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87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再分析论文_段景山

(渠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200)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特点、分型、发病原因、以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73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并总结这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结果:51.45%的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其中肝细胞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占58.96%,大部分患者停药或换药并经过保肝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预后,7例(4.05%)的患者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无十分典型的临床症状,且多种药物可诱发,抗细菌药物、抗结核药以及中药最常见,因此,在临床用药上应用这些药物时谨慎,并加强对肝功能的监测,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转化为肝衰竭,应及时发现、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治疗。

【关键词】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发病原因;预后状况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125-02

临床上很多药物都由肝脏和肾脏进行排泄,因此,很多药物应用后会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造成损伤,这些由于临床用药或药物的代谢产物而导致的肝脏疾病即为药物性肝损伤[1]。有资料表明,在美国,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肝衰竭是临床中肝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2]。而在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为了研究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特点、分型以及发病原因,我科特选取了103例曾就诊于我院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73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国内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3例,女性50例,年龄40~78岁,平均(56.4±5.1)岁。

1.2 方法

逐份查阅所选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国内最新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记录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分型、发病原因以及预后状况,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应用RUCAM简化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分值为3分或3分以上的患者可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衰竭,临床检验显示:血清ALT或CB升高超过正常上线的2倍及以上,或AST、TB、ALT同时升高,且其中一项的指标超出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可分为3型,胆汁淤积型:ALP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正或者ALT活动度/ALP活动度不超过2;肝细胞损伤型:ALT超过正常上限值的2倍或ALT活动度/ALP活动度超过5(包括等于5);混合型:ALT或ALP均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ALT活动度/ALP活动度为2-5。出现极度疲乏无力,呕吐、厌食、腹胀等症状,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胆红素超过171μmol/L,PTA小于40%或者INR超过1.5,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为重症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2.结果

2.1 临床表

有20例患者出现呕吐、腹胀、恶心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占11.56%,30例患者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占17.34%,28例患者仅表现为黄疸,占16.18%,6例患者出现了肝性脑病,占3.47%,89例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占51.45%。

2.2 临床分型

有102例患者为肝细胞型,占58.96%,36例为胆汁淤积型,占20.81%,28例为混合型,占16.18%。7例为重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占4.05%。

2.3 诱发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分析

常见的诱发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分析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抗细菌药物、抗结核药以及中药是引发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药物。

2.4 所有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状况

173例患者中有130例患者停药,33例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重,无法停药,故换用其他药物并加入护肝药物。其中50例患者在10天内肝功能恢复正常,57例患者的肝功能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59例患者的肝功能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7例患者进展为肝功能衰竭,占4.05%。

3.讨论

多种药物可引发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有学者认为腹胀、恶心、黄疸为急性药物性按损伤的常见临床症状,但有资料显示:大部分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明显[3]。本次实验中51.45%的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在临床用药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极不易被察觉。当应用一些对肝功能损伤较大的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的相关指标,尤其是对于本身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这极为重要。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混合型、胆汁淤积性额肝细胞型[4],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肝细胞型是最常见的发病类型。引发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的药物种类很多,在我国,很多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其实不然,中药是引发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药物之一。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抗细菌药物、抗结核药以及中药最常见的诱发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一旦发现有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应立即停药,对于不允许停药的患者应更换药物并进行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因此,临床中应警惕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胜炳,汪福群,曾安祥.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29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08):11-13.

[2]姚云洁,郭晓东,张瑞凤,等.急性药物性肝损伤65例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9):3692-3694.

[3]马博,刘思纯.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79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03):246-248.

[4]徐丽红,张蕾,陈卫刚,等.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3668-3671.

论文作者:段景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临床诊断87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再分析论文_段景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