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立数学课堂的学习目标论文_田钿和美

如何确立数学课堂的学习目标论文_田钿和美

摘要:学习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是我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前提。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目标的制定放在指导我们有效学习的高度上去对待。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目标;学习实践;探讨总结

作为学习的主体, 我们应及早地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之后我们就会自觉地、努力地学习。学习实践证明,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业成绩的提高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有关学习目标的确立,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探讨:

一、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学科本质

把握数学学科本质,需要我们对初中数学的新课标要求、学习内容和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都有所了解。

笔者认为对于学习目标的制定,首先是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以这一概念为核心是否能构建“概念网络图”。其次是对数学思想的把握。数学基本概念背后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初中阶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等,这些思想主要通过学习数学概念和在解决问题中落实。再次是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初中阶段常用的思维方式有比较、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其中“概括”是数学思维的核心。

比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中,我们可以把学习目标定为“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研究一次函数图像,概括一次函数的性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我们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数学特有思维,还可以让我们体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目标的制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流于形式

对于学习目标的制定,笔者认为首先要研究课标,明确课程标准相关部分内容要求我们达到的最低标准是什么;其次要明确我们自己的知识起点、兴趣度、接受能力等,所以目标的制定要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毕竟不同同学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学习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我们不同同学之间个体的学习差异。再次要研读教材,教材是我们进行学习的主阵地,用好教材,对于我们学习目标的达成会有很大的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我们可以把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作为一星级目标,而x2+(p+q)x+pq=(x+p)(x+q)十字相乘法,我们可以确定为二星级目标,可在完全掌握了一星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探究了解。这样,既可以避免高阶学习目标我们的认知干扰,又可以增强我们思维的活跃度、自豪感、求知欲以及探究热情。

三、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不能空泛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尽量避免用含糊的、空泛的、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如“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等,而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我们自己,一切目标的设定要符合我们的思维特点,还要有可操作性,可以用行为动词(比较、辨别、解决、操作)等对学习目标进行界定,使我们有目标可依,能进行有效操作,避免知道、理解、掌握等。行为条件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能做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一课学习时,如果把目标表述为“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那么学习活动结束时,自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到底是理解了还是没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们自己往往难以明确,不好验证。但如果把目标具体化为“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一般式中a,b,c分别表示什么”,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确认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四、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目标的相辅相成关系,不可分割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给我们展示的三维目标,常常会把“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严格界限机械区分,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利于突出重难点,不利于检测当堂所学知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实际上,教师更要明白,“三维目标”是对我们发展要求的三个维度,是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目标。它们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如我们在学习《二次根式乘除法》时,教师确立了这样一条目标:“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乘除法法则,并用法则进行计算”。这实际上是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两维目标很好地进行有机的整合。再如,我们在学习《菱形的性质》时,“通过丰富的实例,建立数学模型,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体会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乐趣”,这一个目标则是过程、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这比把三者割裂开来,显得更简洁、更具体、指令性更强。

总之,学习目标既是教师备课的起点,也是我们课堂学习行为追求的目标,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课堂学习实践,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指导教师:李清安)

(作者单位: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九年级(3)班 100089)

论文作者:田钿和美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如何确立数学课堂的学习目标论文_田钿和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