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消风散”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论文_蒋沁霖

谈谈“消风散”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论文_蒋沁霖

徐州杏林保安堂 蒋沁霖摘要:徐州杏林保安堂: 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七日,由中国中医泰斗原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为赞赏蒋沁霖大夫精求学术、济世救人而题名。

本所的由来,有两个美丽的传说:一、据传三国时期吴国有位神医董奉,医德医术很好,医好病人从不收回报的礼品,只求病人为他种几株杏树,数年后,就成了一个好大的杏树林。后来常用“杏林春满” "举满杏林”等语称颂医家。

关键词:消风散 皮肤病 临床经验

“保安堂”是神话传说《白蛇传》中许仙开设的,他不图名利,不分贵贱,兢兢业业,为广大群众治病,深得人们的好评。

中医泰斗吕炳奎愿蒋大夫能如董奉那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像许仙那样全心全意济世救人,欣然提笔,为本所命名“杏林保安堂”。

蒋沁霖大夫自幼习医,师承山东名老中医王吉霖,潜心学习中医内科杂病,深得真传;受湖北省名老中医汪鹏程和丰县名老中医岳洪杰的精心栽培,学习针灸、妇科;后又受吕炳奎、巫君玉等名医的悉心指点。

他深感中医博大精深,更是“刻求古训、精勤不倦”,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他不断推陈出新,灵活运用本富的临床经验,对各型肝炎、肾病综合症、肺结核、血液病、妇科病等有独特的疗效,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皮肤证实属于外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在农村更为常见。地处湖洼,又是稻区,长期居住农村坐潮卧湿,广大农民身在水中作业,夏秋之际,青年男女虽多健体,但途泥涉水,日晒热蒸,白天蚂蝗咬,夜间蚊子叮。皮肤伤损,复经水湿浸渍因而感染泛发,成簇播散,搔痒难忍,抓破津溢粘浊流处漫延,愈染愈多,渐及全身长期不能治愈,虽皮肤之疾不致伤命,但日夜痛苦无时少安。临床时经常见到此症,唯在治疗时采用诸方,皆反复轻重,不能竟功。因此不断在皮肤病各家书内搜查,更方变治,终得效果;皆不如《医宗金鉴》外科注治钮扣风之“消风散”加减应用为效最佳。更兼消风散药味不多,又经济易购,功高价廉,既为群众减轻负担,又便于使用,为此对消风散按各种不同的皮肤疾患,化裁变通,用治钮扣风,血风疮,疥疮,浸淫疮,血疳疮,面游风,粟疮等症。唯皮肤病中的常见疾患,病因大致相同,均由肺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肌肤遍身生疮,形如粟粒,瘙痒无度,抓破后津脂血水浸淫成片漫延周身,诸药无效,数年或数月不愈,令人烦躁口干,日轻夜重,痛苦难堪。余以“消风散”治疗此类疾患,皆有显著之效。屡试该方,不惟治疗以上七疾,更治大风,庎癞疗效很明显。如乌白癞,白屑风,荨麻疹,紫白癜风,油风等需要对症加减运用灵活,方剂如下:

消风散:

京芥 15g 防风 15g 木通12g 知母12g 生地30g

石膏30g 苍术12g 蝉蜕12g 小胡麻15g 牛蒡子12g

粉甘草10g 当归15g 苦参15g 水煎服。

原方在《医宗金鉴》中用量很小(多者3g),石膏用煅。余在临床使用加量同上方,为成人量,石膏改为生用。(因石膏虽属矿物类药品,而能入阳明经,通行肌表,以润皮肤,煅则无效。)

加减法:多年不愈的乌白癞,加全蝎10g,蜈蚣5g,条黄芪30g,乌蛇12g。

血风疮:二三年不愈者原方加丹皮30g,全蝎10g,红花20g,白癣皮30g。

荨麻疮:加黄芪20g,白芷12g。

油风:加白癣皮20g,升麻10g,血余炭6g,丹皮10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他凡属湿痒之疾的均按原方服用。

经治验颇多不便备举,仅列两例以供参考。

病例一:

丰县沙庄乡王楼刘某,男,四十六岁,患皮肤病已四年,经多处治疗,先后到济宁人民医院和济南人民医院皮肤科均医治无效。一九九九年三月十日来我处就诊,自述发病至今迄无好转,仍是昼轻夜重,瘙痒无度,抓破后津流血水,彻夜不得安眠,口苦咽干,饮食亦减。

望诊:全身疮面簇集呈现紫色,两腿较重。

切诊:六脉浮数。

印象为血风疮。

遂以“消风散”原方治疗,服至十剂,二十号诊,自述见轻,瘙痒大减,口微苦,咽少干。望皮色由紫黑变为深红,切脉象由浮数为浮缓。依前方加僵虫12g,全蝎10g,升麻10g,每日一剂。四月二号而告痊愈。

为巩固疗效防其复发,终以“地黄饮子”服五剂而停药。

地黄饮子:

生地15g 熟地20g 首乌12g 当归15g 丹皮15g

元参20g 僵虫10g 红花12g 甘草10g

因此症系风毒伤血,虽经治愈而阴血俱虚,所以用此滋阴养血而使风毒无所留存。

病例二:

丰县欢口镇李庄王某女,十三岁,九八年六月二十日来我处就诊,自述已二年,先由头部发生,湿疮搔痒,破流粘水,干时起白屑,水随流处漫延,不到半年时间,周彻全身体无完肤,白屑层叠,遍体鳞甲,瘙痒难忍,日起夜重,咽干口苦,烦躁不安。经诊果如所述,白屑层层,指伤缕裂,流黄色粘水,或染血津,肌瘦面枯,食欲减少,夜不能眠。到各地治疗无稍减轻。根据观察印象为“白癫”。

治宜:“消风散”加白附子10g,全虫6g,独活10g,白藓皮12g ,乌蛇10g。

嘱服十剂。外用苦参煎洗法,表里兼治,以求速效。

苦参煎方:

苦参30g ,蛇床子30g,防风12g,枯矾12g,川椒20g,露蜂房12g,草乌10g,苍术10g,黄柏10g,加水熬成一瓷盆备用。

洗法:

每日晚上服药后把煎成的洗剂乘热全身烫洗,洗后不论冬夏皆以被褥取汗,使全身津津,不要太过,每日如此。每剂药可连洗三天,冬天五天一换。

六月三十号复诊,十剂药后瘙痒停止,白屑渐脱,依前方又服十剂。

七月十二号又诊,白皮不起,肌肤转变淡红色而少痒可忍。继续以原方“消风散“服至二十三号即告痊愈,以后随访并未复发。

参考文献:

[1]李孝;消风散应用于皮肤疾病的临床体会[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论文作者:蒋沁霖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谈谈“消风散”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论文_蒋沁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