开放性课堂环境。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开放性课堂学习环境。课堂上要多安排学生学习交流,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采用分组讨论、全班集体交流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边的对话和交流。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2)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识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开辟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要演好教师引导、促进个别指导的角色。

(3)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从“发现”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的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创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的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但这种影响不是被动的,人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受到环境的作用。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激活思维。课堂上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发现中思考、在探究中学习,逐渐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提问,点燃他们探究创新的火花。

(4)利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果。在蒙古语文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教学用具,对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创造了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高中生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是借助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多媒体是人的手、眼、耳、思维的延伸,利用交互电子白板与多媒体课件整合使用,同样也能促进蒙语文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解决教学难题。教师在设计教学和制作课件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科学分解目标,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到白板上通过利用各种彩色笔连线、书写文字、移动文字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复习“一代伟人——成吉思汗”时,对其四夫人、四兄弟、四子、四杰、四勇、四个汗国就采用了这个方法。

(5)狠抓课堂教学,大幅度提高质量。在蒙古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思考、细心揣摩、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教学理论应用于蒙古语文教学实践中,狠抓课堂教学。

①瞄准教学目标,提高蒙古语文教学质量。为了使学生便于掌握每篇课文的生词、词组、疑难句式等,在讲解每篇课文之前,可把制作好的生词、词组及疑难句式的卡片让学生带回家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把事先预习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然后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阅读课文、讲解课文。例如教学高中必修二第四单元《千年伟人成吉思汗》的第一堂课,上课之前就把生词也速该巴特尔、柯额伦母亲、蒙古高原、冷兵器、举世无双、闪电战、被祭祀、佛灯、圣祖、长子、领土、大帝国、平方公里、一代天骄、骑兵、纪念日等词及词组留给学生回家背诵。上课时,直接给学生范读课文,然后领读课文并讲解课文,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以往没有采取这种方法之前,每堂课处理生词的时间至少需要半堂课。

②达标、检测、交流评价。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往往需要三课时左右的时间,其中第一课时内,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解决生词、词组、疑难句式及文章的分析和理解,基本上做到了对整篇文章内容的融会贯通;在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就可以检测、交流和评价,让学生互相提问、探究、交流答案,并发给学生检测题,进行达标测试,然后由教师讲解点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紧扣高考,提高蒙古语文成绩

作为一名蒙古语文教师,就应当从学生上高一开始做好高考的准备。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我认为,当前我国的高中教育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学生通过一年一度的高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把握高考主旋律,引导学生沉着冷静应对高考,是蒙古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1.渗透讲解所有涉及高考的知识点,做到不遗漏、不偏离。

纵观历届高考蒙古语文试卷,整卷150分,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30分的听力题,黑龙江考生不作答;第二部分是40分的单项选择题;第三部分是50分的阅读理解题;第四部分是30分的写作题(其中包括10分的小作文和20分的大作文)。题中涉及的语法、语音、词类、词组、句子等相关知识,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平时的知识积累与高考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在高考中才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自2016年开始,东北三省高考蒙古语文开始使用新教材,从内容到题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利用每次参加东北三省蒙古语文高三研讨会的契机,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要把握新题型。把这些新精神、新题型、新内容渗透到每个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高考的新动向。并给学生做高考样题,按照样题给学生出试题。尤其是对高三学生,每隔一周都要进行模拟考试,鼓励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己出高考试题。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蒙古语文成绩。

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以上几点做法,泰来一中的蒙古语文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家长的一致认可。我将在今后的蒙古语文教学中再接再厉、虚心学习,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蒙古语文教学质量,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王海梅,女,蒙古族,1964年生,泰来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

论文作者:王海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散杂区蒙生的蒙古语文学习能力论文_王海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