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与上海文献资源共享制度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江苏与上海文献资源共享制度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江苏地区与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资源共享论文,上海地区论文,文献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书刊涨价,图书馆的购书量明显减少,图书馆大都采取丢书保刊的做法,图书的复本量直线下降,后来,连刊的订购也难以保证。在这种背景下,文献资源共享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外文影印书刊被停止,文献资源共享显得更加重要。上海与江苏都属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我们对这两个地区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1 江苏地区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

1.1 通用证系统

1995年,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决定在全省高校图书馆范围内推行通用借书证制度:只要是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都可向所在图书馆提出领取通用证的申请,凭通用证可在全省任何高校图书馆自由借阅书籍。通用证每年办理两次,每证有效期为一年。当时,南京有关报纸进行了报道,称“一个证推倒所有大学围墙”。自通用证诞生以来,它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认可和欢迎。据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所属读者工作专业委员会统计,1995年,有1000余册书刊被通用,1999年则有2400多册书被通用,2000年有2500多册书被通用,到2001年10月份已有1万余册书被通用。办证量也越来越多,以河海大学图书馆为例:1995年,办理的通用证只有10多个,而到2001年,办理通用证近300个,而且不少读者还因错过了办证期而只好等下一批办理。但江苏高校图书馆通用借书证目前还停留在半手工半自动化阶段,读者持通用证到某馆办理借书手续,由各馆给通用证贴条码,然后通过电脑办理借书、还书手续,借一本书或阅览一次,撕一张通用借阅票(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收集、统计通用借阅票,到下一次办理通用借书证时,由读者工作专业委员会根据票数给予经济补偿)。读者到另一馆办理借书手续时,又重复这一过程。

所存在的问题是,各馆之间信息不互通,一馆不知道读者在另一馆的借书情况,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不便,甚至图书遗失,给提供服务馆造成损失。在使用范围上,通用证目前只适用于纸质文献的共享,还不能凭通用证共享各馆电子文献。在通用证的发放范围上,目前只局限于教师和研究生,广大的本科生读者还不能享受通用证的权利。在文献传递手段上,还缺乏有效的机制,如没有统一管理的图书传送车或网上传递系统、邮政传递系统等。导致由于地域的集中和分散原因,集中于南京地区的高校间文献资源共享问题比较好解决,但南京以外的城市大学之间文献资源共享就比较困难。

1.2

JALlS系统(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iangsu Acda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JALIS),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投资建设,1997年3月正式启动,由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负责人和教委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地区中心所在学校主管副校长组成领导小组,领导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工作,下设管理中心(南京大学图书馆)、八个学科、地区中心,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的一部分,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华东北地区管理中心,在CALIS管理中心和JALIS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为华东北地区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提供信息服务。其管理中心和地区中心有:南京大学的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文理学科文献中心;东南大学的工学学科文献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文献中心;南京农业大学的农林学科文献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的医药学科文献中心;苏州大学的苏南地区文献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的苏北地区文献中心;扬州大学的苏中地区文献中心。

JALIS建设并在网上公布其网上资源以供共享: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联合书目数据库、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藏期刊联合书目数据库、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藏光盘数据库、文理学科文献中心(南京大学)光盘检索系统;工科文献中心(东南大学)光盘检索系统;教育学科文献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光盘检索系统;农林学科文献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光盘检索系统;医药学科文献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光盘检索系统;苏南地区文献中心(苏州大学)光盘检索系统;苏北地区文献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光盘检索系统;苏中地区文献中心(扬州大学)光盘检索系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高校图工委、全国地质图书馆为进一步实现图书馆馆际之间馆藏西文期刊的共知、共建、共享的目的,共同出资购买了美国 EBSCO公司Current Citations数据库——联合西文期刊刊名篇名目次库,以1999年全部(总计15000余种西文期刊,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篇名目次数据为基础建立的。EBSCO公司以每周更新的方式,从网上提供该公司1999年全部西文期刊的篇名目次数据。国家图书馆等四家单位利用此数据各自建立本馆西文期刊篇名目次数据库,加注馆藏,并通过各自的网站向读者提供查询服务。EBSCO公司为了鼓励期刊目次数据的应用,将赠送1997年和1998年两年的目次数据。四家合作单位将共同推进期刊篇名目次数据在我国的深层开发与利用。

