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路径论文_罗秀华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路径论文_罗秀华

罗秀华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甘棠镇中心学校 530416

【摘要】小学时期,开展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教学,能够很好地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对这一学科的教学,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投入进来学习该学科知识,为他们之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责任担当;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26-01

由于家长的溺爱,很多小学生的自立意识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且他们在生活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具备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

一、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小学阶段的教学,教师不应该使用比较刻板的教学方法,反而要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懂得承担责任。

例如,学习“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笔者首先明确了班级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开始渴望成长,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与奖励,但是同时他们也不太懂如何和别人相处,因为他们很难尊重别人,并承担责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着重于引导他们认识到周围别人的存在,并意识到自己的不同,进而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一组图片:五颜六色的花!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花的颜色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个人,在生活中与学习中,是否需要承担起责任?作为子女,需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作为学生,需要好好学习……如此,便将责任与担当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自身的评价以及责任和担当也会有初步的理解,这样便很好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教师要善于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并将其整合起来,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确保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并意识到自己的作为一个独特的人,在学习与生活中应当学会承担责任,如此,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当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相关,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获取足够多的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素养。

学习“我很诚实”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学习情境:如果打碎了盘子,但是当时猫咪和你都在家,当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发现盘子碎了,你会承认错误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笔者还将学会承担也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在这个情境中,若是学生承认了错误,不仅表现了他们诚实的品质,还体现了他们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因此,在创设的这个情境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若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从而让他们逐渐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这对于他们之后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基于此,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确保学生在与他们相关的情境中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

三、设计长期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

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的去贯彻并实施。所以,教师可以设计长期的课堂活动,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以“生命最宝贵”这一节内容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并学会珍爱生命,珍爱生命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每周挑几件觉得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事情记录下来,在每周的课前五分钟与同学们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同学对于生命的态度,从而对自己的生活有启发;同时,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生命的美好,并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同时,在意识到生命的重要的基础上,学生也会尊重并爱护他人的生命,长久下来,学生就会有一种责任感,并逐渐学会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这样便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实际上,让学生具有责任担当素养,对他们之后的学习与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长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投入进来,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日积月累的作用,并真正学会承担责任。

总的来说,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责任担当这一素养的培养,在创新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 : 新教师教学,2016(13).

[2]朱桂英,周菁.唤醒责任意识,让学生勇于担当——增强流动人口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5(15):173-174.

论文作者:罗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路径论文_罗秀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