2 上海文献资源共享体系

2.1 传统的馆际互借

即馆与馆之间互相担保,读者向图书馆提出跨馆借阅图书申请,由图书馆馆员代借代还。上海高校图书馆间的这种协作关系按区域分为东北片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系统和西南片馆际互借系统。东北片高校图书馆有:同济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等;西南片高校图书馆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东华大学图书馆等。

2.2 以上海图书馆为中心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

这个文献资源共享体系以上海图书馆为中心、以公共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为辐射,共有21个其他图书馆组成文献资源共享网。这些共享图书馆有:黄埔区图书馆、徐汇区图书馆、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读者可向这个共享体系中任一图书馆申请一张IC借阅卡,持这张卡可在体系中任一馆借阅图书、下载阅读电子文献。存在的问题是,办证费归上海图书馆,共享馆得不到实际利益,加上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不同,高校图书馆图书专业性强,公共图书馆则社科类图书收藏较多,明显是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量大,所以高校图书馆并不积极响应,对社会开放的藏书也是很有限的。导致形成的局面是:上海图书馆放一些原版、影印外文书和查询电脑在协作馆,协作馆提供场地和人力。显然,这个体系在利益的分配和不同图书馆的协作方式方面有待改进。

2.3 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系统

1999年初,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图工委根据上海市教科网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和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建设“上海高校虚拟图书馆”(后改名为“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项目。“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建设项目是“上海教育信息资源数据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三大功能:馆际互借、文献资源传递和信息资源导航。网络图书馆的管理中心设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其他图书馆设有用户终端,通过校园网访问到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的主页,其网址是http://202.120.13.100。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拥有各类数据库100多个,全市高校均是上海高校图书馆共建成员单位。主要服务内容:①共享数据库:包括中文期刊数据库,1万余种期刊论文全文;万方万余种各类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20余万册图书全文。②书目信息:上海19所高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上海高校重点学科核心期刊数据库;1.2万种外国期刊网站资源导航系统;全国高校原版期刊数据库。③图书借阅:全市高校读者均可申领IC卡借书证,持卡人可成为网络图书馆的读者,全市高校通用,可实现跨校借阅,做一名网络借书人。该IC卡是由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联名发行,名为“兴业校园卡”。兴业校园卡是集智能芯片和磁条于一体的多用途复合卡。持卡人还可享有福建兴业银行提供的存取、结算、消费、银行转帐、质押贷款等银行服务以及校园小额消费。

3 比较分析与结论

江苏与上海的文献资源共享都有统一组织进行协调管理:江苏省教委、高校图工委,上海市教委、高校图工委。都非常注重网上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不同之处:江苏省的文献资源共享工作起步早,已形成一定体系,为进一步做好文献资源共享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观念上,大家已接受;客观条件也较成熟,江苏省几乎所有高校图书馆均使用由江苏省高校图工委牵头研究开发的“江苏汇文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我们知道,统一的图书馆管理软件使图书馆间资源共享受变得容易。但江苏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通用证系统缺少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通用证的使用范围狭小,没能在JALIS网络资源利用中也发挥作用。通用证的发放范围还只局限于教师、研究生。文献传递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制约了全省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共享。

上海的文献资源共享工作与高科技技术联系较紧,IC卡有通借通还功能、网上查找信息的功能。且与银行合作,使IC卡的功能更多。另外,上海地域集中,各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较为容易。但上海各图书馆使用的图书馆信息管理软件五花八门,给文献资源共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困难。图书馆间利益分配不合理,也制约了文献资源共享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江苏地区与上海地区的文献资源共享工作各有千秋,各有长短,如果将两地的做法取长补短,那么,文献资源共享工作将开辟一个新天地:统一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文献资源共享的组织保证;文献传递与共享要与高科技结合,利用先进的手段进行资源共享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网络资源的建设是文献资源共享的物质保证;要协调好各共享馆间的经济利益使文献资源共享得以切实实行。

标签:;  ;  ;  ;  ;  ;  ;  

江苏与上海文献资源共享制度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